PLS自Wold提出後,原主要運用上化學與藥學的數據分析上,在sem模型的使用於1980年代提出,Wold和Joroke曾一起在線性方程式模型的研討會上一起就以ML,和PLS計量模型在sem使用上的重大不同做過二次整理,(systems under indirect observation,Part i/ii,1982)
目前在軟體的使用上, 傳統的SAS和SPSS僅能做PLS regression, 而PLS path modeling一般的學者使用共享軟體(如Lohmor-LVPLS; Chin_PLS-graph),我個人目前使用smartPLS是德國漢堡大學的老師發表的,在該網站註冊後可下載並取得90天的使用權, 到期後可申請續用, 申請密碼約兩天, 它的forum還不錯,是程式作者自己維護, 對使用PLS的疑問回答很快, 上論壇的很多都是博士研究生或年輕教職人員, 有空大家上去看看.
又很多人在問PLS path modeling如何找到模型配適度的指標, 目前國際上並無公定的指標, Tennenhaus的文章提出了幾個指標, 很多人都同意可用, 在smartPLS中須以bootstrapping的方式執行原資料可取得t值檢定結果, vif 和GoF等要自行計算.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