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跨学科讨论区
2015-12-27 23:11:43
无知求知 发表于 2015-12-26 12:11
估计也是只学了辩证法之名,而不接受其内容。我也是这样。既然辩证法不是正常人能够接受的东西,那么过了 ...
哈哈哈,同志啊,你咋这有才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2-27 23:32:53
Ligzdnzhu 发表于 2015-12-27 19:03
请问,在追溯经济现象的成因时,为何要追溯到非经济的基地才算成功?

就是取消了推理本身,就算是生活本 ...
这问题问的是追本溯源方法的合理性。这问题不适合你。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1-4 08:52:20
无知求知 发表于 2015-12-27 23:32
这问题问的是追本溯源方法的合理性。这问题不适合你。
谢谢指教。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1-5 19:45:20
这道题谁出的? 有准确答案么?
      我的意见是,这题只能用事实来举例比喻。但在推理不出来,也论证不了。
      比如说,马克思从逻辑形势上推出来 ,共产主义要替代资本主义 这一经济现象,非经济的成因就是 科技生产力和资源的极度发展满足每个社会成员的需求。
      但现在世界的生产力就可以满足每个社会社会成员的基本需求。但是剥削和奴役他人的这种乐趣和生物基因满足欲望,以及更加渴望的向宇宙进军,以及研发更强大的科技,需要压榨地球内其他成员的福利。
      凯恩斯搞了一套社会主义模式的计划经济干预体系,基础是基于资本主义的人类欲望和希望的测量值,消费信心,期望值,这类非经济学,非科学的东西。
      哈耶克,搞了套自由什么玩意 。但是却避而不谈自由是积累和沉淀了累累白骨的过去生产的社会商品的相对或者极大化社会物质丰富,以及发达国家对不发达国家的封锁和剥削上的。
      一个经济现象的解释,可以是逻辑的,随便怎么搞都行,但是这个逻辑不得不屈服于,人要吃饭,机器要喝油,无形之手也要有资本和生产资料,劳动力三要素才玩的转,那么可定找得到非经济的基地,谁找到,谁就是正确的,其实,上帝也不清楚,这些瞎编的论文都是讲的什么鬼玩意。

     答案就是,只要不补考,100分和60分没啥区别,想拿奖学金,100和99.9也是有区别的。只要能圆谎,谎话就是真的, 经济学家不出书立传都是大骗子 ,研究经济学,不出笔记和社论的是大傻子。
    不以结婚为目标的都是流氓,上床不给钱的绝对有人在耍流氓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1-6 15:08:14
没学过[tongue]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1-6 17:02:49
    看到这里有人谈到“极限”概念的问题。想对此说点这个问题的历史来源。
    “极限”这个说法并不是一个概念,它没有自己的内容,所以说"极限"只是一种说法,而不是一个概念。
    为什么说“极限”是一个说法而不是一个概念呢?这要从微积分的历史发展脉络说起。微分的起源来源于数学上的0/0无意义的问题。为了解决0/0无意义的问题,人们生造出一个“极限”的说法,让“0/0”变成一个有意义的数学问题。所以,“极限”并不是一个概念,是一个为了解决数学问题而生硬造出来的一个说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1-6 17:05:57
    马克思在“极限”这些微积分早期的发展过程中,曾不服数学家“莱布尼兹”等的贡献,认为只用一个说法解决了数学界的一个大贡献,谁都会做。颇有些酸葡萄的心理。这在马克思的手稿里可以看出。有心人可看一看马克思的数学手稿。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1-6 19:35:53
好高误远 发表于 2016-1-6 17:02
看到这里有人谈到“极限”概念的问题。想对此说点这个问题的历史来源。
    “极限”这个说法并不是一 ...
极限是微积分中的基础概念,它指的是变量在一定的变化过程中,从总的来说逐渐稳定的这样一种变化趋势以及所趋向的值(极限值)。极限的概念最终由柯西和魏尔斯特拉斯等人严格阐述。在现代的数学分析教科书中,几乎所有基本概念(连续、微分、积分)都是建立在极限概念的基础之上。
                                                                                                         ——引自百度在线词典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2-6 15:03:21
clm0600 发表于 2015-12-26 12:23
果然是事后诸葛亮。
一年后的今天,居然还有人记得我去年2月份所作出的预言,并把老帖子都挖出来了。现在回头看,我的预言居然比摩根斯坦利还要牛!

0600好好看看,这到底是事后诸葛亮,还是事前诸葛亮:
https://bbs.pinggu.org/thread-3588388-1-1.html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2-15 14:31:01
clm0600 发表于 2016-2-15 10:14
瞎蒙不是预言。
那葡萄一定很酸。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2-16 14:33:46
clm0600 发表于 2016-2-16 11:06
当然了,8000点啊,能不酸吗?
能够把预言范围圈定在5000~8000之间,这种水准你见过多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2-19 20:32:43
好像是熊彼特说的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2-19 21:22:41
分析家 发表于 2016-2-19 20:32
好像是熊彼特说的吧??
是的,从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中抄出来的。不过那问题并不是我提出来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2-20 14:27:06
clm0600 发表于 2016-2-17 18:17
这种瞎蒙的人见多了。
比摩根斯坦利更靠谱的瞎蒙你见过多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2-24 13:56:49
clm0600 发表于 2016-2-24 08:26
既然瞎蒙,何来靠谱。
如果瞎蒙指的是没有根据的蒙,那么基于不完备条件的蒙就不能叫瞎蒙,毕竟多少还有一些根据。科学理论就是这样,就因为理论预设是不完备条件,因此是假设。假设之“假”已经申明这不是真的,是不完备条件,其结论就只是你所说的“蒙”。至于靠谱与否,那就要看预言与事实的差距了。如果预言范围圈定在5000~8000之间,然而事实上也的确就落在了这个范围之内,而不是之外,那么这样的预言就是靠谱的。

去年我跟摩根斯坦利同时对上证指数作出预言,虽然指数范围基本一致,但时间范围却存在着较大分歧。经过事实检验,摩根斯坦利的误差在半年以内,而我的误差在2个月以内。我的预言比摩根斯坦利更为靠谱。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2-25 08:43:4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2-25 14:04:02
经济史外行 发表于 2016-2-25 08:43
遗憾,求知兄的这个帖子,

竟然逐渐跑了主题。
如果不跑题,这帖子早就石沉大海了。我开此贴的用意,也就是用事实来告诉wzwswswz网友,中国教育不教形式逻辑。尽管她手上有形式逻辑教材,但由于辩证法教育已经先入为主,所以那教材已经没有意义了。

主贴问题的答案,至今仍然悬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3-4 14:02:01
主贴问题的答案,至今仍是未被捅穿的纸窗户。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3-20 13:23:33
你手上有《形式逻辑教材》吗?那是你能够看懂的东西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3-20 13:34:50
形式逻辑,即正常人的思维规则,即讲道理的规则。如果辩证法教育已经先入为主,那么你原本的正常思维规则就被打乱,那么你几乎没有可能读懂你手上的《形式逻辑教材》。如果你以自己手上捧着的《形式逻辑教材》为证据来说明中国允许教形式逻辑,那么你就在欺骗你自己。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5-5 08:08:22
无知求知 发表于 2015-12-22 16:51
不错,逻辑的前提就是定义。也只有“是就是,不是就不是”的规定性陈述才使得逻辑具有意义。正因为定义之 ...
你说定义之法就是“孤立、静止、片面”之法,看起来有道理,但是根本上却是错误的。

定义有一个经典范式是属+种差,这本身就涉及到了联系,即大类(属)和小类(种)之间的联系,可见定义不是“绝对孤立”的;定义有其适用范围,适用范围是有边界的,如果突破(超越、跨越)其边界,就会(可能)进入其他定义的适用范围,也就是说,定义的对象(客体、所指)是变化的、发展的,因此定义也不是“绝对静止”的;定义的不同要素(要件)有的时候是相互差异的、甚至是有一定的相互冲突的(如“黑白花”、“小老虎”、“女汉子”),亦即是对立统一的,因此定义也不是“绝对片面(无矛盾)”的。

定义,特别是用分析思维法下定义的时候,往往需要“孤立”的进行,但是这种孤立只是着重把握其“相对独立”的一面,而暂时舍弃其“不独立”的一面;往往需要“静态”的进行,但是这种静态只是着重把握其“相对静止(稳定)”的一面,而暂时舍弃其“不稳定”的即动变的一面;往往需要“纯粹(无矛盾)”的一面,但是这种纯粹只是着重把握其中的一个方面,而暂时舍弃其他的方面。——把这种“孤立”“静态”“纯粹”过分的夸大,认为其“只能如此”且“永恒不变”,就走入了“形而上学”的泥潭!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5-5 08:43:05
首先要搞明白你所说的“经济”和“非经济”的内含与边界。如果你所谓的“经济”是指的一门具体学科(一种知识体系),那么“非经济”是指的该学科之外的其他学科?还是知识体系之外的客观事物?如是前者,将“经济”之因追溯到“经济”之外的其他学科,就能找到正确的解释吗?如是后者,将“经济”之因追溯到客观现实中,就是用客观事实来检验和说明“经济”理论,亦即是用“物质”来验证和说明“观点”。

其次,什么叫“当我们探讨经济现象的一般形式,探讨它们的一致性或探讨如何去理解它们的关键时,我们在事实上表明了:我们在此刻想要把它们看作是某种作为“未知的事物”而需要加以研究的东西,需要加以探索的东西;……当我们成功地找到了两种现象之间的明确的因果关系时,如果起“原因”作用的现象是非经济现象,那么我们的问题就解决了。……如果作为原因的因素它本身在性质上是经济的,我们就必须继续我们在阐释方面的努力,直至我们到达非经济的基地。”?——要知道:不真知、不全知不等于不知;个别的、局部的不知,并不意味着全不知;在一个“成熟”的知识体系中,总是有一定的自洽性的,即是在自身范围内用自身的某些内容、部分是可以解释说明自己的某些其他内容、部分的,因而“当我们探讨经济现象的一般形式,探讨它们的一致性或探讨如何去理解它们的关键时”,并不是都需要追溯到“经济”之外的。

再次,“未知”和“已知”的关系不是简单的、线性的关系,而是复杂的、多元的,试图用一种简单的模式来说明“未知”和“已知”的关系,不是狂妄就是无知。——说得再明白一点,不是所有的“未知”都可以用“已知”来说明的,探讨“未知”除了把它纳入某个“已知的框架”外,更多的时候是需要构建新的“框架”甚至是“全新的框架”(一开始往往只是“假说”,甚至是某种“幻想”)。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5-5 13:42:24
laoxian2011 发表于 2019-5-5 08:08
你说定义之法就是“孤立、静止、片面”之法,看起来有道理,但是根本上却是错误的。

定义有一个经典范 ...
你都知道有“属加种差法”。这是一种“格物致知”的方法,把世间万物割裂开来的方法,也就是“孤立、静止、片面”之法。所谓分析、理解、解释...都必须建立在“孤立、静止、片面”的基础之上。

用恩格斯的话来说,“...概念,是孤立的、应当逐个地和分别地加以考察的、固定的、僵硬的、一成不变的研究对象。”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5-5 13:44:40
laoxian2011 发表于 2019-5-5 08:43
首先要搞明白你所说的“经济”和“非经济”的内含与边界。如果你所谓的“经济”是指的一门具体学科(一种知 ...
不具备形式逻辑基础,那就无法将“经济的”和“非经济的”割裂开来,就无法解答主楼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5-5 16:26:14
无知求知 发表于 2019-5-5 13:42
你都知道有“属加种差法”。这是一种“格物致知”的方法,把世间万物割裂开来的方法,也就是“孤立、静止 ...
数字1、2、3、4、5……必须孤立、静止、片面的去学习、去认识、去“数”,这就是你所谓的分析的方法吧!

可是,你知道乘除法吗?知道指数吗?知道对数吗?知道“一加一(可以)大于二”吗?

孤立、静止、片面只是认识的第一步,没有第一步就无法走好后面的路;但是不能把第一步无限夸大,不能把它凝固化、绝对化、神圣化,否则就无法认识更宏大、更丰富也更复杂的世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5-5 16:38:34
无知求知 发表于 2019-5-5 13:44
不具备形式逻辑基础,那就无法将“经济的”和“非经济的”割裂开来,就无法解答主楼问题。
1、为什么“不具备形式逻辑基础,就不能把经济和非经济分割开来”?——形式逻辑是从来就有的吗?形式逻辑被人发现和总结出来之前,人类就不会区分、划分、分割了吗?不学消化学,人类就不会消化了?不掌握游泳的知识,就不能游泳了吗?

2、我只是不明白你所说的经济与非经济是什么意思,并不是不能解答你的问题。——第一,你的问题我实际上已经给出了一个“最可能”的答案(因为没有读熊彼特著作的原文,我不知道是否符合其本意);第二,你引文中的那句话充其量只是有一定的合理性,还远远不是真理(对了,你知道“合理”与“真理”的区别吗?)。

3、合理未必是真理!意见不等于知识!——还是不要盲目迷信、不要自以为是的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5-5 17:23:07
laoxian2011 发表于 2019-5-5 16:26
数字1、2、3、4、5……必须孤立、静止、片面的去学习、去认识、去“数”,这就是你所谓的分析的方法吧!
...
定义的目的是搞清楚“是什么”。别扯到“是多少”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5-5 17:32:14
laoxian2011 发表于 2019-5-5 16:38
1、为什么“不具备形式逻辑基础,就不能把经济和非经济分割开来”?——形式逻辑是从来就有的吗?形式逻辑 ...
1、形式逻辑最重要部分就是定义规则。不懂定义规则(甚至不知道什么叫定义),那就无法区分“经济的”和“非经济的”,就无法解答主楼问题。
3、这里只说合理,即合乎逻辑。这里不谈真理,因为真理的问题太过形而上了,很不好谈。宗教与科学的根本分歧就在于对真理的不同看法。没有达到哲学博士或者神学家的水平,真理问题无法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2-23 18:25:48
形式逻辑就一个字形容:难!为了读懂一本形式逻辑的小册子,还专门来这里发了个贴。
拖你们下水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1-7-16 18:37:15
每天吃坚果 发表于 2020-2-23 18:25
形式逻辑就一个字形容:难!为了读懂一本形式逻辑的小册子,还专门来这里发了个贴。
拖你们下水
Formal logic意译就是规范逻辑,也就是处理因果关系的规则。由于Formal logic被马哲贬斥为“形而上学”,因此就是被规定了不允许教的内容,就算有教材也是让人读来似懂非懂的内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