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2015-12-23 19:16:38
刘永佶,对,是他。他的研究似另辟溪径。卫兴华比较可以,但他的对重建个人所有制的可贵研究,终而没有跳出庸俗的空想社会主义者的泥潭。。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2-23 21:37:06
提名:论文《城镇化、资本积累与资本空间运动 》
提名原因:该篇论文为当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天津师范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生导师丁为民教授发表在《当代经济研究》2015年第9期(p5-p11)上的一篇论文,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课题(13AZZ001)阶段性成果, 并在第九届中国政治经济学年会(2015年)上交流发言。本文通过对1990——1970美国城镇化过程中资本的运动路径及其他因素分析得出重要结论:“近代以来西方发达国家的城镇化趋势主要是资本积累和资本空间运动的结果,原始积累和资本积累造成的人口和生产资料的分离与二者在空间的集中有显著相关性。城镇化是资本积累和资本空间运动的重要形式。 资本积累和资本运动的矛盾在其空间运动和城镇化中也表现出来,用时间消灭空间、空间扩张和空间修复,由此引 发的城镇变迁和兴衰,是资本暂时解决矛盾的手段和结果。”,此结论可作为解决我国当前城镇化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的理论参考,论文最后基于前文分析对我国深入推进城镇化建设提出了宝贵意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2-23 22:44:10
人民动力 发表于 2015-12-23 19:16
刘永佶,对,是他。他的研究似另辟溪径。卫兴华比较可以,但他的对重建个人所有制的可贵研究,终而没有跳出 ...
刘永佶


zho.jpg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5-5-1
中国政治经济学方法论探究 特色及评论
根据中国经济变革和现代化的需要,建构规定中国经济矛盾的政治经济学范畴体系,其中,方法论的探讨是基本和关键。本研究是作者二十多年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研究的继续,在明确中国政治经济学主体、主义、主题、主张的基础上,进一步专注方法论的探讨,规定中国政治经济学的范畴,并尝试建构其体系。
中国政治经济学方法论探究 作者介绍
刘永佶(1952—),毕业于河北大学,中央民族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央民族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提倡经济民主、关注民生的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代表作为《中国政治经济学--主体、主义、主题、主张》《主义、方法、主题--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之基本》、《民主中国 法制经济》《民权国有--作为所有者的劳动者对国有企业改革的思考》、《中国经济矛盾论》;关于中国文化现代化3本,代表作为《中国官文化批判》、《中国文化现代化导论》。并在省级以上公开刊物发表论文200余篇,主要有《劳动价值论与劳动力所有权》、《社会主义是劳动者个人主义的否定与实现》、《现代辩证法:社会主义的内在精神》等。







政治经济学方法论_百度百科
http://baike.baidu.com/item/%E6%94%BF%E6%B2%BB%E7%BB%8F%E6%B5%8E%E5%AD%A6%E6%96%B9%E6%B3%95%E8%AE%BA

这是进一步的阅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2-24 11:18:35
厦门大学经济学院,政治经济学教授,杨继国
论虚拟经济的特殊“供求规律”

厦大学报2013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虚拟经济条件下马克思主义经济危机理论的新发展”(10BJL004)

【摘要】 虚拟经济是虚拟资本的运动形式。虚拟资本是金融工具的一种派生形式,其产生于金融,但不同于金融;因为虚拟经济与金融有不同的功能和运行规律。金融属于实体经济范畴,而虚拟经济则与实体经济对立,有其自身独特的运动规律:与实体经济截然相反的"供求律"。据此所建立的虚拟经济"供求模型",能说明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不同运动规律。虚拟经济运动是对现实的一个"颠倒"。由于其运动的能量——货币要由实体经济提供,并回到实体经济,当实体经济停止"供血",它立刻崩溃,且酿成大规模的经济危机。 [url=]更多[/url][url=]还原[/url]







马克思经济学的劳动力供求曲线模型探析
经济学家2015


【摘要】 在马克思经济学中,有完整的劳动力供求理论,也称劳动力市场理论。然而,这一科学的理论却没有可视化的图形分析,这是马克思劳动力供求理论相比于现代经济学劳动供求理论的不足之处。本文在明确区分劳动和劳动力的不同概念、劳动供求与劳动力供求的不同内涵以及工资及其与劳动力供求关系的基础上,构建了马克思经济学的劳动力供求曲线模型。




更多信息了解



[转帖]厦门大学经济学院杨继国教授的随笔文章《“正是说的阁下的事情”》很值得大家细读,特此推荐。

周易与资本论:大家评


周易与资本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2-24 11:23:00
刘国光:最近十年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中流砥柱
经济学教学和研究中的一些问题

经济研究2015
【摘要】 本文指出,当前理论经济学教学与研究中,西方经济学的影响上升、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指导地位被削弱的状况令人堪忧。本文对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就意识形态领域两个相互联系的倾向性问题、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关系问题、正确对待西方经济理论和新自由主义经济学问题、经济学教育是意识形态教育还是分析工具教育的问题、经济学的国际化与本土化问题、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以什么理论为指导等问题进行了阐述,最后,对怎样克服经济学领域一些倾向性问题提出了意见。 [url=]更多[/url][url=]还原[/url]







…………………………


关于当前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些问题
【摘要】 阶级斗争不仅在上层建筑领域存在,而且在经济基础领域也有表现;要坚持党中央关于市场与政府、市场与计划在资源配置中的"双重调节作用"的思想;国企改革和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一定要坚持社会主义的方向,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根本原则,防止财富和收入分配通过所有制结构的变化向少数人手中集中,从而强化两极分化的倾向;要防止"经右政左"而导致社会分裂。 [url=]更多[/url][url=]还原[/url]





马克思主义研究2015





巨大且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2-24 13:09:53
此计划甚好!建议相关网站和期刊,报纸同时贴出上通告,以扩大影响。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2-24 13:33:30
蜀山道人 发表于 2015-12-24 13:09
此计划甚好!建议相关网站和期刊,报纸同时贴出上通告,以扩大影响。
杨教授此议甚佳!!能否就教材和论著、论文,给出建设性意见。

一,成果影响达到本年度,成果本身不限于2015

二,权威的,有代表性的,不限于大牌专家

三,真正有后发优势的

四,战斗在马经第一线的,默默无闻的

四,总之是要求“巨大且硕”的成果形式。

特别感谢支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2-24 15:24:39
多谢楼主分享!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2-24 16:33:59
中共中央政治局11月23日下午就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和方法论进行第二十八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强调,要立足我国国情和我国发展实践,揭示新特点新规律,提炼和总结我国经济发展实践的规律性成果,把实践经验上升为系统化的经济学说,不断开拓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为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加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将于2016年1月10日-16日举办“当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高级研修班。
此次研修班将邀请卫兴华、顾海良、洪银兴、逄锦聚、林岗、张宇等著名学者授课。授课主要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特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方法论、市场经济理论、货币金融理论、生产过程理论、积累与增长理论、资本循环周转再生产理论、价值分配理论、经济危机理论、帝国主义理论、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2-24 16:59:38
本人提名:丁堡骏






丁堡骏, 吉林财经大学副校长 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主任 《当代经济研究》常务副主编。丁堡骏同志1983年毕业于齐齐哈尔师范学院(现齐齐哈尔大学)数学系,获理学学士学位;1994至2001年在吉林大学经济学院先后获得经济学硕士学位和经济学博士学位;2001 至2003年进中国人民大学理论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从事研究工作。现为硕士生导师,吉林省省管高级专家。丁堡骏同志自1983年参加工作以来,先后任黑龙江海伦短期大学助教、长春税务学院经济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1996年8月任长春税务学院经济系副主任,1997年3月任科研处副处长(主持工作),1999年1月任科研处处长,2003年起任长春税务学院副院长。现任吉林财经大学副校长。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2-24 17:03:21
评萨缪尔森对劳动价值论的批判

中国社会科学(2012年02期)


审核了,再发简要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2-24 20:09:27
提名:林岗

论文:

不朽的《资本论》


全文见

http://theory.people.com.cn/n/2013/0730/c189053-22380570.html2013年07月30日14:30  人民网 >> 理论 >> 林岗:不朽的《资本论》——纪念马克思195周年诞辰并为《资本论》的初学者而作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2-24 22:44:58
《论新型等价交换》是林子力1987年6月以小册(未获准公开)印行的内参本
《论新型等价交换》——作者:林子力(1925—2005),男,汉族,福建连江人,曾任中共中央书记处研究室务委员兼任理论组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高级研究员,中国经济学家……。

提名原由:《论新型等价交换》是马恩经济学在当代突破性的理论之发现…权势学界不认可…
一,《论新型等价交换》内参本(字里行间)透露出:依马恩理论,还应存在一个与社会主义核心本质相一致的商品经济新形态——劳动等价(至等量)交换的商品经济形态(即:人们的经济收入,仅仅是劳动收入,而没有财产收入)。意在倡议立项研究,从而在理论上弄清楚到底有没有这么样一个商品经济形态?
二,以《 新型等价交换:一个新的乌托邦——经济学中的林子力现象研究》的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忠东博士所代表的学术权势们认定,林子力的《论新型等价交换》是个谬论,是“一个新的乌托邦”,这仅仅是林子力个人的马恩情愫所幻想出来的一个形态。从理论(思维逻辑)上讲,根本就不存在“新型等价交换”的商品经济形态;从客观上讲,是不可能找的到“使人们的经济收入仅仅是劳动收入,而没有财产收入”这么样的一个商品经济制度。
三,与忠东博士的认定恰恰相反,以《再谈劳动等价交换——致忠东博士的第三封信》的作者——楚梽所代表的东楚商品经济理论民间研究者认为 ,按照东楚商品经济理论(思维逻辑)来讲,还存在一个超越当代资本主义商品经济之更理想的新形态(从等价至等量劳动交换的商品经济形态);就客观上讲,东晋陶渊明就已找到了生产工具不发达时代“使人们的经济收入仅仅是劳动收入,而没有财产收入”之“不纳赋税”的商品经济制度,针对生产工具发达的当代,望天湖找到了“不纳赋税十劳动信贷”的商品经济制度。因此断言,《论新型等价交换》是马恩经济学在当代之突破性的理论发现…

提名者说明:提名者至今仍疑惑…忠东博士究竟是出于纯真的学术探讨而为呐?还是出于依附假马列当权者之作呐?
1,《论新型等价交换》先是遭到了假马列之当权者的抵制——未获准公开发行。然,发现真理在胸的林子力不畏权势甘为四类,于1987年6月印行小册供内部参阅…可谓:不畏权势,坚持真理。
2,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忠东博士所代表的学术权势们与一窍不通之假马列的当权者遥相呼应,贸然否定林子力的发现…还存在一个与社会主义核心本质相一致的商品经济新形态——劳动等价(至等量)交换的商品经济形态(即:人们的经济收入,仅仅是劳动收入,而没有财产收入)之新型等价交换论。提名者疑惑…忠东博士究竟是出于纯真的学术探讨而为呐?还是出于依附假马列当权者之作呐?
3,所此提名《论新型等价交换》,既不是出于为已辞世十周年的林子力抱不平,也不是出于对有可能是依附当权之作者的愤怒,而是出于珍视马恩经济学在当代突破性理论之重大的发现……从理论上揭示新型等价交换的商品经济形态是当代马经者的历史使命。

林子力只是发现了突破性的真理,而揭示这一真理将更为任重道远……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2-25 10:10:51
醒思木 发表于 2015-12-24 22:44
《论新型等价交换》是林子力1987年6月以小册(未获准公开)印行的内参本
《论新型等价交换》——作者:林子力 ...
林子力(1925—2005),为了难以忘却的纪念!

可以提名追随者!!!谢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2-25 11:29:32
提名:马艳,《虚拟价值理论及现代性分析》、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
         马艳,上海财经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理由: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虚拟资本定义及虚拟价值理论的研究为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创新提供了具体的途径和新的内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2-25 13:16:57
提名 《保卫<资本论>》,
许光伟教授是一位严肃认真的马克思主义学者。这本书值得有志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的同仁认真读读。
http://1053.edu.pinggu.com/forum/201510/01/1657395220yinkvytcyv0q.jpg
https://bbs.pinggu.org/thread-3858670-1-1.html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2-25 13:32:14
support,笔耕不辍,勇于创新。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2-25 13:36:15
提名:许光伟

《保卫资本论》

其研究特点至少可以概括为三点:一,资料翔实,比较和论证,理论和问题,都拿捏准确到位;二,全书遵从既有研究传统,又不落俗套,推介:中国经济学——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批判)的全新工作思路;三,方法论创新,对中国思维、中国语言有新的思路。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2-25 14:02:05
强力推荐
张建君2015 甘肃日报深化“一带一路”的战略认识此君十年磨一剑,渐渐炉火纯青,转向应用!

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张建君签赠本)
009.jpg







谢富胜2015
全球生产网络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摘要】 全球商品链、全球价值链和全球生产网络是分析当下全球分工格局的三种流行的理论,但存在着劳工与阶级分析缺失,忽略ZF的作用等缺陷。国外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者从世界体系、资本循环和劳动过程三个角度对全球生产网络各自进行了分析。我们在综合世界体系理论与劳动过程理论的基础上,从资本循环角度进行了扩展,构建了一个关于全球生产网络的政治经济学分析性框架。
分工、技术与生产组织变迁——资本主义生产组织演变的马克思主 平装 – 2005年




宋宪萍2015


跨国零售商纵向控制作用机理实证研究

【摘要】 本文通过对相关数据进行多元回归实证分析,验证了信息技术的提升和市场规模的扩展是跨国零售商提高盈利能力、获得垄断利润的两大关键因素;跨国零售商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将全球产品价值链中附加值较高的物流和订单两个环节牢牢掌控在手中,并进一步增强对生产制造环节的控制力;跨国零售商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带来的议价能力提升,进一步提升了其对价值链销售环节和生产环节的控制力。





分工与流通组织的演进
《分工与流通组织的演进》主要内容简介:企业的性质,历来是引人关注的问题。一般而言,企业的性质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是企业的起源,二是企业的规模(边界)。现代企业理论对企业性质的解释,是对现代工商企业组织总体而言的,并不具体划分为生产组织与流通组织。但是流通组织与生产组织毕竟是不同的,二者的功能不同,内在规定性不同,演进轨迹也是不同的,现代流通组织在世界500强中的突出表现不能不引起人们对它的高度重视。因此,研究流通组织的演进,分析流通组织的起源、发展,从中发掘流通组织的性质,探索流通组织的演进趋势,就成为一个必要的课题。
纵观以往的经济学理论,就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而言,唯物辩证法是其研究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科学方法,同样也是其研究流通组织的基本方法,唯物辩证法可以具体化为系统方法与发展方法。在严密而科学的方法论基础上,马克思对流通组织理论的考察并不是单纯建立在对流通组织的分析上,而是把生产组织和流通组织有机结合起来,在生产组织与流通组织的动态结合中展开分析,在社会化大生产的有机系统与发展中研究流通组织。马克思认为,流通组织作为专门从事商品流通的组织,其任务在于实现商品的价值与剩余价值,它是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分工的结果。在实际的运行中,流通组织得到的商业利润是生产组织中的产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作为生产组织与消费者沟通桥梁的流通组织,其组织规模并不是无限扩大的,流通组织必然要受到生产条件与消费条件的限制,生产组织、流通组织、消费者应处于一个协调的有机体内,否则就会有产生危机的可能性。相比较而言,在西方经济学理论中,并没有关于流通组织性质的专门研究,无论主流理论还是非主流理论都没有对流通组织给予应有的重视,对流通组织的研究主要散见于企业组织的研究中。在零零散散的研究中,尽管西方流通组织理论的研究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静态到动态、从简单到复杂、从抽象到具体、从个体到系统、从同质到异质的发展历程,不同的学派都各自提供了一个分析的视角,但由于没有一个合理科学的方法论指导,在很多方面还有待商榷。因而研究流通组织的演进,发掘流通组织的性质,需要以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为指导,并结合现代流通组织的具体实践来展开分析。



L756404323.gif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2-25 14:03:14
论文:整体国力及社会发展水平评价模型   赵本东
提名原因:本文已经发表在《经济要参》2013年47期,为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专题文章。《经济要参》主要刊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内部研究报告,同时登载中央其它政府部门、研究机构关于经济社会发展政策等的权威报告。
本文以人为本从物质、精神、国土资源、生态、政治、社会、国家安全等方面进一步细化至现实量建立指标体系,再按照乘法原理构建整体国力评价模型,以解决GDP评价之弊端。书中参照国际先进水平按照就高不就低的原则给出了底级指标的标准值。给出了中国相对物质文明发展速度最佳值1.1。提出了划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划分方法和提高幸福指数的途径。可为评判ZF政绩提供系统方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2-25 14:05:08
醒思木 发表于 2015-12-24 22:44
《论新型等价交换》是林子力1987年6月以小册(未获准公开)印行的内参本
《论新型等价交换》——作者:林子力 ...
      “《论新型等价交换》先是遭到了假马列之当权者的抵制——未获准公开发行。”——民间无法读到该论,遗憾!

      “《论新型等价交换》内参本(字里行间)透露出:依马恩理论,还应存在一个与社会主义核心本质相一致的商品经济新形态。”——依马恩理论,还应存在一个与社会主义核心本质相一致的商品经济新形态。
用后来的话说,应该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形态)——走社会主义道路即朝共同富裕方向前进的,也就是在生产上不断做大蛋糕,在分配上下决策分好蛋糕,不搞两极分化,避免重蹈两极分化覆辙的市场经济形态。

      “使人们的经济收入仅仅是劳动收入,而没有财产收入”——从收入分配上对新经济形态进行描述,有新意!也决非“乌托邦”!不过,窃以为,这应该只能是未来的或者说是高级阶段的社会主义——马克思所预测的按劳分配的历史阶段的才有的状况,至少不可能出现在刚刚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开创阶段。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就是要对大家讲这个道理理。”——邓小平.

         “这个道理”,在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中,大家最耳熟能详的著名论断。

       “这个道理”,一个既简明而又非常通俗的道理。言简意赅地道明了社会主义最重要的本质特征—— “这个道理”简明通俗的告诉大家:社会主义的本质,是……共同富裕。

      “这个道理”是在告诉大家:走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分配上不能出现两极分化,就是走逐步朝共同富裕的建设、发展之路,。

       如果说 “这个道理”中的“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在告诉大家:走社会主义道路,搞社会主义建设,就是要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努力不断做大蛋糕;发展是硬道理!那么“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就是在告诫大家:走社会主义道路,搞社会主义建设,就必须逐步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下决心分好不断做大的蛋糕。分配问题大得很!

      如果说“特色理论”初步明确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那么“这个道理”则是迄今为止从本质上作出的最经典的回答:

        什么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本质,是……共同富裕。”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既要不断不断做大蛋糕——“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又必须下决心分好蛋糕——逐步“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通过不断不断做大蛋糕和下决心分好蛋糕逐步走向从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共同富裕。” “依马恩理论,还应存在一个与社会主义核心本质相一致的商品经济新形态”[em17]。又何尝不是当今中国正在努力探索的一种新的经济形态?——不断不断做大蛋糕——“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和下决心分好蛋糕,逐步“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逐步走向并进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讲“这个道理”的新型经济形态 ?   

       作为草民,虽然无缘读到《论新型等价交换》,但从帖子所言来看,学术上不搞趋炎附势,提出“依马恩理论,还应存在一个与社会主义核心本质相一致的商品经济新形态”,见解独到,值得点赞!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2-25 15:28:11
专著:保卫《资本论》
理由:该书通过工作涵容中国历史,达成对世界历史的新理解,是重读和重写的“双重意义”的《资本论》理论与方法论著作,高度凸显理论-实践结合体式。该书从中国历史和文化中出脱而来的经济理论体系,是用中华语言和中国思维对“经济学”的再说一遍和改造。其不独为经济学或政治经济学“在中国”,以及各个经济学分支或流派的“在中国”,要求重新检视和阐述已有的理论,对原创性的方法进行民族“寻根”。该书认为此种研究路径以极高的智慧统一了人类生产的“历史”和“逻辑”,清晰地说明了经济学方法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2-25 17:45:14
盼铁成钢 发表于 2015-12-25 14:05
“《论新型等价交换》先是遭到了假马列之当权者的抵制——未获准公开发行。”——民间无法读到该论 ...
“使人们的经济收入仅仅是劳动收入,而没有财产收入”——从收入分配上对新经济形态进行描述,有新意!也决非“乌托邦”!不过,窃以为,这应该只能是未来的或者说是高级阶段的社会主义——马克思所预测的按劳分配的历史阶段的才有的状况,至少不可能出现在刚刚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开创阶段。
========================
林子力依马恩理论分析发现,还应存在一个与社会主义核心本质相一致之“使人们的经济收入仅仅是劳动收入,而没有财产收入”的商品经济新形态。即:以自然资源公有公益制度和生产工具劳动信贷制度为架构之劳动等价交换形态的商品经济体制……前一制度在于消除自然资源类财产收入,后一制度在于消除生产工具类财产收入,从而“使人们的经济收入仅仅是劳动收入,而没有财产收入”……这也就是林子力的《论新型等价交换》所试图论说的新型等价交换的商品经济新形态。

你之所以把“劳动等价交换形态的商品经济”判断为“这应该只能是未来的或者说是高级阶段的社会主义——马克思所预测的按劳分配的历史阶段的才有的状况,至少不可能出现在刚刚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开创阶段。”是由于你对“劳动等价交换形态的商品经济”理论了解不够所致……
而在我看来,当年中国的商品经济体制改革就应当确立以建设自然资源公有公益制度和生产工具劳动信贷制度为架构之劳动等价交换形态的商品经济体制为目标……若此,今天中国的经济肯定会更加富强…并且不会出现如此(界临商品经济危机)之巨大的两极分化……

林子力依马恩理论分析发现,还应存在一个与社会主义核心本质相一致之“使人们的经济收入仅仅是劳动收入,而没有财产收入”的商品经济新形态。是商品经济理论突破性的重大发现,其意义比马恩发现“剩余价值论”更伟大…深远。待“劳动等价交换形态的商品经济”理论揭示出来后,世界将为之改天换地……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2-25 18:25:05
xuguw 发表于 2015-12-25 10:10
林子力(1925—2005),为了难以忘却的纪念!

可以提名追随者!!!谢谢
所此提名《论新型等价交换》,既不是出于为已辞世十周年的林子力抱不平,也不是出于对有可能是依附当权之作者的愤怒,而是出于珍视马恩经济学在当代突破性理论重大发现

其发现的理论还有待甄别揭示……而提名追随者何故?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2-25 18:30:08
醒思木 发表于 2015-12-25 18:25
所此提名《论新型等价交换》,既不是出于为已辞世十周年的林子力抱不平,也不是出于对有可能是依附当权之 ...

《论新型等价交换》---社会主义经济及其初级发展阶级研究报告



林子力.论新型等价交换——社会主义经济及其初级发展阶段研究报告[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87.9.




10.jpg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2-25 19:04:39
xuguw 发表于 2015-12-25 18:30
《论新型等价交换》---社会主义经济及其初级发展阶级研究报告

林子力.论新型等价交换——社会主义 ...
提名《论新型等价交换》
理由:所此提名《论新型等价交换》,既不是出于为已辞世十周年的林子力抱不平,也不是出于对有可能是依附当权之作者的愤怒,而是出于珍视马恩经济学在当代突破性理论重大发现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2-25 19:35:34
著作   

《经济学正义》

作者:郑小民

简介:《经济学正义》在继承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发现了货币、价格的本质,建立了“货币欠条论”,并由此发现了市场经济中的不等价交换,推翻了著名的价值规律,纠正了传统经济学对货币、价格本质的认识错误,以及对剩余价值和赢亏的计算错误;由此又发现了市场经济里富人和富国致富的另一秘密——贸易掠夺,使资本增殖的两个来源——剩余价值和贸易掠夺价值——一下子暴露无遗,从而找到了市场经济里贫富分化的根源,得出市场经济必然产生贫富分化的结论。这一部分的最后,分别提示了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的最基本规律,得出市场经济不利于经济发展,计划经济最优越的结论。




电子版下载请见https://bbs.pinggu.org/thread-3119050-1-1.html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2-25 19:54:07
著作

《普通经济学基础——市场运行的数学原理》

作者:粟际光

简介:本书以简单的数学术语讲述经济学的最基本原理,其数学形式简洁明了。这本书以概率统计工具描述市场运行、价值创造等经济现象,很多理论问题迎刃而解,经济学的天空因此豁然开朗;一些长期争论不休的东西,在这里显得简洁明了,争论毫无必要。比如说:

        价值和价格,关系如何?人们一直争论不止,用上概率工具后,两者关系十分清楚:价格是随机变量,价值是价格的数学期望值;供求等因素决定价格,是价格个体的原因,而价值由劳动成本决定,是价格总体的原因。个体分析和总体分析层次不同、门类不同 ……


网络购书地址:

http://www.bookschina.com/6759766.htm

http://www.amazon.cn/%E5%9B%BE%E4%B9%A6/dp/B00LP43XS6

欧美版书名:《市场运行的数学原理——普通经济学基础》,售书网址:
http://www.amazon.com/The-mathematical-principles-market-operation/dp/1508598975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2-26 15:21:00
值得关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2-26 15:54:55
这是我在另一个帖子中回复的,在这里也一并回复一下。整理了2015年分享在中文核心期刊的论文,33篇,提名这些论文,也供大家讨论:
1.社会资本是资本吗?——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视域中的社会资本界定.郑红.江淮论坛
2.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的民族性问题.蒋海曦.政治经济学评论
3.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推动中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史创新与发展.蒋永穆;刘吕.当代经济研究
4.劳资分配问题:起源、裂变与统一——基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比较.龚晓莺;甘梅霞.教学与研究
5.创建马克思主义制度经济学与树立中国制度变革的理论自信.程启智.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6.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与人道主义、美学——凯文·B·安德森教授访谈录.王杰;尹庆.文艺理论与批评
7.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的标志性成果——李达的《经济学大纲》探论.郎廷建.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8.马克思对唯物主义历史观要点“扼要的阐述”——读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田心铭.红旗文稿
9.马克思主义与西方发展经济学劳动力转移理论比较分析.李玉梅.中国劳动
10.社会资本是资本吗?——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视域中的社会资本界定.郑红.江淮论坛
11.马克思主义生态经济理论的新成果——《生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原理》(修订版)评介.云梦.经济纵横
12.作为科学研究纲领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方敏.当代经济研究
13.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理念看待生态文明——基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视域.石莹;何爱平.当代经济研究
14.二战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面临的现实性挑战及其回应.孙立冰;刘晔.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15.分配与增长:一个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分析.李子联.马克思主义研究
16.美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主要学派及其观点.张新宁.马克思主义研究
17.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视角看当代中国土地问题.王艳华.人民论坛
18.新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创新和学科建设——基于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中国话语的思考.顾海良.中国高校社会科学
19.“造不如买,买不如租”的逻辑为什么要倒过来——一个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解读.魏旭.理论月刊
20.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的开启之作——李达的《中国产业革命概观》探论.汪信砚;郎廷建.湖北社会科学
21.混合所有制、空间正义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三届全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论坛暨北京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青年论坛第四次研讨会综述.贾利军;刘道一.经济学动态
22.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金融危机理论比较研究.贾倩;张志敏.改革与战略
23.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的新热点、新动向——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三届全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论坛暨北京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青年论坛综述.许敏;杨静.当代经济研究
24.经济危机思想: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比较研究.张志敏;刘雨.改革与战略
25.重新定位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重要作用.石晶莹.政治经济学评论
26.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及其信仰维度——读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张兴国;阚玉双.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7.马克思主义的国际政治经济学研究逻辑.李滨.世界经济与政治
28.希腊主权债务危机引发的对抗——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分析.杨惠昶;孙涵.当代经济研究
29.摆脱黑格尔哲学影响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与普列汉诺夫、列宁之间的比较.保罗·赞瑞巴卡;王成军;李志.社会科学辑刊
30.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对中国改革的现实指导意义.丁堡骏;高冠中.马克思主义研究
31.民生问题求解路径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脉络探索.周小亮.马克思主义研究
32.西方主流经济学在与伦理学分离的表象下蕴含的伦理预设——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方法论的解析.张玉喜.天津社会科学
33.资产阶级经济学研究对象学说的演进和评论——基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对象学说.王辉.当代经济研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