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问题:你认为微观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对现实生活的指导意义?或者哪些理论在生活实践中不实用?
显然,微观经济学的逻辑、原则、工具(或技术手段),在现实经济生活中指导意义很广泛,可以说无处不在。不冗述。只强调不实用或不适用的理论或方法,个人也觉得有很多。个人感觉印象比较深刻的,是在人大经济学院某经济学班蹭课时听到的一节十分基础的关于效用与价格/成本的论述。女老师讲的很生动很形象,同学们也听得万分激动,血脉贲张——该老师讲到“效用”与边际价格决定时,打了一个比方,类似提到男士追求女生时经济成本投入与追求目的(效用)的关系。个人以为,类似婚姻、家庭、爱情这种纯感情的领域,是不适合采用效用分析与边际分析的。因为,只要是女生,正常的女性都会讨厌凤凰男一类的做法(把感情的投入赤luo裸地与物质付出或某种价格直接联系起来,是不人道的做法)。再具体,不解释了。还有,就是关于民生产品或公共服务的社会正义性,或社会公益性问题。个人以为,我们当前社会很多公共服务或公共产品的分类或定价(机制)是存疑的。简言之,有错位,有缺位。当划归公共产品/服务的,往往会缺失或错漏掉。反之,划归Zhengfu来越位供应的,也很多。不知道决策者都是怎么想的。其实,微观经济学的很多基础理论,可能与我国社会的基本文化认知,或传统伦理相悖或有差异的,所以,造成了很多转型中社会管理机制建立和运行中的不伦不类与表里不一。
另外,刚刚写了一帖,重新编辑时不知为何丢失了。希望以下附件有所裨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