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跨学科讨论区 哲学与心理学版
832 0
2015-12-25

自然与人-17.4  核球喷射论的要点

李开乐

    摘要:核球喷射论的要点包括:天体核球是自转的熔液球;核球内部有强烈的热核反应;子天体沿着椭圆形轨道绕核球公转;天体各种能量会相互转换。

    天体的核球喷射诞生理论主要有如下四个要点。

    ⑴ 天体核球是自转的熔液球。这是天体核球的本质,是造就目前宇宙的物质和运动总布局的根本因素。它包括了整个核球的熔液状态自转两个方面。首先,如果核球并不是熔液状态而是固体状态,那么它纵然有核爆发也只能将核球本身爆炸破碎,并不可能保证喷出物能顺着电磁输送通道被远远地喷射出去。而且,只能是熔液状态,喷出来的物质最终被碰撞合并在一起成为一个完整的熔液球之后,才能又作为低一个档级的核球再喷射出自己的子天体……。另一方面,如果核球没有自转,就没有科里奥利力的作用,也没有自转离心效应,根本就无法形成电磁输送通道,组成天体的物质也就不可能被集中在一起从核球喷射出来,而且喷射得那么远。既然没有自转离心效应,其大的子天体就不可能基本上都在赤道带附近被诞生出来,也就不可能像现在这样,处于同一星系里的大子天体基本上都在同一平面内运动。而且,如果核球没有了自转,喷射出来的大多数大子天体根本上就不能公转,结果很快就会重新掉回核球那里去。由此可见,核球的自转对于整个宇宙天体的诞生和有序运行非常重要

    正因考虑了上述的理由,笔者在本书一开头就首先顺从了客观规律设计出一个“天蛋”宇宙模型,让宇宙中心核球具有“熔球”和“自转”这两大本质,然后才使其能够自然而然的代代相传地遗传给了子孙天体也具有这些本质。到了最后一代,就如太阳系里的卫星,一诞生出来就退化了,逐渐没有了熔液状态的本质,它们也就不能再作为核球诞生出自己的子天体了。具体像月球那样,因为出生时就不是完全熔液状态,所以形成了头轻屁股重的不倒翁,因此不仅不能再诞生子天体,连自转也转不起来了。

    ⑵ 核球内部有强烈的热核反应。这是造就宇宙的物质和运动总布局的重要条件。如果没有这一条,就没有诞生子天体的动力来源,即使有宇宙中心天体的存在,也只能是一大团沉淀在一起的冰冷物质而不是生动活泼的系统,它既不往外喷射天体,也无散布在空间的物质可供回收。那样一来,除了这一大团东西之外,整个宇宙将是空荡荡的,毫无一点生气。真是那样的话,空间的概念已经没有存在的意义,时间也凝固了,再不会有时间概念了。

    ⑶ 子天体沿着椭圆形轨道绕核球公转。这是天体运动的重要性质。这个问题包括公转椭圆形轨道两个方面。核球天体的自转使其喷射出来的子天体会公转,天体绕核球公转又使自己进入公转轨道后也会自转起来(在“自然与人—10、11”已经详细介绍过)。所以,天体公转的运动性质在天体的诞生繁衍中起到了接力棒的作用,使核球的自转本质能够以“速度种子”的形式通过公转而传给下一代。结果就像生物的遗传因子一样,天体的自转也是上一级传给下一级,代代相传,既自转,又公转,使整个宇宙生动活泼。

    另外,由于公转轨道的椭圆形,又促使天体诞生初期大量物质的相互碰撞,结果才造就了同一个星系内的各大子天体的公转轨道之间都有一定间隔,分布有序,达到了最终彼此再不会相撞,且清晰美丽,防止了宇宙的一片混浊。由此可见,天体公转轨道是椭圆形的性质对于整个宇宙的清晰美丽和天体的正常运转也是十分重要的

    ⑷ 天体各种能量会相互转换。在核球喷射论中主要包含有热能、公转动能、自转动能、势能等几种能量的相互转换,它们是天体生灭与运动的重要机制(参见图17.4)。

    ①热能与动能的相互转换。核球球心的热核反应所产生的热能引起核球表面的爆发,并导致了子天体被喷射出来和升空,同时进入轨道进行公转、自转,这就是上一级天体的热能转换成了下一级天体的动能。反过来,天体中流体(包括液体和气体)的内摩擦,以及液体、气体之间和流体、固体之间的相互碰撞和相互摩擦,都将动能转换为热能而向太空辐射掉,最终直至某个天体本身能量耗尽而掉回了母核球时,其全部能量又都传回给更高档级的天体,于是完成了动能与热能的逆转换(我们的天蛋宇宙模型是被假定为有壳的,基本上是自我封闭的)。

    ②自转动能与公转动能的相互转换。首先必须有核球的自转,子天体飞出去之后才有了公转的速度种子,才能在椭圆形轨道上绕核球公转。所以,子天体绕核球的公转动能有一部分来源于核球的自转动能(另一部分来源于核球的热能),这就是上一级天体的自转动能转换为下一级天体的公转动能。另一种转换情况是,子天体在被核球喷射而离开之后的升空自然减速过程中,有一部分公转动能转换为本身的自转动能;天体进入公转轨道后,在远核点与近核点之间的循环运行中,自身又不断进行着自转动能与公转动能的相互转换(详见“自然与人—11”)。

    ③势能与其它能量的相互转换。天体以椭圆形轨道绕核球公转,每转一圈与核球之间的距离远近就发生了一轮变化,说明天体相对于核球的势能在不断发生变化,从而也说明了势能与其它能量在不断地发生着相互转换。其实,势能是每个天体能量中的大项(见“自然与人-12.3”)。对一个仍在轨道上运行着的天体来说,势能就像一个大水库那样,起到了储存能量的作用。当核球产生爆发将子天体喷射送上太空时,核球的热能通过爆发主要是转换为子天体的势能,被转换为子天体的公转动能和自转动能的仅仅是较小的一部分。当动能被逐渐转换为热能而不断减少了之后,天体最后才使用到势能而逐渐缩小了公转轨道半径。

    天体能量相互转换过程的玄妙本质:

    在天体被诞生并进入了公转轨道之后,在“自然与人-17.4⑷”中各项天体能量的各种相互转换过程,都在天体长年累月的运行中悄悄地自动进行着。它们就相类似于时钟钟摆的运作一样,时钟法条的势能转换为钟摆的动能,钟摆的动能又在摆动中受摩擦转换为热能而消耗掉。各种能量转换过程的发生都是彼此紧密配合,不知不觉又自动自觉,时刻不停又恰到好处,无时无刻都在调节着整个运作的有序进行。这种能量相互转换的玄妙本质,正是系统非线性相互作用的协同规律机制在进行着潜移默化的无形指挥,等到最后的哲学部分,我们还要较详细地分析其哲学本质。这些能量的相互转换都十分重要,没有了它们,就无所谓天体的生和灭;没有了它们,纵然有了天体也不可能有如此正常的运作。所以说,天体能量的相互转换是天体的生灭与运动的重要机制

图17.4.JPG

17.4:天体能量相互转换示意图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