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是每个人最重要的生活方式之一。
芜湖人的出行方式和对外交通格局,随着9条高速公路、3座长江大桥、4座高铁站的建设和开通,发生着天翻地覆的变化。
到2020年,
芜湖将基本形成与合肥并驾齐驱的
安徽省副中心城市、皖江城市带核心城市地位相适应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初步建成安全可靠、舒适便捷、集约高效、绿色生态的城市交通网络,基本实现城市组团内部、组团之间、与周边城市之间45分钟内通达。
飞跃大江,跨越世纪的“标杆”
“2000年9月30日,我国20世纪工程量最大的大桥——
芜湖长江大桥建成通车。”新千年的国庆前夕,晚报记者第一时间发回了现场报道,从老读者口中听说,当时,不少人都拿着报纸“奔赴”桥头拍照留念。
15年前,
芜湖人的第一座长江大桥就树立起一座“世纪标杆”——它是我国当时跨度最大的公路铁路两用桥;在同类型重载桥梁中,它的主跨度仅次于丹麦厄勒海峡桥,居世界第二;它的科技含量更高,以其大规模、新技术和一流的质量,成为中国桥梁史上继武汉、南京、九江长江大桥之后的第4座里程碑,并引领着过江通道在新世纪的发展方向。
从此以后,
芜湖人凭借着这座飞架南北的大桥展开胸怀,以开放的姿态引进来、走出去,推动着经济的快速发展,
芜湖与长三角地区之间的交流也更之密切。
二桥领衔,高速“放射”镇镇通
2013年4月3日,
芜湖长江公路二桥初步设计通过;2013年6月28日,二桥开建;2013年12月14日,二桥主墩桩开钻;2014年2月20日,二桥江北引桥成功架设首榀节段箱梁并精准安装,拉开了大桥上部结构施工的序幕;2015年7月6日,二桥唯一一座隧道脊岭湾隧道贯通……近3年来,二桥的立项和建设牵动了无数
芜湖人的心。
预计2017年建成的
芜湖长江公路二桥是我省“四纵八横”高速公路规划网中“纵二”(徐州——福州公路)中的重要组成,全线采用高速公路标准建设。
二桥不仅是跨江发展的重要一环,更是整个
芜湖高速内环交通的关键构成。由
芜湖长江公路二桥“领衔”,加上
芜湖长江公铁大桥(三桥)、南沿江高速和高速连接线组成了总里程127公里的
芜湖高速公路内环线。
“内部循环畅通,外部循环便捷。只有这样,
芜湖才能成为当之无愧的交通枢纽城市。”市交通运输局规划建设科负责人沈朝榴称,依靠越来越通达的高速路网,当年
芜湖交通人口中“30多分钟到江苏”的豪言壮语,今年已经变成现实——
芜湖至长三角的另一条新通道,芜溧(
芜湖至溧阳)高速雁翅至高淳段2014年年底前已交工验收,2015年投入使用。
这正是
芜湖九大高速射线之一的芜雁高速的一段。此外,备受关注的铜南宣高速公路也已经在2015年12月通车,让
芜湖向东发展将再添一条主通道。
而至2018年,我市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发展目标完成投资500亿元,境内高速公路里程达416公里,一级公路里程达600公里,新改建县乡公路1000公里。构建“两环九射”高速公路网和“五横四纵”一线公路网,形成对外六大通道,实现县县有国道、县县通高速、镇镇通二级路、村村通班线车,中心镇20分钟上高速。
高铁到来,江城人“坐地起飞”
2015年是
芜湖人的高铁元年。在千呼万唤的高铁时代中,记者和读者一起过了一把“坐地起飞”的瘾。
2015年6月28日,被称为中国“最美”高铁的合福铁路全线开通。
芜湖乘客从无为高铁站或南陵高铁站乘坐合福高铁,到合肥南站最快只需半个小时,到福州只需3个多小时。
2015年12月5日下午3时,记者在第一时间采访了
芜湖铁路部门,确定了翌日宁安高铁开通的消息。
呼啸而来的宁安高铁动车组让南京、上海进入
芜湖“一日生活圈”,再次改变了
芜湖人的出行方式和城市的对外交通格局。合福、宁安是我市加快推进的铁路项目的排头兵。这些年来,
芜湖积极争取并推进以“四快四扩一加强”为代表的铁路项目,为巩固提升
芜湖综合交通枢纽地位注入了源源动力。
目前,
芜湖境内第三条高铁——商合杭铁路建设正酣。这条高铁最关键的控制性工程正是飞跨长江天堑的
芜湖长江公铁大桥(
芜湖长江三桥)。
芜湖的第三座跨长江大桥,在主城区跨越长江,东侧为镜湖区,西侧为鸠江区和无为县,是集铁路客运专线、城市轨道交通和城市道路于一体的重大基础设施。商合杭铁路建成通车后,
芜湖至合肥只需约半小时,到杭州仅1个多小时。
来源: 芜湖新闻网--大江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