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博弈论
1221 0
2015-12-29
信息社会50人论坛 (作者)
出版社: 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远东出版社; 第1版 (2015年1月1日)
平装: 274页
语种: 简体中文
开本: 16


编辑推荐
新常态、新产业、新空间、新动力!在世界经济发展的转折关头,倾听来自中国新经济学派的集体发声!
这是一群有思想、有活力、敢于担当的人。
这是一本有思想、有活力、敢于担当的书!
本书汇集了来自政府、学术界以及行业内信息社会研究前沿的专家,从不同角度审视信息社会发展的现状与未来,为读者提供了一套关于我国发展信息社会的立体思考。
收录在本书中的每一篇文章都像是一盏聚光灯,从不同视角照亮着我国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型过程中的机遇与挑战。而这正是作者——信息社会50人论坛——所希望的:在大变革的历史机遇中,提供适应这种需要的大思路、新思维。

作者简介
信息社会50人论坛”是由中国信息经济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化研究中心、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研究部、工信部电信研究院政策与经济研究所、阿里研究中心等五家单位共同倡议并发起,由信息社会研究领域的有识之士组成的学术群体。
论坛聚集国内致力于中国信息社会问题研究的一批著名学者及领域内专家,他们有思想、有活力、敢于担当,以“开放分享、相互学习、平等争鸣、文责自负”为原则,共同研讨中国信息社会的发展问题,为中国信息社会的发展提出建议。

目录
序 余晓晖
01 信息经济大趋势与治道变革
九大浪潮:引领信息经济发展梁春晓、王俊秀、高红冰
全球信息经济演进态势
信息经济引领转型升级
中国正在发生的“信息经济”转型
万物互联:2014美国CES展的启示安筱鹏
新产品新业态引领产业创新发展
万物互联引领行业发展新趋势
东亚国家重塑全球消费电子新格局
中国信息技术产业崛起需要新思维
传受合一:信息时代的媒介变革段永朝
意义共生的时代
传受合一:新媒体的立足之本
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的同步变革:以微信为例
信息生产力促进生产关系变革杨培芳、陈禹、方美琪、王明明、何霞
信息生产力的概念和发展现状
信息生产力引发的新事物和新趋势
传统的生产关系与信息生产力的冲突
从“守夜人”到公共服务方美琪
“守夜人”从事的就是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领域中无法实行等价交换
公共服务是一类特殊的分工合作
三个案例——医疗、教育、养老
互联网时代的治理创新阿拉木斯
海外的互联网治理创新
互联网时代政府治理创新的建议
02 信息消费、产业互联网与服务互联网
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国内需求孙克、何伟、张琳
信息消费基本情况
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政策措施
浮现中的产业互联网郭昕
厚积薄发:从消费互联网到产业互联网
一枝红杏:产业互联网的探索与突破
服务互联网及其核心作用陈德人
服务互联网的概念及在新经济基础设施中的地位
从信息化发展脉络看服务互联网
服务互联网的两大核心作用
服务互联网的平台特征和规模效应
03 信息时代的城市、扶贫与老人
信息化让城市生活更美好张新红、胡拥军、于凤霞
城市的逻辑: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信息化驱动城镇化:赶超发展的逻辑
信息化驱动城镇化的中国观察
信息化驱动城镇化的总体框架
信息化驱动城镇化的未来展望
电商扶贫:是什么,为什么,怎么看,怎么办汪向东
电商扶贫,是什么?
电商扶贫,为什么?
电商扶贫,怎么看?
电商扶贫,怎么办?
城市老人的网民角色模型及上网影响因素左美云、汪长玉、张建
基于文献的研究框架
样本和城市老人上网的总体情况
城市老人的网民角色模型
中美老年人网络使用情况对比
城市老人上网状态和上网频率的影响因素
总结与建议
04 中国信息社会测评报?
信息社会整体发展情况
知识型经济发展情况
网络化社会发展情况
服务型政府进展概况
数字化生活进展概况
中国信息社会测评的基本结论
05 关于信息经济学的两个重大理论突破
分工合作:信息经济的核心命题陈禹
亚当·斯密关于分工的论述
“交换产生分工”吗?
从“分工”到“分工合作”
分工合作的制约因素
“分工合作”的复杂内涵
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开放的结尾
信息化的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分析姜奇平
信息化的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分析
对信息化的数量经济分析
对信息化的技术经济分析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