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国家兴衰的历史政治经济学 
作者:顾昕(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
期刊:《财经》杂志(2015年12月28日出版)
摘要:论述、推荐、介绍《国家为什么会失败:实力、富裕与贫困的根源》
研究对象:
为什么有些国家极度富裕,而另一些国家却异常贫困?国家为什么会兴起,而有些一度勃兴的国家为什么又会衰败?
研究方法:
将人类社会出现的各种各样的制度划分为两类:包容性制度与攫取性制度。“包容性经济制度”,就是指国家有效确保财产权利、维护契约制度、促进公平竞争、提供公共服务的竞争性市场制度,而“攫取性经济制度”包含两个亚类:一是计划经济体制;二是垄断市场体制。所谓“包容性政治制度”是指同时具有足够集权性和多元性的政治制度;任何一个特征付之阙如,都会沦为“攫取性政治制度”。在这里,政治制度的集权性,在发展政治学中,一般被称为“强国家”(strong states),即具有足够能力使其政策得以实施的政府。因此,阿-罗的“广纳性政治制度”并不完全等于民主制度,而是民主制度的一个子集,即多元主义强民主。
研究总结:
可是,此书的核心之论,即少数利益集团把持政治经济会引致国家衰败。
几千年来,中华帝国治乱循环,无非是王朝初期朝廷在民生事务上采纳一些包容性制度和政策即可成就盛世,而朝政一旦被各种利益集团(或外戚、或官僚、或宦官)把控,包容性递减乃至丧失就必然引致盛世之衰。
在当今中国,行政化盛行,游戏规则的制定和经济资源的配置深受利益集团影响。因此,必须真正改变既有的增长模式,必须真正触动既定的利益集团格局,必须真正将相当一部分政府的权力放给市场、放给社会,必须真正在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实现包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