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金融投资论坛 六区 金融实务版 房地产专版
2831 1
2015-12-31

中国经济进入铁锈时代,2016年的机会在于新兴行业的崛起和传统行业的转型


2015-12-28 房地产观察家  


2015年已至年末,即将来临的2016年市场又将如何变化?

海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在展望2016年的市场时谈到,2007年之后,中国重化工业的巅峰已过,好时光一去不复返,如今中国已经进入类似发达国家上世纪70年代的“铁锈时代”。

上世纪70年代,一些发达国家曾经历了老工业基地在经历了重工业化时期的繁荣后走向衰落,大量工厂倒闭,到处是闲置的厂房和被遗弃的锈迹斑斑的设备,因此这些老工业基地如俄罗斯的乌拉尔山、美国的俄亥俄州被形象地统称为“铁锈地带”。

近日,国泰君安首席宏观分析师任泽平也表示,中国的经济将迎“L”型增长,依靠房地产拉动的高增长已永远结束。

任泽平认为,明后两年将是中国供给侧改革之年,明年一级股权市场将迎来播种的黄金时期,而二级市场将会出现将会出现结构性行情,主要的投资机会来自于改革以及新旧产业的转型。

中国的经济将迎“L”型增长

如果追踪中国宏观经济主要的动力指标,从2010年到现在,中国处于快速下滑期开始,到现在开始进入缓慢的探索期,未来相当长的时间,中国的经济可能是“L”型的。未来3到5年,不要想象中国会复苏的事情,因为中国还没有经历一轮彻底的巨浪,还不具备再出发的能力,旧的要退潮,新的要崛起。

未来三五年,中国经济大致可能是“L”型的走势,但是经济的“L”型一点都不平静,因为经济结构内部将会发生巨变。未来展现在诸位面前的图景,将会超乎很多人的想象。

明后两年将是中国供给侧改革之年

任泽平:我非常赞同新经济熊市的说法,旧的要退潮,新的要崛起。我们看到中国人口红利的退潮,中国房地产拐点的出现,支撑过去中国高增长的支柱一个一个坍塌了。怎么走出困境?我认为要依赖供给侧的改革。2016年到2017年将是中国供给侧改革之年。

依靠房地产拉动的高增长已永远结束

任泽平:人口红利的结束,廉价劳动力时代的结束,加工贸易时代的结束,房地产的落幕,重化工业的退场。支持中国高增长的主要的支柱一个一个坍塌了,中国的未来在哪里?中国的未来是继续依靠钢铁、煤炭和房地产吗?这些东西都靠不住。

中国转型成功可能需要大量的时间,但中国不会掉入拉美中等陷入陷阱,为什么?因为拉美就是靠卖资源,它没有建立庞大的产业基础,企业家精神和产业工人的基础,而中国具备,中国做了30多年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我深信市场经济在96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已经扎根,我们不会出现改革开放的倒退。所以只要大的战略不要犯错,中国转型成功是大概率事件。

对于明年房价,我还是维持去年的看法,总量放缓,结构分化,未来房地产投资零增长,想依靠房地产重新回到高增长的时代已经永远结束了。

未来市场活力在四大领域

任泽平:中国的未来,就在那些市场最具活力的地方,包括高端的制造业,现代的服务业以及“互联网+”,和居民消费有关的健康和快乐的领域。我看到中国的新经济,中国今年网上消费继续保持50%左右的增长,中国今年的票房收入增长60%,很多新兴产业创业板年均200%的增长,这不就是希望所在吗?

中国未来要发展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这些行业都是轻资产,没有抵押物,高风险高技术的行业,和钢铁水泥重资本的行业不一样。这些行业需要依靠多层的资本市场。所以,现在是多层次资本市场大发展的黄金时期,也是在座的诸位播种股权投资的黄金时期。

我们处在一个30年经济周期的拐点上,旧的经济已经永远地落幕了,新经济正在萌芽,正在蓬勃地兴起。

任泽平:明年需要留意四个风险:第一,资金流出的风险。第二,新兴经济体的脆弱环节和脆弱链的风险。第三,明年传统行业熬不过去的风险。第四,广义的政策的不确定性的风险。

与此同时,李迅雷认为2016年的投资基本可以按2015年的思路继续去享受泡沫,即超大城市的房地产和A股中的小市值、高成长(对应高市盈率)股票还是可以继续持有的。在房地产市场上,要紧跟人口流;在股市上,则紧跟资金流。

2016年的人口流动量会继续少于2015年,但有限的流动人口会更集中地流向大城市和超大城市,这既是为了享受短缺的公共服务,又是为了就业。同样,流入A股的资金规模也会低于15年,但有限的资金会更集中在新经济或高成长的行业所对应的标的物上,会集中在更多的题材上,如国企改革、并购重组等。

国泰君安首席经济学家林采宜在回顾了美国及欧洲、日本的发展经验后,得出论断:服务业是后工业时代国民经济的新“增长点”。

上个世纪70年代以后,服务业取代制造业成为美国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其中金融地产服务、专业商业服务和教育医疗服务在GDP中的占比分别从15%、6%和5%提高到21%、12%及9%。其中增长最快的是金融地产服务业中的基金信托,从1977年到1987年,十年间每年的年均增长率超过30%。

其次是证券业,平均年增长率大约为20%,再就是银行业,年均增长率为12%,教育医疗服务和专业商业服务中的计算机信息系统、管理咨询的年均增长率分别达到16%和15%,除此以外,文化娱乐业和信息服务业的年均增速也在10%以上。

我们将中国现有服务业结构与美国相比,发现卫生福利、文化娱乐业差距最大,美国占比是中国5倍以上,专业商业服务是中国的4倍。

历史的轨迹总是惊人地相似,产业发展的路径亦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5-12-31 08:41:11
请关注电动车产业和互联网+金融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