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微观经济学
2157 2
2016-01-02

冷水江市的休闲农业

休闲农业有利于城乡人员信息、科技、观念的交流,不仅使城市人了解和体验农业而且也使农民转变观念和提高素质,加强城乡互动,促进城乡协调发展,休闲农业有利于挖掘保护和传承农业文化,保护农村资源和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结合冷水江市的特点来分析当地的休闲农业。

关键词:休闲农业,地区特色,农业文化。

一、冷水江市的自然条件

      冷水江市位于湖南中部,资水中游,雪峰山东麓,地处北纬27°30′49″~27°50′38″,东经111°18′57″~111°36′40″之间。总面积439平方公里,下辖16个乡镇办,总人口35万。市内旅游资源丰富,交通便利,综合经济实力位居湖南省前列。市境地势南北高、中部低,呈不对称马鞍形。市境北部有龙虎山脉、玄山山脉、龙盘山脉、谢铎山山脉,南部有大乘山脉、天龙山脉。市内海拔400米以上山峰有123座,其中800米以上山峰20座。北部山地面积155.8平方公里,占市境面积的35.8%,最高点在癞子岭,海拔994米。南部山地面积46.79平方公里,占市境面积的10.66%,最高点在祖师岭,海拔1072米。中部是资江谷地,以平原、岗地、丘陵地貌为主,平原面积35.9平方公里、岗地面积73.77平方公里、丘陵面积92.41平方公里。市内最低点在铎山镇花桥村,海拔162米。境内地势相对高差910米,平均比降4.79%,宏观地貌呈一不对称马鞍形。随着城市群经济重要性的提升,我国中部崛起战略的启动,湖南城镇体系建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娄冷邵城市群将作为湘中地区的增长极重点培植。强化中心城市的极核作用是城市群建设的重要战略方针,冷水江市在湘中城市群中无论是资源条件、工业基础还是城镇化水平都具备一定的自身优势,通过推动工业新型化、农业产业化、城乡一体化建设,增强经济综合竞争力,城市地域扩张、经济渗透、文化扩散并进,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拓宽区域经济、社会文化的辐射范围,可发展成为湘中城市群重要的中心城市和湖南“银三角”的重要极核。

       由此可见冷水江是一个山丘极多的地带,很适合发展山丘文化,由于地理条件的原因,冷水江市的农业在整个经济体系中占极大地位。21世纪的今天,我国新一届的领导人上任,国际竞争越来越激烈,需要我们更加迎合市场的需求,开拓新的经营模式,传统的农业发展已经难以满足大众的需求,难以适应市场的洪流,因此需要改革需要建立新型的休闲农业,让农业的发展向第三产业进军,解决更多人的就业问题,解决农民的生存问题,为国家增添一份新的税收,为国家、社会、人民造福。

二、冷水江市的休闲农业

    

依托当地自然生态和农业环境,吸聚民间资本,建立了多家上规模的休闲农庄,有离市区较近的布办施茶休闲山庄、潘桥银凯休闲农庄,远离喧嚣闹市的岩口三友农庄、铎山双宇休闲农庄等,通过培育增长点,不断拓展发展空间,完善服务功能,休闲农业有了长足发展,尤其是城镇化步伐的加快,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给休闲农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使之成为一个新兴产业,休闲农业发展初具雏形。我市休闲农业发展呈现多样化格局:一是建设主体的多样性,投资主体大都是股份制,部分是个人投资,使休闲观光农业园区经营更有活力和创造力。二是发展形式多样性,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①观光采摘型。通过开辟果园、花圃、菜园等,供游客入园观景、赏花、品尝、采果、摘菜,还可以直销特色农产品,尽享田园乐趣;②休闲垂钓型。主要利用地处沿江河、池塘,风景优美的优势,结合水产养殖业,积极发展具有餐饮、住宿、垂钓、棋牌等娱乐休闲项目的“农家乐”,使市民们充分享受宁静休闲、充满乐趣的农家生活;③休闲度假型。利用不同的农业自然资源,建设休闲农庄,吸引游客前去度假等。

近日,从省旅游局传来喜讯,冷水江市新农村试点村潘桥乡建新村银凯假日休闲山庄顺利通过省旅游局验收,成功跻身省“3521”工程,荣升为五星级乡村旅游区,成为冷水江市又一生态休闲度假好去处。“3521”工程系省旅游局创建的,即要打造一批旅游强县、特色旅游名镇名村、星级乡村旅游区(点),市旅游局抢抓时机,对全市35个新农村建设试点村进行景观包装指导,打造冷水江市乡村旅游品牌,形成一村一品的产业格局。冷水江市拥有良好的乡村休闲旅游资源,资江穿城而过,两岸乡镇沿河而建。市旅游局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打造乡村旅游品牌。如铎山镇大坪村2000多亩的生态杨梅种植基地,眉山村千亩眉山富硒音乐葡萄产业园,王家村500亩红心蜜柚基地和大棚蔬菜基地,成为现实版的“开心农场”,吸引了不少市民参与;谢冰莹故居所在地龙潭村正在打造休闲农庄,主打人文文化产业牌。岩口镇岩口村、农科村、金连村对村级公路进行拓宽改造为全省村级公路少有的高标准沥青路面。金银花基地、大棚蔬菜基地、西瓜种植基地、600亩花木苗圃基地、100亩西瓜基地正在抓紧建设中。银凯假日休闲山庄、四星级乡村旅游区(点)三友生态农庄、三星级乡村旅游区(点)周头湖度假村、二星级乡村旅游点仙憩洞避暑山庄,集餐饮、住宿、休闲、垂钓、娱乐、宗教信仰于一体,成为了生态农业基地、休闲度假基地的好样板。通过发展乡村旅游,也为农民实现村容整洁、乡风文明提供了内在的动力机制,成为了新农村建设的助推器。

冷水江市的休闲农业由于其地理优势,又有着ZF的支持,在一段时期内,冷水江市的休闲农业将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落实冷水江市委、ZF“一转三化”战略为路径,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以农业生产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以基础设施建设为切入点,以结构调整为实破口,以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村专业合作组织为载体,充分利用农业及农村丰富的自然资源,注重地方特色农业资源开发和项目主题创新,突出参与性、观赏性、趣味性和知识性,拓展农业的教育、游憩、文化、生态等多种功能,满足现代人对休闲生活日益扩大的需求。同时,发挥区位、资源等优势,突出打造“休闲”品牌,提高服务意识和品质,内联外引,优势互补,着力把休闲农业培育成现代农业新的增长点,从而使我市的休闲农业发展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三、冷水江市休闲农业的文化基础

黄帝是传说时代游牧者首领,并且是带领他们从游牧生产和生活,转为定居农耕的华夏先民首领。所以,黄帝也是传说时代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融合的开创者。无论是古代华夏,还是今天的汉族和世界各地的华人,始终认为自己是黄帝的后代,认为自己是黄帝和另一位创立农耕文明的始祖炎帝的子孙,从而自詡为“黄帝后裔”和“炎黄子孙”。同时,他们还将历史上古代华夏文明的发生、起源和许多文化方面的肇启,都追溯到开创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融合的黄帝或黄帝时代。在历史上的中国,以农耕文化为基础的华夏文明,主导着多民族统一的中国历史发展进程。然而,中国历史上肇始于黄帝和黄帝时代、独步一时的华夏文明,实际上是由中原华夏农耕文化,与其周边民族创造的游牧文化、游耕文化、渔猎文化,以及东南沿海和岛屿上的海洋文化融合汇成的。它是人类惟一绵延至今的古代文明,并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中国古代,当中原华夏与周边民族文化发生交往、冲突和矛盾或者中原地区出现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出现非华夏族为主要统治者的政权之时,华夏先民显赫的始祖黄帝,便在剧烈的民族文化冲突、碰撞和交融中,成为维系和巩固华夏团结,传承和弘扬华夏文化的一种象征。黄帝在历史上的中国,经常起着巩固民族团结、弘扬民族精神,以及维系中华传统、融合各民族优秀文化的纽带作用。近年来,农业部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中心为适应新时期农业转型的要求,正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大力推进农耕文化的保护、开发和传承工作,着力在新农村建设中,开展农耕文明的宣传教育活动,推动农村民俗文化、传统民居、古镇村落及人文资源的保护和开发,促进农耕文明的传承和发展。

冷水江市有资江和湘江的交汇,小农经济的基础也绵延了数千年。

休闲农业已经是不可抵挡的趋势,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需求也不对改善,对健康和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再是仅仅物质需求的满足了,更多的是精神层面的满足,因此发展休闲农业在冷水江这样的小城市,又是一个有着较深厚的农业基础的地区,不乏是一个好的经济增长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6-1-2 16:09:21
黄黄黄溦 发表于 2016-1-2 15:57
冷水江市的休闲农业 休闲农业有利于城乡人员信息、科技、观念的交流,不仅使城市人了解和体验农业而且也使农 ...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1-2 18:36:31
顶一下楼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