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2月11日 
美国:银行 
新政策对贷款人更加有利,给银行留下更多问题 
考虑到近期政府的干预政策和房价持续下跌的趋势,我们维持对美国银行业的谨慎观点,主要有以下4点原因 
新政策对借款人更加有利 
新政策鼓励银行放贷, TALF扩张,降低按揭利率,给银行放贷施加压力,这些政策都对借款人更加有利。相反,银行面临着更大的不确定性。特别是政府提到的压力测试(政府并没有公布细节)增加了银行股被稀释的不确定性。
2)     银行恢复期较长 
平均来看,银行股触底需要5年左右的时间,房地产市场触底需要5至6年的时间。从历史经验看,银行业出现问题时迅速复苏的可能性较小。银行股在以往周期中的平均下降幅度为77%,最严重的一次下跌幅度高达90%以上。到目前为止,银行股下跌了77%左右。
3)     银行体系中仍存在大量未记提损失,我们仍处在金融危机的半路中 
我们预计金融危机会造成银行体系2.1万亿损失,累计损失率达到9%左右。在之前的美国经济周期中,累计损失率平均值为6-8%(最高值为11%)。日本经济周期的累计损失率为10%。目前为止,银行业公布的损失为1.1万亿左右,只占到我们预计的2.1万亿损失的一半。
4)     估值没有统一底部 
以前的经济周期没有明确的估值底部。虽然当前美国银行股的估值已经低于1990年10月的水平,但其他经济周期还出现过更低的估值。 
谨慎观点 
我们认为,只有在NPA增长率放缓的前提下,银行股才可能见底。而NPA增长率放缓的前提是房屋价格和失业率起稳,短期这两个因素发生的可能性极低,我们依然维持对银行业的谨慎观点。相对而言,我们更看好防御型的JPMorgan和北方信托,以及估值较低资本较充裕的KeyCo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