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金融投资论坛 六区 金融学(理论版)
1610 1
2009-02-12

293017.rar
大小:(453.21 KB)

只需: 3 个论坛币  马上下载

本附件包括:

  • 透过世界看中国:美国制药业60年.pdf

这是我们撰写的医药行业系列报告的第二篇,本文探讨了二战后至今美国制药业发展简史。二战后是美国制药业发展的辉煌年代,其一举代替德国成为世界制药业头号强国。一批当前耳熟能详的制药业巨头如辉瑞、默克等都是在那时脱颖而出。了解时代背景变迁是纵观这些企业商业史的前提。 
二战后,面对巨大市场需求,部分企业开始注重开发新产品,逐渐从生产型向研发型企业转变。与此同时,医疗保健覆盖面迅速扩大,医疗保健支出占GDP的比例持续上升,1940年到2006年,从4.1%增长到16%。
经过平淡的60-70年代,制药业迎来了一个新时代。技术上出现两股创新浪潮,制药工业又有一系列新产品带给市场,80年代,FDA批准的新分子实体数为217个,是近几十年来的顶峰!
80年代,里根政府颁布一系列法案促进基础研究转化为新产品,极大推动生物科技行业及大型制药公司发展。数以千计的企业获得融资,多个新产品上市,80-90年代初期成就了美国生物制药业的盛宴。2000年,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实施带动华尔街生物技术股总市值达到顶峰!,行业在泡沫破灭短暂低迷后重振旗鼓,生物医药市场在近5年内扩张迅猛。部分企业如安进、基因泰克在大浪淘沙中崛起,2007年销售额均超过150亿美元。
90年代中期之后是企业兼并的时代,也是霸主诞生的时代,世界制药行业集中度大大提高,前10位制药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已经超过40%。
2000年代中期后,全球制药产业的市场增速开始放缓。2003-2007年美国处方药销售金额CAGR仅6.87%。主要原因包括:新药获批数日益减少,药品安全性问题受关注程度上升;美国控制医疗保健支出,鼓励使用非专利药;大量品牌药专利到期,竞争加剧导致价格下跌。
与此同时,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快速增长,跨国制药企业加速向新兴市场业务布局。以中国为例,截至2007年合资外资企业达到1000多家,销售收入超过1500亿元。其中,美国制药企业是主力,占据半数份额,辉瑞、罗氏、礼来等渗透力度越来越大,在中国市场构建从研发到销售的整个产业链条。本土企业直面竞争再所难免,但政府扶持力度明显加大。后续报告中,我们将结合全球制药业发展趋势和国外大型制药企业发展史给我们的启示,分别研究中国不同类型制药企业的竞争战略和发展趋势,探讨哪些企业可能在这一轮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崛起并成长为行业中的优势企业。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2-12 19:39:20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9-2-12 22:33:00
tks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