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岸人民币跌破6.5关口&离岸人民币暴跌400点:原因何在
周三,也就是昨天上午10:00,离岸人民币暴跌300点,一度跌破6.60大关。离岸人民币三天暴跌逾500点,引发市场强烈关注。不过,很快就峰回路转,北京时间16:00后,离岸人民币直线拉涨,从最低6.6100升至6.5719,短短40分钟急涨逾300点,抹平日内全部跌幅。
多空激烈交锋,人民币正处于十字路口
在短暂的六连涨之后,人民币本周又重拾跌势。首先是前奏。周一,在岸人民币一度急跌逾百点,收盘再创四年半新低,周二,离岸人民币也出现盘中急跌百点,创“811新汇改”以来最低水平。
然后高潮来了。周三,也就是昨天上午10:00,离岸人民币暴跌300点,一度跌破6.60大关。离岸人民币三天暴跌逾500点,引发市场强烈关注。不过,很快就峰回路转,北京时间16:00后,离岸人民币直线拉涨,从最低6.6100升至6.5719,短短40分钟急涨逾300点,抹平日内全部跌幅。
自8月汇改以来,离岸人民币已贬值近6%,在岸与离岸人民币的价差再度拉大至1000点。即将到来的2016年,是人民币的天堂,还是地狱?
贬值“凶手”是央妈释放贬值压力?
自人民币加入SDR以后,央行的干预减弱,人民币就一直面临贬值压力。如今年关将近,人民币的贬值压力再度来袭。
外媒援引交易员称,在岸人民币周二午后突然下挫,是因为中资大行在下午2点半后离场;而周一早盘,至少两家中资大行持续有少量美元卖盘,故将在岸汇价稳定在6.4770附近。
兴业证券王涵认为,岁末年初换汇额度更新,央行或有意让汇率贬值以降低换汇压力。此外周一外管局突发管理办法加强外币现钞收付管理,这加大了外汇资金借道经常项目进出中国的难度,令短期人民币贬值压力增加。但近期人民币贬值降低了明年贬值压力。
德国商业银行中国经济学家周浩在个人博客中称,由于贬值预期强烈,央行仍然需要寻找时间窗口来释放人民币贬值压力。央行可能在圣诞和新年假期市场盘面相对较轻时,让人民币贬值压力在一定程度上“出清”。
周浩表示,历史上来看,在新年前的最后几个交易日采取动作并非首次。2010和2011年,市场一致看多人民币时,央行似乎倾向于在年底的时候将升值压力集中释放。
投资者“无心恋战”的西方假日气氛下央行是否会集中释放人民币贬值压力?人民币接下来走势值得关注。
不过,从今天的市场走势来看,央行对于剧烈的贬值仍非常谨慎。今天在人民币暴跌之时,路透曝出中国央行出台措施稳定人民币汇率,暂停个别外资行跨境及其参加行的境内外汇业务。周浩称,中国央行或在6.60水平附近出手捍卫离岸人民币汇率。
人民币8月以来贬值回顾
今年8月11日,央行宣布实施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报价制度改革,连续三天大幅下调人民币中间价,人民币在几天内急跌3%,震惊全球市场。
尽管随后在央行的强势干预之下,人民币汇率出现了企稳迹象,甚至一度出现回调。但随着11月底IMF委员会将人民币纳入SDR篮子,人民币再次掀起了新一轮贬值。
随后,央行12月又紧接着发布了关联13种货币的CFETS人民币汇率指数,并表示“观察人民币汇率要看一揽子货币”。当日,离岸人民币就跌破6.56,创四年新低。市场认为,央行此举意在降低人民币与美元挂钩,允许人民币进一步贬值。
自“811新汇改”以来,离岸人民币从6.2一路贬至6.6附近,已经下跌了约6%。
资本外流降准预期强烈
对人民币持续贬值的担忧导致了大规模的资本外流。据高盛报告,8月至10月,央行消耗了1260亿美元外汇储备来抵御资本外流的压力,防止人民币过度贬值。11月,外汇储备又急剧缩水840亿美元资金,尽管有一半是由于估值效应。
在此背景下,市场正强烈预期央行将再度降准,对冲流动性风险。彭博12月17日-22日对18位经济学家调查的预估中值显示,三分之二接受调查的经济学家预计,中国央行年底前将再次降准。
央行是否会在“双旦”假日之际推出进一步措施?历史上看,央行送出“双旦大礼”或有迹可循。
去年圣诞节前夕,央行宣布非银同业存款不交存准。分析称,如果非银同业存款部分新增存款要交存准,需要调降150个基点的准备金率来对冲对流动性的影响,即降准三次。央行这份“圣诞大礼”对非银同业是重大利好。
2010年圣诞节晚间,央行突然宣布,自2010年12月26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其中金融机构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分别上调0.25个百分点。
2007年圣诞节前,央行宣布当年第六次加息
高盛:明年的不确定性集中在人民币
高盛高华认为,人民币汇率出现更大波动的可能性,是分析机构预测亚洲和全球市场来年表现最大的不确定因素。
高盛称,中国政府以上举措令市场认为,中国有可能在未来某时点对汇率政策做出重大调整,可能会允许人民币大幅贬值。
该行同时表示,8 月份的汇改实际上增加了逐步贬值的难度。原因在于明确可见的贬值趋势或许会被市场解读为政府维持汇率稳定的决心动摇,从而带来再度引发大规模资本外流的风险。尽管如此,通过在逐步贬值过程中允许双向浮动以及小幅收紧资本项目管制,逐步贬值不失为一个可行的政策选择。
高盛预期,2016 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将小幅贬值 3-4%;到2016年底,人民币兑美元温和贬值至6.6。但高盛表示,因面临美元涨势无休、中国经济增长疲软,以及刺激政策效果不尽如人意的风险,该预期具有极大不确定性。
民生证券:无需过度担心
未来人民币会持续贬值?民生证券管清友认为,这种判断显然缺少经济基础。中国的情况没有那么糟,美国的情况没有那么好,其他国家的情况相比中美更是一塌糊涂,市场可以为人民币担心,但大可不必为人民币哭泣。
管清友称,即便今年 811 汇改之后人民币兑美元大幅贬值,但从对一篮子货币的实际有效汇率来看,人民币不仅没有贬值, 11 月相对 8 月汇改前还升值了0.1%,相对年初则升值了 3%以上。原因很简单,中国经济依然是世界上增长最快、增量最大的经济体之一,预计 2015 年中国经济增速在 6.9%左右,而同期的全球经济增速可能只有 3.1%。未来中国经济虽然还有下行空间,但横向比较,只要不发生系统性风险,中国与其他国家的相对力量依然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简单来说,虽然中国经济变慢了,但其他国家更慢,所以人民币并没有持续贬值的基础。
不过,民生指出,由于中美经济基本面的相对变化导致中美利差加速收窄,人民币兑美元仍有贬值压力,但由于中国尚有充足的外汇储备和资本管制能力,这种贬值的节奏一定是可控的。
政府:人民币不存在持续贬值的基础
中国政府也一直是人民币的“大多头”
在12月初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李克强表示,要坚持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妥善化解风险,完善配套制度,有序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
央行副行长易纲在人民币加入SDR后的新闻发布会上也再度明确表示,人民币没有持续贬值的基础,IMF对人民币纳入SDR的评估并未涉及人民币估值问题。
“中国的经济还在中高速增长,增长的态势没有改变,目前我国货物贸易还有比较大的顺差,外商直接投资和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都在持续增长,外汇储备也非常充裕。这些因素决定人民币没有持续贬值的基础。”易纲称。
易纲表示,人民币加入SDR后,我国金融改革的步伐还会按照既定方针继续向前推进,整体上不会改变汇率形成机制,目前人民币汇率机制是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揽子货币,实现有管理的浮动汇率,未来的最终目标是要稳步实现人民币汇率的清洁浮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