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制度经济学
2303 9
2005-09-02

 本报北京9月1日电(记者李松涛)中国中产阶层在社会中所占的比例为11.9%,近日,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推出的《中国中产阶层调查》公布了这一数据。该课题组是依据以下标准得出中国中产阶层占11.9%这一结论的:经济上月收入5000元;职业为事业单位管理人员或技术专业人员、党政机关公务员、企业技术人员、经理人员、私营企业主;接受过大学本科及以上教育。此前,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张宛丽,从知识资本及职业声望资本、工作及劳动方式、就业能力、职业权力、收入及财富水平、消费及生活方式和社会影响力7个层面综合考量,认为目前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后期至今,已经初步形成了一个类似西方的中间阶层,即中产阶层,大致占我国目前就业人口的13%~15%。“

《中国中产阶层调查》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有85.5%的城市居民认为自己是中产阶层,其中,自认为属于中上层的占14%,自认为属于中中层的占43.1%,自认为属于中下层的占28.4%。该书作者之一,南京大学社会学博士生沈晖认为,这个数据说明当前我国的“中层意识”占据了社会主流,然而,该调查也显示认为自己属于“中中层”和“中下层”的共占68.6%,“人们的自我阶层认同有向下倾斜的趋势。”沈晖认为,“自我阶层认同向下倾斜”是人们在生活中体验到两极分化差异时的一种反映,有可能构成社会冲突的隐患。

美国的中产阶层中没有大官,但其中不乏小官吏(说好听点是“公务员”),在企业中大多担任中层管理职位。中产阶层中不乏“专业人士”,也就是有一技之长的人,比如医生、律师和会计师,现在又加上计算机技术人员。专业人士很少闹事,而且按美国的法律规定,专业人员不准闹事。在美国,专业人士不得组织工会。该法律背后的理念是,专业人士不同于普通工人,专业人士有技能、有能力自己保护自己,无需团结起来聚众闹事。一个流行的理论是,中产阶级是社会的稳定器。中产阶级越庞大,社会就越稳定。因为中产阶级渴望保持稳定,不希望激进的变革。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组首席科学家牛文元提出判断一个国家是否形成足够大的中产阶层的五条标准,其中第四条是基尼系数是否控制并保持在0.25至0.30之间。基尼系数表示一个社会的财富分配状况。中国目前的基尼系数,据官方的数据,也已高达0.4(最新数据时0.48左右),这意味着收入差距已经比较大。换句话说,从财富分配的角度来看,我国目前的社会结构仍然是金字塔型,而非理想中的橄榄球型;也就是说:中产阶级的数量仍然相当的小。

在西方,“中产阶级”不仅仅是一个经济收入方面的概念;同时,它还是一个政治上的概念,即代表社会主流价值观念的阶层。一个社会之中健康的价值观念对于社会的发展与稳定虽然是无形的,但却是至关重要的。封建社会里,中产阶层的前身是中、小地主。在中国封建社会中,中、小地主主要是靠科举往上爬。能够爬上去的是少数,但这不要紧,只要有人爬上去就行,其他人就看到了希望的曙光,不惜铤而走险。而穷人的暴动如果没有知识精英为其导航,那只能是必败无疑。如果豪门地主过于横征暴敛,中、小地主看不见希望的启明星,那他们也会委身于“盗匪”。君不见,古代农民起义的胜利从来都是贫下中农与中、小地主的结合。而太平天国失败的主要原因就是太平天国的新贵们立足未稳,就匆匆忙忙地排斥中、小地主。今天西方国家的中产阶层已经积聚了不少财产,当然不会揭竿而起,但他们手中有不少选票,作为一个群体有很大的活动能力。权贵们如果对他们逼得太狠,那自己也就比较麻烦了。

以上相关资料出自www.sina .com.cn上相关链接 《中国青年报》、《中华工商时报》以及新加坡《联合早报》。

问题是:在经济转轨中形成的中国中产阶级(官方定义为“中产阶层”)与西方典型意义上的中产阶级的似与不似,缘由何在?中国中产阶层在中国经济转轨中的角色定位以及这一阶层的扩大对制度创新的意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5-9-9 01:10:00
中产阶级
对很多年轻人来说是个瑰丽的梦想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9-9 13:03:00
本报北京9月1日电(记者李松涛)中国中产阶层在社会中所占的比例为11.9%,近日,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推出的《中国中产阶层调查》公布了这一数据。该课题组是依据以下标准得出中国中产阶层占11.9%这一结论的:经济上月收入5000元;职业为事业单位管理人员或技术专业人员、党政机关公务员、企业技术人员、经理人员、私营企业主;接受过大学本科及以上教育。此前,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张宛丽,从知识资本及职业声望资本、工作及劳动方式、就业能力、职业权力、收入及财富水平、消费及生活方式和社会影响力7个层面综合考量,认为目前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后期至今,已经初步形成了一个类似西方的中间阶层,即中产阶层,大致占我国目前就业人口的13%~15%。“

《中国中产阶层调查》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有85.5%的城市居民认为自己是中产阶层,其中,自认为属于中上层的占14%,自认为属于中中层的占43.1%,自认为属于中下层的占28.4%。该书作者之一,南京大学社会学博士生沈晖认为,这个数据说明当前我国的“中层意识”占据了社会主流,然而,该调查也显示认为自己属于“中中层”和“中下层”的共占68.6%,“人们的自我阶层认同有向下倾斜的趋势。”沈晖认为,“自我阶层认同向下倾斜”是人们在生活中体验到两极分化差异时的一种反映,有可能构成社会冲突的隐患。

<!--NEWSZW_HZH_BEGIN-->美国的中产阶层中没有大官,但其中不乏小官吏(说好听点是“公务员”),在企业中大多担任中层管理职位。中产阶层中不乏“专业人士”,也就是有一技之长的人,比如医生、律师和会计师,现在又加上计算机技术人员。专业人士很少闹事,而且按美国的法律规定,专业人员不准闹事。在美国,专业人士不得组织工会。该法律背后的理念是,专业人士不同于普通工人,专业人士有技能、有能力自己保护自己,无需团结起来聚众闹事。一个流行的理论是,中产阶级是社会的稳定器。中产阶级越庞大,社会就越稳定。因为中产阶级渴望保持稳定,不希望激进的变革。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组首席科学家牛文元提出判断一个国家是否形成足够大的中产阶层的五条标准,其中第四条是基尼系数是否控制并保持在0.25至0.30之间。基尼系数表示一个社会的财富分配状况。中国目前的基尼系数,据官方的数据,也已高达0.4(最新数据时0.48左右),这意味着收入差距已经比较大。换句话说,从财富分配的角度来看,我国目前的社会结构仍然是金字塔型,而非理想中的橄榄球型;也就是说:中产阶级的数量仍然相当的小。

在西方,“中产阶级”不仅仅是一个经济收入方面的概念;同时,它还是一个政治上的概念,即代表社会主流价值观念的阶层。一个社会之中健康的价值观念对于社会的发展与稳定虽然是无形的,但却是至关重要的。封建社会里,中产阶层的前身是中、小地主。在中国封建社会中,中、小地主主要是靠科举往上爬。能够爬上去的是少数,但这不要紧,只要有人爬上去就行,其他人就看到了希望的曙光,不惜铤而走险。而穷人的暴动如果没有知识精英为其导航,那只能是必败无疑。如果豪门地主过于横征暴敛,中、小地主看不见希望的启明星,那他们也会委身于“盗匪”。君不见,古代农民起义的胜利从来都是贫下中农与中、小地主的结合。而太平天国失败的主要原因就是太平天国的新贵们立足未稳,就匆匆忙忙地排斥中、小地主。今天西方国家的中产阶层已经积聚了不少财产,当然不会揭竿而起,但他们手中有不少选票,作为一个群体有很大的活动能力。权贵们如果对他们逼得太狠,那自己也就比较麻烦了。

以上相关资料出自www.sina .com.cn上相关链接 《中国青年报》、《中华工商时报》以及新加坡《联合早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9-9 13:03:00
刚才的字太难看了,俺改了改呵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9-10 13:46:00

没人响应,我只好继续坐沙发了

杨晓凯认为中产阶级是民主社会的中坚力量,他们独立而又具经济实力,一方面有力量和政府讨价还价,另一方面又是温和的革新者,台湾是中产阶级推动民主社会建设的正面例子,而大陆的民主政治却缺乏这样一个独立的中产阶级的支撑,民主往往成为“人民”改朝换代的幌子。

现代的激进主义是种中产阶级现象,而中产阶级的激进主义与农民和无产阶级的激进主义是性质很不同的。中产阶级的激进主义往往表现出互利性,其关心的重点是政体,而不是改朝换代和国体等等与损人利己的征服心有关的事。资产阶级与当权派的竞争更接近上层内行的竞争,而不像农民起义这类外行竞争。”(杨小凯: 历史的沉思和未来的选择)

Ps: 楼上的,你别只改改字啊,倒是说说你的看法呀!:)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9-12 11:12:00

中产阶级是当代知识分子的梦想!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