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区域经济学
1802 3
2009-02-14

根据克鲁格曼的新经济地理理论,随着运输成本的降低(市场一体化的增强)产业空间布局将先集聚后分散。

中国78年开始改革开放,那么我们暂且假定随着市场化改革,中国的市场一体化增强,那么中国的产业集聚度应该先升高后降低。

但是,本人用三种方法计算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产业集聚度,发现三种指数都是先降低后升高。

这种现象如何解释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9-2-14 10:52:00

自己顶一个

其中原因我也做了一些分析,查了一些讨论中国市场一体化的文章,其观点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认为市场化改革促进了市场一体化;一是认为市场化改革使地方自主化增强,各地区从自身利益出发,进而产生了地方保护和贸易壁垒等,所以市场化改革反而使得市场一体化减弱了。

那么后一种观点也许就能解释以上这种现象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2-14 10:52:00
不知道大家有何见解?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5-9 13:03:00

理论上讲好象应该是先集聚后分散,但依据统计数据回归分析结果的确难以得出这种结论。我记得有学者说中国分散阶段还没到来,也似乎是符合实际的。

有一跟你类似的疑惑就是,在做计量取数是,衡量市场化程度的指标问题,如政府对企业的支出比例也是增大的,可是不少人都把政府消费支出比例作为政府干预经济程度的重要指标,也就是市场化程度的逆指标。这样得出的结果难以接受的。

这一点你怎么看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