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管之家App
让优质教育人人可得
立即打开
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
论坛
›
金融投资论坛 六区
›
金融实务版
李剑阁三问股市 这问题不解决还会有股灾
楼主
ttxzg
661
1
收藏
2016-01-10
1月9日第二十届中国资本市场论坛在人民大学举行,朱镕基秘书、前证监会副主席、孙冶方经济科学基金会理事长李剑阁研究员进行了演讲。以下是演讲实录:
李剑阁:我现在就是一个问题百思不得其解,1月4日熔断两次,照道理导致熔断推出的原因应该说12月份的时候,市场参与者人人都知道的公开新闻。比如说数据不太乐观,比方说人民币有贬值趋势。比方说1月4日将有熔断趋势,1月8日有减持的大限。为什么这些所谓利空没有在12月份得到说明,而在1月4日直接下去?现在所有的报告都没有给出一个信服的回答。
第二个问题,我们的监管部门。去年6月份出现危机,那么为什么每次证监会在市场的逼迫下每天晚上都要出现新的政策调整,你事先在哪?为什么没想到?比方说1月8日的减持,为什么要熔断以后再出一个声明,如果12月份就说清楚了可能会有一个减持高潮到来,但是不要恐慌,有安排的。你应该事先知道,为什么监管部门在12月份没有动?投资者为什么要等到那天亏钱,早走一步就不亏钱,这个我不理解。
第三个问题我想问,既然在4天后宣布暂停熔断机制,说明在去年紧急状态下我们出台的一些监管措施,或者说出现的一些政策条款是仓促的,是粗糙的,所以这次证监会的公告承认了这一点,所以暂停熔断机制。我们想问的就是,到今天为止,是不是也有足够的时间总结一下我们去年出台的还有什么是粗糙的,将要发生的?这个问题我觉得至少应该回答。在危机当中出现这些问题,我们可以理解,但事后你总要等到市场逼到那个份儿上才能出来,才能看到。
我只想讲一点,现在我们有一个危机在爆发,虽然始终没有提到但是我认为是非常重要的危机,就是监管部门的人才危机。一个方面,我在下面想了四个字,不是很准确,但是还是有点能够表达——这就叫外流内耗,人才外流内耗。一方面你的监管,你的薪酬机制和其他各种各样的原因,包括一些体制内干部任职的条件,导致一些配偶、子女在国外的不能任职。
证监会前一段时间有一个大规模的离职潮,外流,人才不断外流。而外流的情况我觉得非常严重在哪呢?前不久我到东南沿海某一个省调研金融机构,我发现这些机构所拥有的人才条件,大大超过了证监会的素质。
所以,你如果是一批非一流的人才,不能说他是几流的人才,如果不是一流的人才,去监管一流的人才,这个市场能不能监管好?这我想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因为我看到在这些金融机构里头有许多是我们的政府流失的官员,有许多是海外华尔街回流的一些多年培养的一些精英人才。还有一些是在资本市场上已经从建立股票市场以来一直在里面摸爬滚打的本土专家,这些人的组合我看了非常地惊讶。我是感到我们监管机构的人才危机非常的严峻,这是一个方面——外流。
内耗,这个词和中国强调的内耗不太同,我说内耗不是在打架,是内部在损耗。如果晓求再加一个词的话,去年是中国监管机构被捕人数最多的一年,也是被捕级别最高的一年。这个情况应该引起高度的重视,这是为什么?多年一直讲,晓求也讲事前事中事后的监管应转为事中事后的监管,说白了不就是减少审批。
15年前我在证监会当副主席,这次抓的人很多都是我的老部下,我感觉到非常的痛心,很可惜。不能说他们十几年以前就是坏人,我认为十几年以前他们很优秀,非常优秀,也很勤奋。为什么十几年好人,至少当时我认为他是好人,现在就变成了一个正在接受司法调查的人?我认为这就是我们这个体制这种监管体制、审批体制导致的巨大的寻租机会,这对内部是一个损耗。所以,我个人觉得监管的人才危机和监管体制的改革,应该结合起来。
我下面就再简单再说一件具体的事情,怎么办?最近有一位学者提出证监会应该设立部门管理,来加强人才方面,我个人认为是非常危险的建议,两个案例证明。第一,我在证监会工作的时候就想利用社会力量来制约证监会,建立了上司委员会,聘请了很多社会贤达来参与我们的审批。但是事实上后来市场对这个制度安排意见很大,因为你请的人越多相当于一个专家组,就导致贿赂成本越来越高。看起来你没有一个好的监管体制,不取消目前这种过度的审批,你用什么办法?好人不一定都在社会上,好人也不一定都在证监会,哪都有可能有坏人。
第二个,我只简单说第二个案例。就是去年我们组织了国家队的救市,说证监会没人,找社会人,现在有人提顾问团的问题有点类似,当时这些人被光荣地选入国家队的时候非常高兴。当时其中有一个公司没有入选非常失落,有一个公司被光荣的入选非常骄傲,但是现在被入选的郁闷,一个是产生了巨大的帐面亏损,没有被入选的证券公司非常高兴,因为他避免了巨大的亏损。
所以我觉得,要解决证监会的人才危机,用顾问团的办法不是一个好办法,还得要从证监会内部的机制,包括干部政策等等等等,今天不展开了。
我觉得如果监管部门的人才危机不解决,中国股市的危机还会一波一波的到来。谢谢。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沙发
lwell20
2016-1-10 14:04:58
一流的人才不可能在监管机构,就像一流人才不可能在高等学校一样,否则社会得倒退。
[em45][em45]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中国股市暴跌相当于美国80年代股灾
《价格量子跃迁理论(图解)》--精确预测股灾
李剑阁:直面反思 改革27年我们到底想学什么?
请大家来说说“李剑阁”
续前文
李剑阁谈为何债市不发达:周小川说没必要 如果违约受不了
【新国九条解读五】向威达:监管核心是保护投资者 监管部门需提高水平
李剑阁:监管部门人才危机不解决 股市危机还会到来
李剑阁分析2015年股灾的原因
【普华永道】-科创板开启中国资本市场的新时代
栏目导航
金融实务版
悬赏大厅
计量经济学与统计软件
新手入门区
休闲灌水
求助成功区
热门文章
你的SSCI发表焦虑,AI真的能懂吗?——一篇 ...
CDA数据分析脱产就业班于2025年08月02日开班 ...
CDA考试模拟题库:新增章节练习题(更新于1 ...
【AI Agent可靠性】 智能体Agent记忆系统: ...
全球数字经贸规则年度观察报告(2025年)
《以日为鉴》阅读分享
2025骑行配件出海研究报告
Modern Computer Algebra
河南话破圈:从“土味方言”到“潮流符号” ...
Matrix Algebra-James E·Gentle
推荐文章
AI狂潮席卷学术圈,不会编程也能打造专属智 ...
10月重磅来袭|《打造Coze/Dify专属学术智能 ...
最快1年拿证,学费不足5W!热门美国人工智能 ...
关于如何利用文献的若干建议
关于学术研究和论文发表的一些建议
关于科研中如何学习基础知识的一些建议 (一 ...
一个自编的经济学建模小案例 --写给授课本科 ...
AI智能体赋能教学改革: 全国AI教育教学应用 ...
2025中国AIoT产业全景图谱报告-406页
关于文献求助的一些建议
说点什么
分享
微信
QQ空间
QQ
微博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