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产业经济学
1549 1
2016-01-13
  当代中国文化产业发展主要得益于现代性力量的增长、科技力量的推动和和文化体制改革释放的市场空间。科技与文化、经济的互动构成了现代中国文明演进、创意文化产业发展的动力,文化和经济日益紧密结合,促进了当代中国资源共享性的文化产业集群的形成。
  来自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的金瑶在汉斯出版社《社会科学前沿》期刊上发表的文章中表面,当下,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形态依据形成要素与产业特征,大致可以分为高新技术导向型发展模式、文化艺术导向型发展模式及文化消费导向型发展模式等类别。由于不同的区位因素,东西部地区的文化产业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文化产业的发展模式不同。然而,产业政策对其产生的影响与作用却是相同的。鉴于文化制度对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性,加强公共文化管理创新,推动文化产业体制创新发展,是加强我国文化产业竞争力、融入世界性的文化产业发展潮流的必要步骤。
  文中描述了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走向。在我国,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已提升到了国家战略层面,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全局和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各国的产业实践已不断证明,文化体制作为制度的一种类型,其战略性的发展策略深刻而持久地影响着文化经济,决定着文化产业不同发展阶段的绩效。2011年,Stuant Cunningham对软创新(Soft Innovation)理论进行了系统分析,指出了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需要从创新、学识、政策等方面来推动,其中公共政策的影响较大。法律规则、组织形式、实施机制以及行为规范等机制的信息反馈推动者公共管理创新,与文化产业模式的发展是互动的。
  文化产业的战略性重组,是文化经济全球化的时代需求,应从宏观总体上把握文化创意产业的“历史性出场”。文化、信息、技术诸要素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社会结构,对中国社会各个方面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未来文化产业的发展趋势是全球化思维,区域化运作。对国内市场而言,完善文化产业集群和文化软实力发展的策略,需要ZF遵循文化产业空间布局的规律和特色,制定出卓有成效的发展规划,集中社会各业界、各阶层的力量进行宏观管理与调控。对于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的问题,近年来,ZF也在不断调整发展战略,更加注重区域协作,注重差异化和错位发展,体现了战略支撑对文化产业发展的作用。2015年,统筹实施的“四大板块”和“三个支撑带”战略组合,把“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和京津冀协同发展明确为“三个支撑带”,体现了区域协作发展的重要性,形成了国际化视野下的高层次区域开发战略。
  关于文化体制改革对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性,也得到了各方面的关注。20世纪,美国经济学家道格拉斯•C•诺斯认为制度及制度变迁决定着特定时期的经济绩效。因此,不断改革与完善文化体制,是增强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的途径,同时它也是中国文化“走出去”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中国文化产业融入世界文化链条,应在切实把握民族文化精华和内在价值的基础上,把本民族文化的精华加以提炼和输出,变成世界性的共同资源。完善文化产业服务体系,优化文化生产、传播体系,善文化产业服务体系,优化文化格局是文化生产全球化与资源配置国际化的步骤,也是为推动我国文化经济发展的必经过程。来源:尔湾文化/汉斯出版社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6-1-19 20:18:24
谢谢分享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