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式思维方式的优长与不足
1、发达的联想能力。基于中华民族极其丰富的经验、悠久的文化传承而形成庞杂繁复的感性认识和人生感悟,表现为别具特色的、发达的联想能力。这是优点也是不足,因为更易关注事物的外在联系、现象联系、偶然联系(或然联系)甚至某些“可能的联系”。中国式“谣传”的繁多和巨大影响力就是联想能力发达的表现。
2、深刻的洞察力。某些高明人士总是力求以其敏锐的直觉和丰富的经验来把捉事物“内在的联系”、甚至“本质的联系”、“必然的联系”,而其发现也常常“虽不中亦不远矣”。
3、逻辑严谨性不足。由于在传统文化中缺乏系统的逻辑学研究、进而在求知生涯中缺乏系统的逻辑训练,以致中国人感性认知和感悟多而知性和理性少,长于思维和情绪引领而拙于严谨的、系统的理论论证。
4、实证性研究缺乏。长期止步于感性认知、感悟现象及其或然性、“可能性”,而不求将之逻辑化、数字化、系统化;满足于经验与洞察,而不思进行分门别类的实证研究、科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