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跨学科讨论区 哲学与心理学版
3367 6
2016-01-13

中式思维方式的优长与不足

1、发达的联想能力。基于中华民族极其丰富的经验、悠久的文化传承而形成庞杂繁复的感性认识和人生感悟,表现为别具特色的、发达的联想能力。这是优点也是不足,因为更易关注事物的外在联系、现象联系、偶然联系(或然联系)甚至某些“可能的联系”。中国式“谣传”的繁多和巨大影响力就是联想能力发达的表现。

2、深刻的洞察力。某些高明人士总是力求以其敏锐的直觉和丰富的经验来把捉事物“内在的联系”、甚至“本质的联系”、“必然的联系”,而其发现也常常“虽不中亦不远矣”。

3、逻辑严谨性不足。由于在传统文化中缺乏系统的逻辑学研究、进而在求知生涯中缺乏系统的逻辑训练,以致中国人感性认知和感悟多而知性和理性少,长于思维和情绪引领而拙于严谨的、系统的理论论证。

4、实证性研究缺乏。长期止步于感性认知、感悟现象及其或然性、“可能性”,而不求将之逻辑化、数字化、系统化;满足于经验与洞察,而不思进行分门别类的实证研究、科学研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6-1-13 16:34:4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1-13 16:35:2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1-13 17:08:27
水浪 发表于 2016-1-13 16:35
中国文字的直觉和西方文字的理性
与文字有关吗?还望阁下进一步说明。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1-17 11:04:3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1-17 13:50:23
对于学者,还有一个缺点,写东西力求简要,做文字文章可以这样,但是,做数理逻辑就不行了,因为逻辑要细化才能出彩,才能发现新天地。并且,简约的表述,别人看不懂,影响知识的传播。中国的教科书没有国外同行注重细节,让人看不懂。

这是几千年进化的一个结果,八股文写多了,适应八股文简约分格,思维也固化了。

国外的中国学者,数学水平很高,可以做到系主任的水平,可是写出的教材,不被认同,钟开莱在美国,写教材,力求简单,甚至还与别人较劲,看谁的写得简要,用简单表述清楚就是高水平,结果,这种思路错了。因为数学教材一定要写细,写多。才能写出名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