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休闲灌水
563 4
2016-01-15

前面您谈到的都是长生术的理论,神仙家为达到长生不死目标采取的“技术手段”有哪些呢?

王家葵:方法多多,概括起来,不外三端:服食、房中、导引。

先对后两家简单一说。房中是通过性活动成仙,讲究的是“动而不泄”,后来发展到“还精补脑”。这与后面要说到的春药、催情剂等有一定的联系,也与“以人补人”有一定的理论渊源。导引则是肢体运动,类似于“广播体操”;如果增加“行气”,以意念指导真气在体内循行,就是“内丹”的滥觞了。

回到服食,服食起源于“不死之药”的传说,《山海经·海内西经》说:“开明东有巫彭、巫抵、巫阳、巫履、巫凡、巫相……皆操不死之药以距之。”最早的“不死药”掌握在居住于虚无缥缈间的神仙之手,《史记·封禅书》谓蓬莱、方丈、瀛洲三神山“诸仙人及不死之药皆在焉”。但随着徐巿、卢生、候公等觅药失败,求药由仙界转向了凡间。

服食也有派别,都说自己的最有效,内部竞争很是激烈。大致分两大类吧,天然物与人工制成品。服食天然物的历史应该更加久远,当然是一些难得之品,细分又有两支派。一支以金玉丹砂诸矿物为至宝,姑称为“金石派”,另一支则看重芝草、巨胜诸植物,可称为“草木派”。安期生食枣大如瓜,就是后一流派。暂不论这两支派孰先孰后,就影响而论,金石派远胜草木派。

《黄帝九鼎神丹经诀》说:“且草木药埋之即朽,煮之即烂,烧之即焦,不能自生,焉能生人。”最早的金石派以服食黄金、云母、丹砂等天然矿物为主,其理论基础如《抱朴子内篇·仙药》引《玉经》云:“服金者寿如金,服玉者寿如玉。”《周易参同契》也说:“金性不败朽,故为万物宝,术士服食之,寿命得长久。”——对,就是交感巫术的思维模式——《列仙传》中服矿物而致神仙的人,有赤松子服水玉,方回炼食云母,任光善饵丹砂等等。但可以想见,金石之物多具毒性,过量或可致死,这与长生久视的目标显然背道而驰,所以,金石派方士很快由采服天然矿物,改为炼制后饵服,这正是后世丹鼎道派的权舆。

与导引行气不能成仙一样,服食最终也无缘仙界,迷信如汉武帝,晚年也承认“向时愚惑,为方士所欺,天下岂有仙人,尽妖妄耳。节食服药,差可少病而已”。《神农本草经》其实是神仙方士的“服食指南”。

人工制成品较为后起,其主流便是我们通常说的“炼丹术”。炼丹术也有演进过程,早期似乎还是炼金,只是按照李少君的说法:“祠灶则致物,致物而丹砂可化为黄金,黄金成以为饮食器则益寿,益寿而海中蓬莱仙者可见,见之以封禅则不死。黄帝是也。”另一种则抛弃黄金、白银(即黄白)的追求,在丹砂、水银、铅丹中寻求变化。

服丹从汉代以来,不绝如缕。有科技上的积极意义,但执迷不悟者大有人在。

您说起服丹,让我想到魏晋名士爱服用的寒食散或者说五石散。它具体指的是什么?

王家葵:晚近最早对五石散发生兴趣的是文学家和文献学家:鲁迅和余嘉锡。前者利用他在日本受到的医学训练,作了历史文化上的阐释;后者利用文献学功夫进行了文献考辨。化学家对这个问题也给予了足够的重视,比如王奎克先生就写过《五石散新考》(收入赵匡华主编《中国古代化学史研究》)。但医学家,尤其是药理学家对这件事关心不够,还有很多未解之谜。

五石散的来历,余嘉锡考证得很清楚,主要是由张仲景之“侯氏黑散”和“紫石寒食散”合二为一,成为《千金翼方》的“五石更生散”,也就是通常说的“寒食散”。

“五石更生散”里面有五种金石药,即紫石英、白石英、赤石脂、钟乳、石硫黄,再加上一些植物动物药,可这个处方里并没有什么毒性剧烈的药物。

王奎克先生结合文献、化学、毒理,破解了这个谜团。他发现,孙思邈所记录的五石散,其实是篡改过的。由“侯氏黑散”和“紫石寒食散”合并加减而来的“五石更生散”使用的五种金石药其实是紫石英、白石英、赤石脂、钟乳与礜石,孙思邈著录的时候,以“石硫黄”取代了“礜石”。这不仅是文献学功夫,结合砷中毒的毒理学表现,也是能够成立的。可以这样说,鲁迅、余嘉锡两位没有解决的问题,被王先生彻底地解决了,这是值得大力表扬的。

《千金翼方》记录处方有误的五石更生散,更可能是孙思邈有意为之。《千金要方·解五石毒第三》说:“余自有识性以来,亲见朝野仕人遭者不一,所以宁食野葛,不服五石,明其有大大猛毒,不可不慎也。有识者遇此方即须焚之,勿久留也。今但录主对以防先服者,其方已从烟灭,不复须存,为含生害也。”由此可见孙思邈对五石散之深恶痛绝,又怎会在书中显明地记录原方呢?

类似的出于“善良愿望”篡改文献,我还见过一例。《养性延命录·教诫篇第一》引《神农经》说:“食石者肥泽不老”,陶弘景注释:“谓炼五石也。”以上文字出自正统《道藏》本之《雲笈七籖》,可在《四库全书》本的《雲笈七籖》中,这句陶弘景注释被篡改为“谓炼五英也”。五英指的是五色石英,一下子就绕开了与五石散的瓜葛。由此看来,为了保护读书人不受五石散的诱惑,四库馆臣真可谓煞费苦心。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6-1-15 23:49:09
2010517155lpq 发表于 2016-1-15 23:27
前面您谈到的都是长生术的理论,神仙家为达到长生不死目标采取的“技术手段”有哪些呢?王家葵:方法多多, ...
文学中的用药还得考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1-16 00:08:09
借版主的这个议题,批驳某些人的言论。现在有不少人认为中医不是科学,真是岂有此理!中医在中国好几千年了,突然之间不是科学了。那个FZZ更是岂有此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1-16 10:49:56
hjtoh 发表于 2016-1-15 23:49
文学中的用药还得考究
{:0_248:}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1-16 11:23:28
葛洪的抱卜子让人看得累,快速翻了下就过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