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与人-21.9 追踪墨西哥湾沿岸“长丝”的来历源头
李开乐
摘要:现有的拉布拉多寒流在经过纽芬兰岛后紧贴岸边一直往南流。地球初期喷走了月球后,被拉裂而成的大西洋中涌流出来的粘性物质,也与寒流的流势一样顺流向南被逐渐拉长,一直漂移到佛罗里达半岛最南端,再向西拐弯漂进了墨西哥湾就成了目前样子。
无独有偶,在北美洲东岸的哈特勒斯角和卢考特角一带,也出现了相类似的奇特长岛(见彩图21.9-1)。在远离内陆的外海洋里,会突然现出了一条连续不断的很长的陆地屏障,如果不从探究其历史成因的角度去分析思考,相信是百思不得其解的。
其实,有着奇特长岛特征的地形,从纽约以东的沿岸早就已经明显出现了(见彩图21.9-2),然后沿着美国东海岸一直向南断断续续地来到了哈特勒斯角,就出现了角状的大围湖。虽然从卢考特角再往南就逐渐难以重现相类似的长岛,但海岸的平滑形态都隐约显示出,它们也与墨西哥湾南岸的形成相似,是古地球的粘性长丝粘附到原海岸轻浮物的边缘上所形成的。到了佛罗里达半岛东岸,奇特长岛的形态又再度时隐时现。再到半岛南端,粘性物质就明显向西拐了个弯而漂移进了墨西哥湾了(见彩图21.9-3)。
从连续分析看来,粘性物质可能正是由于在太平洋喷走了月球之后,后助力拉裂了地球背后那尚未完全硬结的轻浮物而形成大西洋时从深处涌出来的内浆。在星球自转力学原理的作用下,引导这些粘性物质漂移的岩浆环流的流动走势,也正与现有的拉布拉多寒流完全一样,经过纽芬兰岛后,紧紧靠着岸边一直往南流。于是,粘性物质顺着岩浆环流被逐渐拉长,一直向南漂移到了佛罗里达半岛最南端,再向西拐弯漂进了墨西哥湾。
由此可以想象得到,当初的北美东岸和墨西哥湾周围应该已经是几乎硬化和定型了的轻浮物,地球表面岩浆则是尚能自由流动却温度已经不高的液体,而“长丝”的物质却由于是刚从被拉裂的大西洋深处流淌出来而浮在岩浆表面的热熔岩,所以其粘性和可塑性才那么大,能够顺着原来的轻浮物边界从北到南被拉长并绕了那么远。如果能有人去认真化验,判定出“长丝”的物质组成类似于地下岩浆而不同于其它陆地物质,那就更加说明上面的推理是可信的。
原古的整地球浆液环流与现代的海水寒流,在大西洋西北岸边的走势完全一样,这也正说明了星球自转力学原理从原古到现在一直都在起着作用,是宇宙间不变的原理。
彩图21.9-1: 北美洲东岸的奇特长岛卫星照片(取自谷歌网站地图)
彩图21.9-2: 纽约以东和以南海岸的卫星照片(取自谷歌网站地图)
彩图21.9-3: 佛罗里达半岛南侧的卫星照片(取自谷歌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