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学术资源/课程/会议/讲座 论文版
1314 0
2016-01-21
  从本质上讲,发表SCI论文是为了学术交流和获得同行认可,,而把饺子包好煮熟是为了充饥和欣赏美食。


  SCI论文拿到什么期刊去投就好比用什么锅去煮饺子。不同的的期刊发表后的影响因子各不相同,就好像同样的饺子在不同的锅里煮熟的速度又不一样。

  普通期刊、核心期刊、SCI收录、Nature、Science等等;铁锅、铜锅、高压锅、钢精锅等等。

  由于科技评价的异化,用期刊载体评价论文的学术水平,就像用煮饺子的锅去评价饺子味道的好和差。评职称的依据是SCI论文数量、他引数量、SCI影响因子等,就好比大家比赛吃饺子,吃30个饺子的人一定比吃20个饺子的人能胜出。但吃得多只能证明饭量大,不能证明所吃的饺子味道好,也不能证明身体更健康。

  为什么不考虑饺子是什么馅的?是素的还是荤的,羊肉、猪肉、海鲜,韭菜、白菜、鸡蛋?

  锅的精致只能说明花了更多的经费,浪费纳税人的钱更多,并不能证明饺子的味道更鲜美。

  锅只能把饺子煮熟,煮饺子的锅永远不可能改变饺子的馅。关心影响国家创新的实质吧,要重视饺子馅而不是锅!要重视的应该是论文的内容而不是期刊几何。

  国家主管部门应该关心的是科研管理制度和创新的文化环境建设,要重视科研成果的创新意义和应用价值,弱化学术评价中的功利色彩,从重视期刊论文的数量向重视科研成果的质量转变,从看重所发表SCI论文的期刊国别、影响因子和期刊等级向看重论文本身的创新性和社会价值转变。

  无论多贵重的锅都不可能把白菜馅饺子煮成海鲜馅,还是别妄想浪费国家更多的钱打造钢精锅了,精品期刊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转自莱博医学编译:www.labedit.com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