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数据科学与人工智能 数据分析与数据科学 SPSS论坛
6341 5
2009-02-20
请问一下在spss的factor analysis中,PC和PAF的算法上的区别,两种方法虽然在数据很多的时候逐渐趋同,但区别饿一直没有搞懂,很多书上都没有写清楚,有比较了解的大大讲解一下,万分感谢!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2-20 18:03:10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9-2-21 09:47:00
转轴与不转轴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2-21 10:57:00

就这么简单吗?

在适用性方面有没有什么不同

很多文章对这个方面的说法都模棱两可,含糊不清

我想知道更加详细的区别,如果有算法方面的介绍更好,TKS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2-21 20:31:00

principal components 和principal axis factor的区别主要是作特征值分析的对象不同,principal components使用的相关矩阵,而principal axis factor使用的叫约相关矩阵,具体来说,这两个矩阵的对角线是不同的,相关阵对角线元素都是1,而约相关矩阵是共同度hi2,由于hi2i2=1,通过估算σi可求共同度hi2,估算σi的办法有很多,一般书上都会介绍取相关矩阵的逆的对角线元素法。

从上面的介绍不难看出,principal components 可看作一种特殊的principal axis factor方法,即假设特殊因子方差σi为0的情况,所以理论上principal axis factor方法获得的结果更精确,principal axis factor有一种改进算法叫迭代principal axis factor方法,他通过不断迭代获得更准确的结果。但在实际使用中principal components 使用更多,原因时principal axis factor及迭代principal axis factor很多情况下求解时会出现共同度大于1的情况使求解失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5-21 17:19:03
bluemonsoonn 发表于 2009-2-21 20:31
但在实际使用中principal components 使用更多,原因时principal axis factor及迭代principal axis factor很多情况下求解时会出现共同度大于1的情况使求解失败。
很有用哦,多谢啦!正纠结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5-21 17:21:33
再问一下,如果运用principal axis factor时出现共同度大于1的情况,有没有什么解决方法呢?
仍然想用该方法的话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