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休闲灌水
1027 1
2016-01-27
  当前,多媒体教学已经成为了教学的主要手段。然而,心理学家却发现,多媒体教学的方式并不是越多越好,其可能会造成学生认知负荷超载,进而影响学习效果。
  认知负荷是指人在学习或任务完成过程中进行信息加工所耗费的认知资源的总量。多媒体学习中的认知负荷即学习者在依赖多媒体环境进行学习的过程中进行信息加工所耗费的认知资源。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学习者的认知负荷,是影响学习与教学效率的重要因素。贵州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安其梅等在汉斯出版社《心理学进展》期刊上,介绍了国内外关于多媒体教学中认知负荷的研究。
  认知负荷理论以资源有限理论和图式理论为理论基础。Paas和van Merrienboer提出,影响认知负荷的因素包括以下三种:1)任务环境特性:如任务的结构和时间压力、如噪音等因素。2)学习者主体特征:如学习者的先前知识等。3) 学习者与任务环境的相互作用:如动机或唤醒水平。根据影响认知负荷的三个基本因素,认知负荷划可分为内在认知负荷、外在认知负荷和关联认知负荷三种。有效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是,降低外在、内在认知负荷,增加有效认知负荷。关于影响多媒体学习的因素,国内研究者认为有三种,即学习者特征因素、多媒体表征方式、教学设计因素。
  在任何学习和问题解决活动中,当个体加工某种信息所需要的认知资源超过个体具有的认知资源总量时,会造成认知负荷超载而影响学习效果。
  国内外研究者,在认知负荷理论和多媒体学习理论基础上,对多媒体学习中,影响认知负荷的因素以及理论本身,通过实证的探索研究,得到了一定研究成果。Mousavi等人的研究表明,在多媒体教学中,使用视听两种方式呈现几何样例,可降低学习者的认知负荷,比用视觉或听觉单独呈现的效果好。Willman等人利用双任务法,也证明仅以视觉方式呈现的学习材料的认知负荷比视听同时呈现高。Moreno R.&Mayer R.E.关于背景音乐的研究发现,对前知识水平较高的学生,背景音乐会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而对于低水平前知识的学生来说,背景音乐的作用恰好相反。相同的教学内容,低前知识水平的学生会产生较高的内部认知负荷,背景音乐也会增加相关认知负荷。但对于高水平的前知识学习者,背景音乐可以降低学习者内部认知负荷。Monica Macedo-Rouet&Jean Francois Rouet等人曾对超文本的效果进行研究,他们发现,低水平的学习者在利用超文本阅读辅助内容时,由于不断切换信息源,导致了较多的“注意力分散”,增加了认知负荷,从而阻止他们对学习材料的学习与理解。Plass等的研究发现,依据不同的课程采用不同的多媒体教学方式,对学习者的记忆和迁移成绩都有积极影响。
  国内学者也展开了相关研究。张大均等人,通过有无归纳策略和背景音乐作为增加多媒体学习相关认知负荷的方法,发现采用归纳策略会提高了相关认知负荷,减少了内在认知负荷,提高了迁移测验成绩,对记忆成绩没有影响。龚德英、刘电芝、张大均等人,考察了概述和音乐对认知负荷和多媒体学习的影响,结果表明:两因素无交互作用;概述组的认知负荷显著低于无概述组,迁移成绩显著高于无概述组,两组记忆成绩没有显著差异;有背景音乐组的记忆成绩显著低于无音乐组,两组认知负荷和迁移成绩没有显著差异。
  以上研究皆表明,多媒体教学的方式并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内容越丰富教学效果就越高。多媒体教学的方式很有可能让学习者的认知负荷超载。因此,多媒体教学方式应当依据学习者的水平、课程的内容等而定。来源:尔湾文化/汉斯出版社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6-1-27 16:38:4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