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运用外汇储备解决中国的经济问题?<br/><br/> 最近,温家宝总理在访问欧洲时提到,中国有近2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可以动用外汇储备刺激国内经济。紧接着,张维迎认为可以把外汇储备的一半发给全民,增加居民的财富。但左小蕾立即反驳,说会引起“货币贬值或通货膨胀”,理由是如果大家拿人民币来换美元,央行没有相应的美元,汇率会被冲垮,如1997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左小蕾的意见有两个问题,一是人民币并没有实行自由兑换,这是中国金融稳定的根本原因。二是左小蕾不能解释或论证大家一窝蜂地拿很多人民币换美元这件事必然会发生,纯粹是一种假想而已。我们认为,目前中国政治稳定,国力增强,生产力发展,物资丰富,人们有足够信心持有人民币,即使需要保留一部分外汇储备以应对可能发生的挤兑或其他紧急需要,但并不一定僵化地要求做到一比一的足额美元准备。张维迎的建议的大方向是对的,但在具体操作上还须斟酌。我们的观点是:以外汇储备作为增发人民币的基础,把增发的人民币直接平均分发给全体国民,其他的交给市场去解决。诺奖得主蒙代尔教授最近两次来华讲学,主张给全民发消费券。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也都在实施退税或直接发钱的政策。<br/><br/>一、为什么要把钱发给消费者?<br/> 中国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消费需求不振,这是因为广大人民群众的收入水平远远低于现实的生产力水平造成的。一切生产的目的,归根到底是为了消费。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尤其是要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要以人为本。没有消费需求,就不会有投资需求。没有相应的消费需求,任何投资都是浪费资源,都是瞎折腾。本来就已经是产能过剩,再加大投资,只会导致更大的产能过剩。没有消费基础的投资会导致资源配置无效率,导致市场失灵,会造成环境灾难,同时还会造成银行坏账,积聚金融风险。因此,比较合理的办法就是直接给广大群众发消费补贴,把钱直接发给城乡居民,老百姓想买什么,企业就生产什么,让企业按照消费者的需求来决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让市场机制来决定哪些行业该救、哪些行业不该救。只有这样做才能够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才符合科学发展观,同时也是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br/><br/>二、发多少钱合适?<br/> 对全民发放消费补贴,其目的是为了实现资源的充分就业,理论上应当以初次分配后的过剩产力的多少来决定。我们建议2009年每人发1000元,分两次发放。发多了,会导致通货膨胀;发少了,不能实现充分就业的目的,仍然有部分资源被闲置或浪费。具体的数量可以在实践中不断摸索,不断积累经验,不断修正。<br/><br/>三、钱从哪里来?<br/> 发放消费补贴的资金来源,可以来自于各级财政的盈余,也可以来自于全民所有制企业的利润,还可以直接来自中央银行。全民所有制企业对全体国民实施分红,是天经地义的事,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必然要求。<br/> 可能有些人会说我们没有钱,这应该等同于说我们没有相应的资源、人力和技术去生产老百姓需要的产品。但是,目前,我们不仅具备相应的生产力和资源,还有2万亿的外汇储备,在这样的情况下,就不应该天真幼稚地说我们没有钱。货币的价值在于相应的物质基础,在于我们能够生产出与之相对应的物品。是实际的生产给货币赋予了购买力,只要有过剩的生产力,就具备印钱的物质基础。目前生产过剩、需求不足,有雄厚的物质基础。因此我们具备印刷货币的各项条件,不能说我们没有钱——除非我们没有相应的物质基础。以过剩生产力为基础印刷货币,并使得这些生产力得到有效利用,不仅不会导致通货膨胀,还会使得真实产出增加。<br/> 如何利用巨额外汇储备刺激经济?我们的观点是拿这些外汇储备作为增发人民的保证金或准备金(而不是僵化地保持1比1的关系),再把这些人民币作为消费补贴直接发给全体国民,扩大消费。由于消费需求萎缩,市场上没有合适的投资机会,企业不愿贷款,银行不愿放款,货币乘数降低,实体经济领域出现了通货紧缩现象。在这样的情况下,由央行直接蒸发人民币,并把它用于对全民发消费补贴,这样做可以很快实现经济复苏,最简单、最直接、最有效率。<br/><br/>四、按人发钱可以持续吗?<br/> 有人认为,按人发钱是一次性的,只能治标不能治本。事实上,按人发钱不仅可以提高社会福利,促进消费、促进就业,同时也是给企业发利润。企业今年赚了钱,明年还要赚钱。因此,发钱的事情,每年都有条件做,每年都要做。市场并不缺乏资本,缺乏的是利润。如果我们能够为市场及时注入它渴求的利润,便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可以节约大量资金。<br/> 今天,我们已经具备长期持续小额度按人发钱的全部条件。今年发钱,吸收消化今年的过剩生产力,到了明年,过剩生产力照样存在,印钱的物质基础仍然存在。因此,按人发钱是可以持续的,是一项标本兼治的政策。<br/> 生产过剩严重阻碍着生产力的发展。用按人发钱的办法消除生产过剩,消除生产力发展的障碍,促进生产力继续向前发展,于是也就为发更多的钱创造了物质基础。<br/><br/>五、按人发钱的效果如何?<br/> 有些学者和媒体人士认为中国的边际消费倾向太低,发了钱或“消费券”,会把它存起来(或替代掉),对经济的刺激经济作用不大,有些人还举日本的例子来说明。<br/> 2007年,我国居民可支配收入占GDP的比例约为43%,平均消费倾向约为83%,这两项相乘约等于35%,这也就是居民消费占GDP的比例。我国的投资占GDP约为42%,这在全球都是罕见的,一般认为不应当超过GDP的30%。很显然,不是人民不消费,而是可支配收入太低——投资率太高。<br/> 根据我们的测算及参考同行的研究结果,我们认为目前中国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约70%。也就是说,如果全国每人发1000元,会在原来消费的基础上再增加消费约700元。<br/><br/>六、结束语<br/> 综上所述,我们的核心观点就是:把钱发给老百姓,其他的交给市场去解决。发钱给老百姓,既体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同时也是对市场的干预,符合凯恩斯主义的思想,而让市场决定生产什么及如何生产,符合自由主义的思想。<br/> 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我们的生产力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有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同时也拥有2万亿的外汇储备。到了今天,只需要找一个借口,把钞票印出来,再平均发给大家,经济就会自然而然好起来。应对这次全球性的经济危机,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方针,坚持科学发展观,要把重点放在人身上,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尽早实现增长方式的转变。<br/><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