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引用戚华建在2009-2-26 1:06:00的发言:张先生,你的“价格的定义是‘交换的比例’,是针对一对商品的交换而言的,因此不存在‘某商品的价格’这种说法”的——观点(定义),在我的“两次交换经济”中就不适用。也就是说,你的上述“2+2交换模型”如果作为“一个命题”的话,那么在我的“两次交换经济”中就不成立。
你真的是无可药救了.前面给你说了,你把多个2+2弄到一起了,你的两次交换经济,不就是两个2+2吗? 我的2+2当然是作为一个命题的___所有的交换都是2+2构成的.
两次交换经济
我们的财产(实物、智慧或体力)等第一次t1跟货币交换,即卖给货币,称为——第一次交换;再用货币在t2购买我们需要得财产(实物、智慧或体力)等,称为——第二次交换。所以,货币经济也称为——两次交换经济。
在两次交换经济中,任何财产(实物、智慧或体力)都必须首先t1与——货币——交换,所以,实际在两次交换经济中,任何交换双方都是一对一的交换,即一方是财产(实物、智慧或体力),另一方是货币。
比如,我们用购买电脑来举例说明。出卖电脑方A把电脑标价为5000元,购买者B拿货币购买,这时,电脑的价格对应的是“2+2”呢,还是“1+1”?显然,这时电脑的价格对应的是“1+1”,即买卖双方都对应(讨价还价)于电脑的P=RSC(5000元价格),而不是对应(讨价还价)B手上的货币是什么价格。
你还是没有懂得什么是2+2,我就再再再次重复一遍:两个人交换两种物,第一个2指两个交换者,第二个2指两种商品物.2+2不是表达价格的.怎么还能有电脑的价格是1+1这种问题?
至于B的手上的货币是用什么东西交换而来的及在什么时候跟谁交换,这是B的t1问题,B现在卖电脑是在t2。显然,现在卖电脑的A对B的t1交换是没有任何兴趣的。
所以,“2+2”模型在两次交换经济中,不成立;再,价格是“交换的比例”这个定义,在两次交换经济中,也不适用。因为一方是——财产(实物、智慧或体力),而另一方是——货币,两者无法比较“交换的比例”,——比如按你说的货币是“无偿发钱”,那么“无偿发钱”的钱的价值是0,那么财产(实物、智慧或体力)与0价值货币的——交换的比例——就是0,价格=0,这显然是荒谬的。
这个问题前面已经悉数过了:T1时是2+2——买电脑的人和卖电脑的人+电脑和货币;T2时又是一个2+2——用货币买东西的人和卖东西的人+货币和要买的东西。我已经告诉你,2+2就是和第三方无关,第二个2+2当然不关卖电脑的人的事情
=======================
张先生,我重新让你看一下我说你的价格的定义“价格是交换的比例”是在“两次交换经济”中不适用。你把货币“汇率”表给我没有用。“汇率”是货币与货币交换的比率,不是价格。并且,货币与货币交换也不是“两次交换”,你为什么理解概念的能力这么不不济事。货币与货币交换,跟牛肉与大米交换一样,可以把双方的价格看成是一方是另一方的价格,就是说,设张三用大米交换李四牛肉,那么牛肉的量就是张三大米量的价格,反之对李四也一样。
汇率不是价格?物物交换没有价格问题?你不是在搞笑吧?你这种价格只是针对用币购物的想法太幼稚了点儿吧?我的2+2说法是针对一切交换形式的——以币购物//物物交换//币币交换(汇市)//证券交易(准货币与货币)等等。即使你只研究以币购物这种形式的,它不也是2+2吗——一个买家一个卖家+一种商品与货币?
即使在“一次交换”中,即货币与货币交换和货物与货物交换中,你的价格定义也是不——成立的。你的价格定义是“价格是交换的比例”,那么就是按照美元与人民币的交换比例求
1:6.8377=0.146
就是说,美元与人民币的交换比例是0.146.0.146既不是美元价格,也不是人民币价格,而是一个交换比例,就是1元人民币可以交换0.146美元,2元人民币就可以交换0.292美元......我问你,你的价格定义“价格是交换的比例”成立吗!
你愚到这种地步?说“一元钱几斤菜”和“一斤采多少钱”有什么区别?不就是互为倒数,不就是一个问题的不同表达方法吗?你用P表示第一种问法,则第二种表述就是1/P嘛。
你把分子分母颠倒一下不就可以了:0.146不就是人民币与美圆的交换比例吗?一个人民币换0.146个美圆嘛。
再,即使是以物易物的交换,它们的“价格”也不是“交换的比例”,我问你,牛肉与大米的交换的比例是什么,你就是神仙,我看你也是算不出来的。
如果你用1斤牛肉和2升大米交换,交换的比例就是1:2嘛,价格可以表示为1:2=0.5(斤/升),一升大米换半斤牛肉嘛。或者反过来说交换比例是2:1,即2升大米换1斤牛肉,即价格为2:1=2(升/斤)。马克思在《资本论》当中指出:交易者进入市场,最关心的问题就是交换的比例即两种商品以什么样的比例进行交换。你的神仙连按照何种比例交换都算不出来,还能去交易?
为什么你不仔细想一想,价格定义成
P=G/N (交换的比例)
我前面已经针对你的电脑交易案例说过了,再重复一次:第一这是一个标准的2+2交易——两个人+两种交易物;第二,电脑1台,货币5000元,交易比例是5000元:1台,所以P=5000:1=5000(元/台)如果你买2台就付1万,买4台就付2万,因为交换比例也就是价格是5000:1即价格是5000(元/台)。
你看看价格的单位,还不知道它就是一个比例形态?
肯定是不对的。经济学不是信口开河的学科,它至少要经得起计算;“价格”不管在理论中怎样玄而又玄,但在现实买卖中却是实实在在的明摆着的,电脑5000元就是5000元,少1分钱,营业员就没有权力卖。什么商品都是有成本的,你把价格中最主要的因素——成本——漏掉,可见你的经济学水平离开现实是多么地遥远。
每一方的报价都包含者自己的成本考虑,但是和对方无关。我的经济学水平远不是你现在的水平能够评价的。
我知道,想说服你是不可能的,因为你研究学术已经进入了“随心所欲”的境界,在你眼里,已经不存在“对与错”,反正今天的经济学谁也搞不清,根本不要说这些学生们,只要尽量把它讲得“玄乎”,就是有水平。
对,低水平不可能懂得高水平,更不可能说服高水平,因为他根本就不懂,说不到点子上。
张先生,你究竟知不知道什么是——交换比例?
两种商品成交数量的比值——再重复一次:一台电脑和5000元货币成交,交换比例是5000元:1台,即价格是P=5000:1=5000(元/台)
增加一个案例——一个大妈2元钱买2把青菜,这是2+2交易:卖菜的与大妈+青菜与货币;交换的比例是2元:2把
也就是价格是P=2:2=1(元/把)
——累啊,最后只有向自己默哀3分钟。
永远默哀吧。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2-26 9:20:42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