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各国各地都在不断加大第三产业投入力度的时候,总感觉不太对劲,当时就这样判断,就是未来还将是以农业、工业这两大产业为主的时代。金融作为前两大产业的辅助,对前两大产业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但是仅仅是辅助,许多国家就主次不分地夸大金融业的力量,过分的去挖掘金融业所谓的潜力这样就无疑会暴露金融业作为一种非实体经济的缺陷,就是很容易被炒出现泡沫,而且一旦泡沫崩溃,将给人们留下一片空白...不像农业、工业,即使崩溃,还能留下土地、厂房和技术,换个方式经营就仍然能维持生存。
美国也许就是犯这样一种错误,过分发展金融业,给政府、公民、企业甚至是自己都造成一种丰满的假象,以至于使更多人想从中捞点“油水”,就这样越哄越大,然后人们就开始“失去理性”的“追逐”,最后崩溃,那时候发现自己通过各种渠道拿到的贷款,得到的竟然只是一堆废纸。企业也会犹豫过分的“失去理性”拿到了一堆废纸加上一张“破产保护”。还没影响到实体经济的时候,雷曼倒塌了,美银也被迫国有了;影响到实体经济的时候,通用、克莱斯勒等老牌公司开始缩水了,各企业掀起了一阵裁人的“流行风”,整到最后害的还是自己...
所以,我认为一直被寄予厚望的第三产业由于其自身的缺陷性根本无法与前两大产业形成“三足鼎立之势”,前段时间曾经代表我们学校参加过“大学生创业网”的一个研讨会,中国钢铁网的CEO说过他们是中国钢铁网络贸易的龙头老大,占钢铁网上贸易的百分之五。表面上看从做钢铁的300多家网站中拿到第一名真的很不错了!但背后确是目前中国网络事业过分火热的一个诟病,仅仅一钢铁贸易就300多家个个自称专业的网站在做,何况中国有那么多种商品...中国真的需要那么多的网站去做这些事情吗?在中国股市、期货、基金及网络等产业迅速发展的时候,绝对不能忘了,这些东西是需要适可而止的,脚踏实地的发展符合人们需要的食品、机械、纺织、基础设施、生态保护等产业才是真正中国人民要做的,在这个基础上,再更好利用第三产业这样一个强大的武器帮助自己的企业更好更快发展还昏头昏脑的去做贷款投资,义无反顾的拿钱去砸房地产、股票、期货等,可能会得到高风险下的高回报,一旦这种“昏头昏脑”、“义无反顾”由量变到质变,中国会不会重蹈美国的覆辙?
大家在一门心思的想办法度过这个经济寒冬的时候,也应该想想如何避免“寒冬”的再次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