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新商科论坛 四区(原工商管理论坛) 商学院 组织管理与领导力
3026 14
2016-02-01

有户人家有两个儿子。

当兄弟俩长大以后,他们的父亲把他们叫到面前说:“你们都已经长大了,应该出去做点事情。在群山深处有绝世美玉,我让你们去寻找它,找不到就不要回来。”遵照父亲的意思,两兄弟次日就离家出发去了山中。

大哥是一个注重实际不好高骛远的人。有时候,发现的是一块有残缺的玉,或者是一块成色一般的玉,甚至一些奇异的石头,但他都会把它们装进自己随身携带的包里。

过了几年,到了他和弟弟约定的回家的时间。此时他的包已经装得很满了,虽然这些玉不是父亲所说的绝世美玉,但成色不等、造型各异的众多玉石,在他看来也可以令父亲满意了。

后来弟弟来了,两手空空一无所得。弟弟说:“你捡到的这些东西,不是父亲要我们找的绝世珍品,而只不过是一些普通的玉石,拿回去也不会让父亲满意的。我不会回去的,因为我还没有找到父亲说的那块玉。我还会继续寻找,决不放弃。”
    哥哥带着他的那些东西回到了家中。

父亲说,你可以开一个玉石馆或一个奇石馆,只要将那些玉石稍微加工一下,都是稀世之品,那些奇石也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几年以后,哥哥的玉石馆已经非常有名了,在他寻找的玉石中,有一块经过加工成为不可多得的美玉,被国王当做了传国玉玺,哥哥因此也有了倾城之富。

在哥哥回来的时候,他把弟弟探宝的经历告诉了父亲,父亲听完后说:“你弟弟不会回来了,他是一个不合格的探险家,他如果幸运,能在途中醒悟过来,明白至美是不存在的这个道理,是他福气。如果不能醒悟,便只能以付出一生为代价了。”

很多年以后,父亲得了重病,躺在床上,生命垂危。哥哥对父亲说要派人去寻找弟弟。父亲制止了他:“不要去找,如果经过了这么长的时间和挫折都不能醒悟,这样的人即便回来又能做成什么事情呢?世间没有绝对完美的玉,没有完善的人,没有绝对的事物,为追求这种东西而耗费生命的人,是多么愚蠢啊!”

寓意:

其实生活又何尝不是这样的呢,待人处事,追求万事万物,我们都不可能做到完美。

这个故事对于管理者,个人觉得需要从做事和用人两个方面有效处置。

对于管理者,应该正确对待工作中所追求的东西,应该明白“至善”和“止善”的区别。

所谓至善,就是最高境界的好,就是完善的解决,全面的提升。至善是追求的最高境界,也是完美的境界。

但是现实生活往往不那么尽如人意。很多事情没办法全面解决,或者至少暂时没有办法全面彻底的解决,只能局部的、暂时的解决。这种局部解决带来的好处就是“止善”。止善不是百分百的善,不是百分百的解决。

一般因条件或时机所限,解决问题往往经时较长或当前无法有效解决仅能有限的解决,这就需要管理者应该止于“至善”。

另外,对于管理者,也需要正确的对待工作中下属的所谓的缺陷和不足,不要苛求至善,做到止善,也就是不要追求过度的完美,要看大方向,要宽容的对待。

对于管理者,用人是也应如此,俗语“人无完人”,没有所谓的“完人”。用人应该学习唐太宗的“用人如器”和“取士当今”。

用人才就如同使用器皿一样,不是要全才全用,而是专才专用。不指望茶壶有铁锅的特长,也不指望铁锅有茶壶的作用。任何一个器皿都不是全能全才的,每个器皿都有其用处与长处。

“取士当今”是李世民用人的第二个策略。用人不一定要找传奇人物,如诸葛亮、刘基、张良、韩信等绝世高人。首先今天不可能出现古人。每个时代都不可能复制前代的英雄,所谓的时势造英雄,每个时代都有英雄。其次,不能拿成名英雄的标准来选择新人。英雄是经过成长,经过千锤百炼的,需要用好和培养好眼前人、身边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6-2-1 12:55:30
先抢个精彩沙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2-1 12:56:30
哥哥,这个发重了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2-1 13:01:24
之前故事有发,在灌水那个版块。没有下面的寓意。寓意是我总结的。

多谢关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2-1 13:02:30
同一个故事,每个人得出的结论或心得应该是不同的,毕竟每个人经验、阅历不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2-1 13:10:29
嗯,确实那个帖子里没有寓意。
不过,有点困惑:我们不是一直鼓励人们要坚持吗,但我们同时又鼓励人们学会变通。
弟弟一直追求极品绝世美玉,一路虽然艰辛,应该也有很多很多的人生体验,如果不从财富的角度和哥哥比较,弟弟在跳他父亲挖的这个大坑过程中,未尝不是一种人生选择。

当然从管理学角度看:领导者设定了一个目标,如果一个团队的执行者,觉得这个根本完不成,修改或者调整了目标,最终达到了让管理者满意的结果,这个是皆大欢喜,若没有成功,或者利弊各半,或者弊大于利,管理者肯定要惩罚这个执行者。另一个团队坚信这个目标可以达成,一直很努力,但到了deadline,还没完成,领导者会惩罚这个团队吗?这个团队的成员会不会觉得是一次《集结号》?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