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408 2
2009-02-23
谭新木

一个100多人的中国采购团,腰中揣满银子,不远万里前往欧罗巴,慷慨解囊,四处撒钱,这是一种什麽样的精神?

这并不是一种完全大公无私的国际主义精神,而是一种救人也救己的实用主义精神,是使中国避免重蹈大萧条时期美国所犯错误的明智政策。

中国商务部宣布,爲了落实温家宝总理2月初访问欧洲时所做的承诺,商务部组织的中国企业赴欧采购团将于下周出发,前往德国、瑞士、西班牙和英国,采购欧洲技术、设备和有关服务。据报道,采购规模将超过150亿美元。

对派采购团到国外采购这种政治意义大于商业意义的手段,中国政府运用得已是娴熟自如。以前,中国采购团多是飞往美利坚,或安抚华盛顿对于双边贸易失衡的抱怨,或为中美领导人互访营造喜庆气氛。采购团用大把的美元,从美国手中换取飞机、大豆、小麦或者电信设备。

这次,中国在全球经济都不景气的情况下仍然派出采购团,而且不去美国,只去欧洲,非常耐人寻味。此举表明,第一,中国多年累积的外汇储备虽然广遭诟病,但现在终于成了中国实力的象征,无怪乎各国对中国官员有关外汇储备动向的任何暗示都极为敏感。第二,中国可趁机表示对华盛顿实行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的不满。奥巴马刺激计划中的“购买美国货”条款将影响中国的钢铁企业。北京发出的信号是,好吧,中国不会实行“购买中国货”政策,但也不买美国货,而去买欧洲货。

第三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中国希望通过此举来尽量维护世界贸易环境,避免或者延缓它的恶化,以保护贸易来对抗贸易保护主义。对于中国这个贸易顺差大国,贸易环境的恶化所造成的损失比贸易逆差国遭受的损失要大得多。

在这方面,大萧条时期的美国就是前车之鉴。在大萧条之前,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贸易顺差国。爲了摆脱经济萧条,美国选择了贸易保护主义,国会在1930年通过了臭名昭著的《斯穆特-霍利关税法》,对几乎所有进口产品征收极高的关税。这项法案使世界贸易陷入停滞,结果是不仅把其它国家拖入衰退,而且极大地延缓了美国自己走出萧条的步伐。

现在,欧洲深陷危机难以自拔。最近公布的数据显示,欧元区去年第四季度GDP下降5.9%,陷入30年来的最低迷局面,下滑程度超过美国。英国2月份工业产出指数从1月份的-43降至-44,处于28年低点。中国的采购对于欧洲的企业来说就是及时雨。

中国从欧洲进口先进的环保技术和设备,不仅有利于中国经济结构调整,也有利于减轻欧洲自由贸易支持者所面临的压力,使中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欧盟继续向中国开放市场。这钱,花得值。


(本文作者谭新木是《华尔街日报》中文网专栏撰稿人。文中所述仅代表他个人观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9-2-24 16:47:00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2-24 19:25:00
tks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