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
2008年12月的经济数据先后出炉,虽然4季度的GDP低的让人心寒,不过一些指标出现止跌的现象还是让人欣喜,特别是货币指标放大让人振奋。于是乎很多经济学家特别是外资投行甚至放言,中国经济最坏的时候已经过去,中国经济触底回升,将呈现V型反转,我们却没有这样的乐观,毕竟一两个月的指标尚不能说明问题。
注:消费者信心指数为2008.12数据,固定资产投资1月份不公布数据
1月主要指标摘要:
采购经理指数(PMI)45.3%,已经连续第二个月回升,但仍低于50的警戒水平;
航运指数(BDI)1070,回升迹象明显,消化存货后,原材料需求有所恢复,2月10日数据已经快速回升到2000左右;
广义货币供应量(M2)49.61万亿元,增速为18.79%,较去年同期增长0.97%,动力来自集中放贷;
利率,28天正回购利率0.9%,已经稳定45天,近期没有降息前兆,且央行利率调整空间极为有限;
消费者信心指数87.3,仍处于下降通道;
工业品出厂价格(PPI)-3.3%,系受大宗原料价格暴跌、企业去存货化及工业生产增加影响,不能认为同缩来临。
一、采购经理指数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2月4日发布报告显示,2009年1月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5.3%,比上月上升4.1个百分点,已连续两个月回升但仍低于50%,单一数据表明中国经济继续出现底部回升迹象。
同上月相比,12个指数中,只有产成品库存指数、从业人员指数下降,其余指数均明显上升,升幅多在3个百分点以上。其中,生产指数、新订单指数、采购量指数、进口指数、购进价格指数升势尤为明显,升幅超过6个百分点。需要指出的是新出口订单仅有33.7,虽然回升3个百分点,但回升乏力,表明出口衰退仍在继续。
对比指标--美国制造业指数。美国供应管理学会(ISM)公布,1月份制造业指数为35.6,较12月份回升2.7,市场此前预期为32。
来源: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
评论:制造业指数反弹应该在意料之中,快速的下降更多的源于情绪和恐慌,实体经济的需求下降没有金融市场反映的那样激烈,其跳水的深度过大使得反弹来的很早。
不过连续低于50还是说明需求的萎靡,反弹只是表象,能否走出低谷还要看实际需求,随着库存的消化和情绪的稳定,需求的拉动将使该指数呈现稳步上升的趋势,但能否超过50并保持住则要看中国4万亿投资的后续规划和世界经济走暖的时间。
二、航运指数
1月30日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BDI)1070,较一个月前上升300,反弹迹象明显,但仍处于2000点的盈亏平衡线下。
备注:2月10日指数已经逼近2000,基本达到盈亏平衡界限。
来源:中华航运网
评论:指数上升的趋势较好,速度也较快,但仍不能说明航运转暖,因为上升的主因是成本问题带来的停运增加使得供应下降。力拓、必拓必合等减产、原油暴跌等因素决定市场恢复需要时间。
三、货币供应
2009年1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49.61万亿元,同比增长18.79%,增幅比上年末高0.97个百分点;狭义货币供应量(M1)余额为16.52万亿元,同比增长6.68%,增幅比上年末低2.38个百分点;市场货币流通量(M0)余额为4.11万亿元,同比增长12.02%。
2009年1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62万亿元,同比多增8141亿元。分部门情况看:居民户贷款增加1214亿元;非金融性公司及其他部门贷款增加1.5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3404亿元,票据融资增加6239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5229亿元。
来源:人民银行
评论:
从货币供应量、贷款增速和结构看,货币供应量相对充裕,但是短期因素明显,特别是票据融资成为贷款的第一力量,令人担心,而与之对应的是M1增速下降,说明增量短期资金流向并非实体经济,如果是投向固定资产还好,如果是股市或期市等领域则需要高度关注。
同时我们认为贷款增速并非完全系4万亿投资效果,毕竟其投资项目资金需求需要一个过程,商业银行快速放贷的动力显然来自效益需要与对未来规模紧缩的担心,预计2-3月份贷款增速将有较大幅度下降。但如果传说中的《政府特别项目贷款管理办法》出台,也许将会有一个新的高峰,否则有可能在3月份地方债券获批后形成新的热点。
四、利率走势
人民银行于2月3日以利率招标方式进行了正回购操作,金额800亿,期限28天,中标利率0.9%。
来源:人民银行公开市场操作报告
评论:我们维持12月判断--近期央行回购及票据业务利率相对稳定,从其操作看近期没有降息倾向。央行2008.12.23日的降息行动应该是一个信号,即2009年央行将采用更加积极的货币政策保增长,但是由于利率已经接近历史最低位(仅高27个基点),同时考虑到中国高储蓄的背景及百姓需求,我们认为中国再次大幅降息(存款利率)不存在可能性,不能以国际上零利率进行比较。如果国际经济形势继续恶化,央行首先会以公开市场操作、存款准备金等提高流动性的政策应对,如果降息也将是不对称降息(降贷款,不降存款或降幅很小)。
五、消费者信心指数
2008年12月消费者信心指数87.3,连续5个月回落,且下降速度有所增加。
来源:国家统计局
评论:不过从世界横向比较,中国消费者信心稳定性最强,受到的金融风暴影响较小,这可能与居民金融资产较少,且2008年中国资本市场已经先行调整有关。
六、固定资产投资
2009年1月无数据
来源:国家统计局
七、工业品出厂指数(PPI)
PPI增幅连续5个月大幅度下降,1月份PPI同比上涨-3.3%,创出自2002年9月来的新低。
在工业品出厂价格中,生产资料出厂价格同比下降4.4%。其中,采掘工业下降13.2%,原料工业下降6.8%,加工工业下降2.2%;生活资料出厂价格同比微涨0.1%。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0.2%,衣着类上涨0.9%,一般日用品类上涨1.0%,耐用消费品类下降1.5%。
来源:国家统计局
评论:PPI下降在预料之中,下降主要是因为:大宗原料价格暴跌,而去年基数较高;企业去存货回收资金,供应增加;受国家4万亿投资及收储等影响,工业增加值复苏形成的供应增加。但是就此认为中国将面临通缩风险,显然过早,毕竟随着全球流动性重新出现过剩趋势以及大宗原料供应商压产保价,大宗原材料短期反弹要求较高,而中国4万亿及后续投资需求将使得短期内中国基础产品需求增加较快,预计PPI将形成W型结构。
综述:
货币层面流动性增加,利率将稳定,其他调控仍有空间;工业层面生产有所恢复,原材料价格在低位波动中寻找平衡,产成品价格传导滞后;投资层面私人部门投资有所放缓。
经济数据有转暖的迹象,不过尚不能说中国经济最坏的时候已经过去。因为我们现在能够指望的只有政府投资,而政府的高投入的确能够维持短期的经济增长,但是如果不能增加居民收入,则消费增长不能期待,而从目前看外部环境转暖尚待时日,我们政府投资能够支撑多久,中国经济存在W反转的可能。
金融论坛
2009年2月12日
[此贴子已经被mysky321于2009-2-25 12:23:26编辑过]
mysky321 金钱 +50 奖励 2009-2-25 12:2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