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产业振兴规划拟实施3年
继钢铁、汽车、纺织、装备制造、船舶、电子信息、轻工和石化产业振兴规划出台后,经国务院常务会议审定,有色金属产业和物流业调整振兴规划于25日通过并正式公布。
十大产业起到“维稳”作用。十大产业振兴规划中,九个产业工业增加值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比重接近80%,占GDP的比重达到1/3。十大产业就业超过1亿人,涉及3亿农民生计,占到两个股市的上市公司的接近六成。十大产业能够稳定下来,财政、税收、就业、“三农”问题就基本能够稳定。
目前出台的十大产业振兴规划都是一些纲领性的东西,必须尽快推出对应实施细则。”王元平建议,规划出台后,政府还要考虑出台相关配套政策措施,保证和完善产业发展,激发企业投资热情。同时,在执行上,各个部委之间,中央和地方之间要加强配合,确保执行到位。
据悉,十大产业振兴规划中涉及到120项政策规划,将于3月中旬陆续发布。在国家发改委和工信部的日程表上,落实这些政策措施要1年,完成规划提出的76项任务要用3年时间。
短期内火速出炉十大产业规划,以及紧随其后即将陆续推出的细则方案,凸显了政府拉动产业的决心和执行力。短期来看,这些规划有利于解决相关产业目前遇到的实际问题,缓冲世界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长远来看,将对中国产业技术升级改造、结构调整等产生深远的影响。
纵览政府出台的十个振兴规划,政府着重强调的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财税方面,通过调整税费为产业‘减压’;二是金融方面,通过扩大融资渠道和信贷规模来为产业‘松绑’;三是鼓励自主创新。除在今明两年中央和地方财政集中1000亿元投入发放专项研发资金外,在融资方面也将给予倾斜;四是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鼓励兼并重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