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微观经济学
2150 6
2009-03-05


1.     为什么劳动的供给曲线可能是向后弯曲的?

2.     论述厂商生产和成本的对偶性。

3.     党的十七大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核心,请利用完全竞争理论来说明创新是经济增长的唯一源泉。并由此来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出你的建议和主张。

4.     人们为什么相信只要企业和消费者都追逐个人利益,经济就能最有效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9-3-5 18:26:00

因为但工资提高时,你的劳动时间一般会增加,当工资再提高时你的劳动时间可能还会增加,而你的时间是有限的,当工资不断提高时,因为你有限的时间就不愿意再用来用于劳动了。所以当工资高到一定程度,再提高工资时,你就不愿意去增加劳动时间。所以劳动供给曲线就向后弯曲。

这是通俗的论断。我认为比较容易理解。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3-5 18:45:00

2,运用啦格朗日方法,可以证明二者的结果相同。

3,完全竞争理论认为,在长期中,没有超额利润。要想增加利润,只有创新。

第一,创新可以增加产品的种类,打破长期0利润。

第二,创新可以降低成本,增加利润,增加产量。

第三,创新可以提高技术水平,改变产品质量等。

第四,在新古典模型中,人均经济增长依赖于技术进步,这也是依赖于创新。

第五,新经济增长理论,也表明只有创新,创新可以增加规模经济。等

仅供参考。

4,这个问题实际上是,每个人都想着自己的时候,实际上必须为他人提供所需的劳务或产品,才能达到自己利益的最大化。

这样每个人的利益都达到了最大化。

但是当存在囚徒困境的时候,就不会有上述结论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3-5 20:10:00
      回复第一个问题
      劳动供给是闲暇需求的反面;劳动的价格即工资则是闲暇的价格.于是,劳动供给量随工资变化的关系即劳动供给曲线可以用闲暇需求量随闲暇价格变化的关系即闲暇需求曲线来说明:解释劳动供给曲线向后弯曲(劳动供给量随工资上升而下降)等于解释闲暇需求曲线向上斜(闲暇需求量随闲暇价格上升而上升).
      闲暇价格变化造成闲暇需求量变化有两个原因,即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由于替代效应,闲暇需求量与闲暇价格变化方向相反.由于收入效应,闲暇需求量与闲暇价格变化方向相同.
      当工资即闲暇价格较低时,闲暇价格变化的收入效应较小,而当工资即闲暇价格较高时,闲暇价格变化的收入效应就较大,甚至可能超过替代效应.如果收入效应超过了替代效应,则结果就是:闲暇需求量随闲暇价格上升而上升,亦即劳动供给量随工资上升而下降.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3-5 22:25:00
楼上解释得都很好。需要说明的有以下几点——
1、单个消费者劳动的功绩曲线是向后弯曲的,而市场的劳动供给曲线仍然是向右下方倾斜的。
2、厂商生产和成本的对偶性的关键是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3、创新促进垄断因素的发展。它一方面通过满足个性化的需求,刺激需求量的增加;另一方面通过非价格竞争,扩大了厂商产品的市场销售份额。所以刺激经济增长。
4、这就是“看不见的手”的理论,是微观经济学全力解释的问题。学习了微观经济学以后,自然就会有足够的认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3-6 09:10:00
谢谢各位的精彩回答哦,谢谢!期待更多高人的见解!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