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人们对五一恢复7天长假的呼声很高,有的网站统计就达到百分之90以上。
这么高的呼声,人们都认为应该延长,那么,它对经济的刺激作用如何呢,在现在的金融危机下,是不是应该延长?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3-10 23:41:49编辑过]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就中国目前情况来看刺激作用应该很大的,白领们天天加班,哪有时间消费,当初取消五一长假的理由之一就是年假可以取代长假,可惜中国企业的守法比率实在应该加强
五一长假本来就是为了刺激内需而制定的,后来流动性过剩,经济过热,又不得已取消,现在估计还是应该再启动,其实3天假期实在做不了什么事情,还是长假好点,可以去更远的地方,玩的开心而不紧迫。现在国家把假期弄的七零八散的,貌似没有减少时间,但是让人们对假期的期盼降低了,很不理智的选择。我代表自己支持五一长假
我觉得恢复五一长假还不如推行四天半工作日
支持恢复五一长假。
如果这样,那么工资该怎么核算呢?(欧洲部分地区由于产品销售问题,开始实行一周5天)
国家要以经济发展为大任,既然开始可以出台“五一长假”、可以取消,那么就可以恢复。就像国家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一样,要有灵活性。这样才有利于经济发展。
刺激经济与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能确实保证一部分人真正地多休息几天。
清明、中秋这类假日对于许多劳动者来说形同虚设。
二十四节气是公历的,所以周期相对固定。而春节、端午、中秋是夏历的,周期不固定,很容易与其他节日(比如元旦、劳动节、国庆)“撞车”。
特别是,中秋与国庆完全可能只相差几天。
关于“法定假”的讨论,至少也需要些历法常识:首先明确哪些节日是公历的,哪些节日是夏历的。
既然我们普遍使用公历(包括对星期的规定),各种节日应尽量与公历周期一致(春节是例外,它是刚性的,其他节日需与它适应)。
只是朝三暮四的把戏而已
网络不好,重复了~~
上面草根版,转载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3-10 18:35:57编辑过]
国家旅游局:地方可试点恢复"五一"黄金周
国家旅游局新闻发言人刘晓军称,国家旅游局从未研究过恢复 “五一”黄金周相关事宜。但如果地方政府认为恢复 “五一”黄金周有利于当地经济发展,可以试点。 昨日下午,全国政协委员、原国家旅游局副局长张希钦在小组讨论中提议,应该恢复“五一”黄金周。对此,国家旅游局新闻发言人刘晓军表示,如果地方政府认为恢复“五一”黄金周有利于当地经济发展,可以试点恢复。“五一”是最好的黄金周 张希钦委员昨日就该提议向《每日经济新闻》表示,去年广东省已经表示要恢复“五一”黄金周,经过一个冬天后,人们特别需要“五一”黄金周出去旅游放松。其实,当时取消黄金周时就存在很多争议。因为“五一”是最好的黄金周,对拉动旅游作用很大。现在重新关注这个问题是因为金融危机的到来,旅游对于扩大内需、刺激消费见效最快,并且国内旅游的潜在市场很大。 张希钦认为,旅游是一个产业链很长的产业,对相关产业的带动作用很强。并且对就业的拉动力很强,达到了1:5的比例。广东提出了恢复旅游黄金周,在国民休闲计划的18条主要措施中包括了引导居民弹性安排带薪休假时间,与“五一”等法定节假日相连接形成旅游黄金周。张希钦对这种做法表示了赞同。带薪休假前 黄金周应保留 全国政协委员、清华大学人文学院研究所副所长蔡继明一直对恢复“五一”长假持反对意见,他认为“假日制度改革的方向不能走回头路”。不能证明黄金周拉动了经济,因为“五一”的收入减少不能代表全年的收入减少。蔡继明认为广东要恢复“五一”黄金周的目的完全是为了增加旅游业的收入。 对于蔡继明极力提倡的带薪休假,张希钦认为“五一”黄金周从气候等因素上来看,更利于出游。带薪休假执行起来有难度,建议有条件的人可以带薪休假,没有条件的人可以在“五一”休息。“旅游市场的需求量太大了,所有人都有出行的愿望,很难通过带薪休假去调节。”刘思敏也认为,既然带薪休假是一个缓慢的过程,黄金周就应该保留。即使最终要取消,等落实了带薪休假也不迟。“地方可试点恢复” 对此,《每日经济新闻》采访了国家旅游局新闻发言人刘晓军,他表示,国家旅游局从来没有研究过恢复“五一”黄金周的相关事宜。但如果地方政府认为恢复“五一”黄金周有利于当地经济发展,可以试点。刘晓军认为,杭州发放旅游消费券是创新的尝试,对拉动经济有一定的作用,但在地方推行的时候要根据本地的实际。而国家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是否恢复“五一”黄金周,还需要会同国家发改委商议,由国务院审批。
屁用!四万亿拿来,买菜烧饭,那里农产品买不出政府收购,烧好低价卖出,搞大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