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1705 0
2009-03-11
<p><strong>答watsonye朋友(经济危机的表现有了新变化)</strong></p><p><strong>以下引至watsonye朋友的论证(红色字区)</strong></p><p><table class="tableborder1" cellspacing="1" cellpadding="3" align="center" style="WIDTH: 98%;"><tbody><tr><td class="tablebody2" id="read_info" colspan="3" height="25"><font color="#c43c3c"><b>2009-3-10 19:28:00</b>,<b>watsonye</b>给您发送的消息! </font></td></tr><tr><td class="tablebody1" colspan="3"><font color="#c43c3c"><b>消息标题:经济危机的表现有了新变化</b><br/>       <hr size="1"/></font><p><font color="#c43c3c">在这里补充一点:</font></p><p><font color="#c43c3c">商品积压与生产过剩只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表现形式的一种,而且是历史上的主要表现形式。</font></p><p><font color="#c43c3c">然而,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以及资本主义自身的调整,经济危机的表现有了新变化,这个变化就是“商品积压与生产过剩”的程度越来越轻微。其原因是垄断的加剧与企业经营管理的进步,特别是信息技术的运用。如沃尔玛超市就可以以接近零库存的方式运转。</font></p><p><font color="#c43c3c">当今世界的经济危机更突出地表现在两个方面:</font></p><p><font color="#c43c3c">1.产能过剩。就是说,虽然没有产品积压,但是大量的生产能力被闲置了。如大众汽车在中国,虽然没有大辆的汽车库存积压,但是大众汽车在中国的两大生产基地已经停工两个月。</font></p><p><font color="#c43c3c">2.缺乏实业投资机会,以致于游资庞大,投机风行。由于绝大多数行业产能过剩,这样一来,积累下来的资本就缺乏进一步投资实业产业的机会,于是投入楼市、股市等金融市场进行投机套利。</font></p><p><font color="#c43c3c">这两种表现都突出了反映了资本主义制度对生产力的巨大束缚。如果包括奥巴马ZF在内的西方帝国主义国家ZF--无法在资本主义制度的框架下--对当今的体制进行否定与再造,那么,资本主义就走到了历史的终点。</font></p><p><font color="#c43c3c">总之,不能以旧的眼光去机械看待经济危机,否则就进入了教条化的误区。</font></p><p><strong>watsonye朋友,谢谢你的关爱。我这里公开发帖感谢你!希望你能看到。</strong></p><p><strong>1、我十分同意你的观点,你的标题和中心思想都是对的。</strong></p><p><strong>2、但,你忽视了一点。产能过剩也罢、或者将过剩的产能投向金融投机等等,这些都是<font color="#ee1111">生产资本</font>的“过剩”,是部分的生产资本,它是经济危机发生之后的必然表现,而非发生经济危机本身。</strong></p><p><strong>3、发生经济危机的本身或者说本质或者说内涵只能是<font color="#c43c3c">生产的总产品</font>(总商品、总供给)相对于总购买力(总需求)过剩,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生产过剩。不能把凡经济的衰退都称经济危机,经济危机是一个特定的概念。</strong></p><p><strong>4、由经济危机而引发的金融危机并非是现在才出现的“新产品”或新现象,马克思早就论述过。经济危机只是引发金融危机的原因之一,由于现代社会的货币金融运动(所谓的虚拟经济)越来越脱离商品运动(实物经济),因而非经济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会常发生。</strong></p><p><strong>5、对于发生经济危机来说,“生产资本”与“生产的总产品”是两个毫不相干的概念,在发生经济危机的当期,社会已经没有了购买力(需求),生产必然停止(理论上),生产资本本身无法使用(一段时期内),它相对于谁过剩(不能说它相对于总购买力过剩、也不能说它相对于它自己过剩),它无所谓过剩问题。</strong></p><p><strong>6、当然,watsonye朋友的观点,研究经济危机的具体表现方面是可以的。</strong></p><p><strong>以上观点,欢迎朋友们批驳。</strong></p></td></tr><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script></tbody></table></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3-11 21:36:46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