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成本角度看垄断
李俊
科教书对垄断市场是这样定义的,一家厂商控制一个行业的全部供给的市场。如果一家厂商控制了市场,很多人就会理所当然认为这肯定是暴利的,从而得出对消费者不利的结论。其实,这样看问题是很片面的,毕竟“垄断”并非是“有害”同义词。从某种意义上说,垄断者就是胜利者,但是前提就看它是如何取胜,通过自由市场竞争以成本优势获胜,还是依靠行政手段?我想这是问题关键所在,因此真正要反对就是行政垄断。
一家厂商要在市场取胜,就必须在成本上比对手更低,否则就成为失败者。自由市场竞争之中,每个人都可以自由进入该行业,并没有行政障碍,因此要形成所谓垄断地位,非要在成本方面狠下功夫不可。即使成为赢家,控制了整个市场,同样对成本问题是不可以掉以轻心的,毕竟从成本一旦高于潜在对手,那么潜在对手就马上成为真实对手。在没有行政垄断情况下,那么越垄断就是越进步。事实上,行政垄断是无处不在,完全依靠行政手段维持垄断地位,而不是自身成本优势。在这种情况,往往以民族主义或者国家安全作为理由,从而达到禁止其它竞争者进入。换话来说,不是通过降低自身成本而获胜,而是用行政手段给其它竞争者强加成本。这就好比跑步比赛,自己跑不过别人,就通过法律或者行政命令禁止别人跑步,从而达到自己获胜。因此,我们必须反对行政垄断,但是同时应该保护自然垄断。
事实上,一个充分竞争的市场上,没有任何厂商能够长期控制整个市场。竞争是无处不在,对手永远都是在想尽一起方法降低成本,从而进攻市场。一家厂商能够形成垄断,那么是成本具备了优势。有的行业,并非那么容易进去,毕竟前期投入非常大,但是一旦进入之后,这些上头成本就可以看成租值(rent)。因此,我们必须从租角度来看垄断。同时,天生漂亮是一种租,邓丽君歌声是一种租,都是垄断的。一个天生非常漂亮女性,她能够所有男人入迷,这就是垄断,但是反垄断法非要对她毁容,禁止她的垄断吗?一个家厂商通过前期投入成本,形成上头成本的租,从而实现成本优势。难道为了防止它的垄断,把它上头成本的租值消灭掉吗?比如,把固定设备、厂房等破坏了,让不同竞争者实现起点公平吗?
从成本角度看垄断,就是要看这种垄断是否降低成本。如果通过降低成本获胜而形成垄断,我们有什么理由反对它?对于一些对垄断产生偏见的人来说,要他们相信垄断的好处,我觉得并不容易。在这里,我举例说,如果甲和我都是从事印刷行业,但是由于我规模比不上甲的大,因此印刷一本书成本,我需要5元,甲是4元。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甲每本书卖低于5元,就可以把我搞垮。但是如果甲因处于垄断地位而把价格提高到6元,那么我就可以重新进入这个行业,直到甲再次把价格低于5元。因此,不要一家经营就可以随意控制价格,实际上没有这么回事。当然,甲是否能够暴利,这就要看他对成本控制。如果他能够把成本降低2元或者1元,那么肯定是暴利。但是如果以甲暴利作为理由,把他的厂商禁止了,那么对消费者是百害无利的。因为其它厂商生产成本都在5元以上,那么消费者支付成本就要比以前高,否则就没有人愿意供给。
对于垄断,我们没有必要凭着主观偏见而下结论。不能以对待行政垄断的思维对待所有垄断现象,这是非常错误的。因此,我们需要从成本(cost)、从租(rent)等角度看垄断。
2009年3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