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498 2
2009-03-21
从成本角度看垄断
李俊
   科教书对垄断市场是这样定义的,一家厂商控制一个行业的全部供给的市场。如果一家厂商控制了市场,很多人就会理所当然认为这肯定是暴利的,从而得出对消费者不利的结论。其实,这样看问题是很片面的,毕竟“垄断”并非是“有害”同义词。从某种意义上说,垄断者就是胜利者,但是前提就看它是如何取胜,通过自由市场竞争以成本优势获胜,还是依靠行政手段?我想这是问题关键所在,因此真正要反对就是行政垄断。
   一家厂商要在市场取胜,就必须在成本上比对手更低,否则就成为失败者。自由市场竞争之中,每个人都可以自由进入该行业,并没有行政障碍,因此要形成所谓垄断地位,非要在成本方面狠下功夫不可。即使成为赢家,控制了整个市场,同样对成本问题是不可以掉以轻心的,毕竟从成本一旦高于潜在对手,那么潜在对手就马上成为真实对手。在没有行政垄断情况下,那么越垄断就是越进步。事实上,行政垄断是无处不在,完全依靠行政手段维持垄断地位,而不是自身成本优势。在这种情况,往往以民族主义或者国家安全作为理由,从而达到禁止其它竞争者进入。换话来说,不是通过降低自身成本而获胜,而是用行政手段给其它竞争者强加成本。这就好比跑步比赛,自己跑不过别人,就通过法律或者行政命令禁止别人跑步,从而达到自己获胜。因此,我们必须反对行政垄断,但是同时应该保护自然垄断。
   事实上,一个充分竞争的市场上,没有任何厂商能够长期控制整个市场。竞争是无处不在,对手永远都是在想尽一起方法降低成本,从而进攻市场。一家厂商能够形成垄断,那么是成本具备了优势。有的行业,并非那么容易进去,毕竟前期投入非常大,但是一旦进入之后,这些上头成本就可以看成租值(rent)。因此,我们必须从租角度来看垄断。同时,天生漂亮是一种租,邓丽君歌声是一种租,都是垄断的。一个天生非常漂亮女性,她能够所有男人入迷,这就是垄断,但是反垄断法非要对她毁容,禁止她的垄断吗?一个家厂商通过前期投入成本,形成上头成本的租,从而实现成本优势。难道为了防止它的垄断,把它上头成本的租值消灭掉吗?比如,把固定设备、厂房等破坏了,让不同竞争者实现起点公平吗?
   从成本角度看垄断,就是要看这种垄断是否降低成本。如果通过降低成本获胜而形成垄断,我们有什么理由反对它?对于一些对垄断产生偏见的人来说,要他们相信垄断的好处,我觉得并不容易。在这里,我举例说,如果甲和我都是从事印刷行业,但是由于我规模比不上甲的大,因此印刷一本书成本,我需要5元,甲是4元。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甲每本书卖低于5元,就可以把我搞垮。但是如果甲因处于垄断地位而把价格提高到6元,那么我就可以重新进入这个行业,直到甲再次把价格低于5元。因此,不要一家经营就可以随意控制价格,实际上没有这么回事。当然,甲是否能够暴利,这就要看他对成本控制。如果他能够把成本降低2元或者1元,那么肯定是暴利。但是如果以甲暴利作为理由,把他的厂商禁止了,那么对消费者是百害无利的。因为其它厂商生产成本都在5元以上,那么消费者支付成本就要比以前高,否则就没有人愿意供给。
    对于垄断,我们没有必要凭着主观偏见而下结论。不能以对待行政垄断的思维对待所有垄断现象,这是非常错误的。因此,我们需要从成本(cost)、从租(rent)等角度看垄断。
                                                  2009年3月21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9-3-21 07:28:00

确实如LZ所说,垄断有时并非是坏事。我也不怎么喜欢行政式的垄断。

现实当中很多行业都要拥有一定规模才可能具备竞争力。不谈形成垄断的难度,只说在形成垄断之后,在市场上是占有品牌的优势的,这点已经能很大的加大潜在的成本。

在原材料或者供货,或者人才等,具有明显的优势,在大额订单入货出货方面的优势也是相当明显。潜在的成本在这里又是很大的一块。

而在以优于市场提供的服务或者产品产生垄断之后,或由于内部矛盾或者其他原因,而不能保证其质量或者价格不合理的高于市场预期,形成LZ所说的出现了竞争者而打破垄断的局面。可是这种由垄断而走回竞争的过程有可能其持续的时间内所造成的影响会让很多人难以接受。而这只是在完全市场化的前提下。

只要打破垄断的成本和风险之间的关系并不让太多人去尝试,不合理的垄断仍然是存在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3-21 12:12:00
第一、你的成本为什么比人家高?既然你是高成本,淘汰出局是必然的,这种现象,商业社会无处不在,这同人家垄断没关系吧,你举的这个例子和垄断风马牛不相及,盗版书印刷的成本更低,一个不知名小厂生产的饮料成本低的只有几分钱,他可以卖一元,但是绝对比可口可乐的成本低,活下来的有多少?

第二、在你没再次进入印刷行业前,印刷业抬高价格,使市场消费成本上升,需要这么一个价格波动过程是为什么?你既然已经陪一次钱了,为什么还会考虑进入,进入时为什么不考虑降低成本再进入,而是维持五元成本不变的进入,而你的目的很简单只是为了迫使垄断企业再次降低销售价格,你是在扮演市场的救世主?哪个商人会这么考虑问题?

第三、一个寡头垄断形成的过程就是靠成本优势?你考虑过品牌、渠道、资金、人力、技术、信息优势吗,这些才是垄断的组成因素。如果你认为进入市场像你说的那么简单,那么你有没有考证汇源的品牌、渠道、市场规模形成的时间,一个品牌进入市场直到形成规模如果像你说的那么简单,那么人人都可以去做市场,人人都能搞垄断了。

第四、事实是一个寡头形成后可以为所欲为。国美在家电渠道上形成了事实上的区域寡头垄断,国美靠压低制造商的价格和延期半年到一年付款大玩资本运作,那么好,家电的价格是低了,可是制造商无利可图,应收账高企不下,资金周转不灵,最终只有倒闭,这里你只看到的是消费者、渠道和终端零售都得利,而作为上游的制造商反而死掉了,这是畸形市场,是因渠道寡头垄断造成的,是不可能延续的。如果地球上能喘气的就剩下人了,这符合你的预期?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