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休闲灌水
2009-3-26 22:56:00

谢谢分享!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3-26 23:18:00

阿弗奇约翰逊效应(THE AVERCH JOHNSON EFFECT)


想知道这个

还想知道这个里面是怎么定义科斯定理的?

谢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3-27 08:36:00
THE AVERCH JOHNSON EFFECT
阿弗奇约翰逊效应
经济学类别:产业经济学
研究领域:产业组织和公共政策
    阿弗奇约翰逊效应认为,受制于收益率管制法,大于资本成本的允许的收益率可能导致受管制的垄断者有动机过度投资或进行交叉补贴。这种过度投资以厂房和设备的增加高于最优水平的方式发生。交叉补贴可以通过进入其他市场而出现,即使在这些市场赔了钱。
主要术语:
    允许收益率(ALLOWED RATE OF RETURN):管制委员会认为等于资本成本的投资收益。
    资本成本(COST OF CAPITAL):借款或使用内部资金投资新厂房和设备时公司承受的成本。
    交叉补贴(CROSS SUBSIDIZATION):利用一个产品线或市场的利润去补贴另一个产品线或市场的损失。
    规模经济(ECONOMIES OF SCALE):是指一个公司的长期平均成本,在给定产量下通过研究平均成本来决定平均成本是在增加、减少还是保持不变。
    自然垄断(NATURAL MONOPOLY):是指当规模经济表现为平均成本在整个需求范围内下降时,从经济上看,整个行业在只有一个公司时才是有效的这种情况。
    过度投资(OVERCAPITALIZATION):使用多于生产给定生产水平所需的车间和设备。
    费率基准(RATE BASE):受管制公司的厂房和设备的投资水平。
    收益率管制法(RATE OF RETURN REGULATION):通过管理机构对公司的投资收益以及价格的一种管制。
    管制滞后(REGULATORY LAG):调整利润水平使之符合允许收益率的管制过程所需的时间间隔。
综 述:
    哈维?阿弗奇(Harvey Averch)和利兰?L?约翰逊(Leland L.Johnson)试图在收益率管制约束下研究公司的行为。他们提出了一个概念———阿弗奇约翰逊效应,认为一个受收益率管制的公司,即通常情况下的垄断公司,可以通过增加它的费率基准来增加利润。阿弗奇约翰逊效应是一个关于垄断管制的重要问题,它分析了受管制的公司是否有动机使用过多的资本来生产给定的产量。
    收益率管制法通常用来作为管制自然垄断的一种手段。当一个行业中只有一个公司才是经济有效率的时,自然垄断就存在了。与几个公司相比,当一个公司能够以较低的平均成本生产一个给定的市场产量时,这种情况是真实的。在这样的市场中,竞争是不可行的。因此,政府允许垄断存在;但是,由于政府担心没有管制情况下的高价格、低产出和高利润,因此同样对垄断者进行管制。对大多数公共事业来说,政府已经决定这种管制应该采取收益率管制法的形式。然而,收益率管制法具有许多缺陷,这些所谓的缺陷之一便是阿弗奇约翰逊效应。
    在收益率管制法下,管制机构努力使总收益等于总成本,包括资本的正常收益。经济利润被定义为总收益和总成本之间的差额。总收益等于一种产品或多种产品的价格乘以出售的一种产品或多种产品的数量。总成本包括公司的经营成本加上公司投资的合理收益。当总收益等于总成本时,公司获得正常利润。即使利润水平等于零,公司也会继续经营,因为公司获得了投资的合理收益。如果利润大于零,那么公司是在获取经济利润。管制机构试图使公司获得正常利润,因为正常利润使得公司在使顾客享受到与没有管理的情况下相比较低的价格和较高的产量的情况下还能继续经营。
    受管制的公司可以获得它的投资( K)的合理收益率(r)。作为交换,管制委员会对公司的价格进行管制。通常情况下,投资被称为是费率基准,大部分由公司的厂房和设备组成。管制委员会试图估计资本成本( s)来测定合理的收益率。如果合理的收益率等于资本成本,那么公司获得正常利润。如果r<s,那么公司将遭受经济损失。如果r>s,则公司将获得经济利润,而且经济利润的数量不仅由r和s的差决定,还由作为费率基准的厂房和设备的量(K)决定。利润水平是(r-s) K。保持其他项不变,K越大,公司的利润越大。因此,阿弗奇约翰逊效应认为当r>s时,公司将有动力去增加资本,这样会增加利润。例如,如果允许的收益率是10%,而实际的资本成本是8%,那么公司增加100万美元费率基准将增加2万美元利润。因为公共事业单位是具有大规模费率基准的资本密集程度高的单位,管制委员会很难精确估计资本的理想水平。同样,允许的收益率与资本成本的差别越小,过度投资的愿望就越强烈,因为公司必须增加较多的费率基准来获得同样水平的利润。例如,保持其他项目不变,如果允许的收益率是9%,那么为达到同样的利润水平,投资将不得不增加200万美元。
应 用:
    关于阿弗奇约翰逊效应存在的经验证据是混杂的,有些作者声称他们已经发现它存在,而其他人报告说它不存在。这些混杂结果的出现是因为关于模型的假设和检测技术不同。
    各种各样的证据表明阿弗奇约翰逊效应可能存在。大量超额的生产容量可能会支持阿弗奇约翰逊假设。然而,假设大部分公共事业单位的产品是不可贮存的,则很难确定最佳的厂房规模,尤其是当需求不确定并且可能随着不同时期大幅度变化时。阿弗奇约翰逊效应存在的另一个可能的例子是公司购买产品而不是租借它们。购买的车间和设备作为费率基准的一部分,而租用的设备则不是。因此,一个受管制的公司可能愿意出租而不是把它的设备出售给客户,以此增加费率基准。例如,从历史上说,电话公司把终端设备出租给它们的客户而不出售给他们。这使电话公司能够大大增加它们的基准费率。然而,这些出租政策恰恰可能是好的商业决策。另一个阿弗奇约翰逊效应诱导出的电话行业费率基准增长的可能例子是安装电话的劳动成本的资本化实践,而不是对服务进行一次性收费。
    从历史上看,本地电话服务采取每月统一费用定价法。这一方法不考虑使用的数量,每月收取固定的费用。因此,每月打一次本地电话的用户的收费与打许多次本地电话的用户的收费相同。在统一费用定价情况下,需要更多的设备和投资,特别是在高峰需求期间。然而,测定使用本地服务的成本可能比从拨打每个电话中获得的收益高。大多数电话公司向客户提供选择,要么支付统一费用,要么支付每次电话费用。关于哪一种体制能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率的争论仍在继续进行。
    在公共事业中由于缺乏高峰负荷定价,阿弗奇约翰逊效应同样得到证实。对电力以及其他公共设施的需求,随着一天、一周、一个季度时间的不同而改变。假定这些产品是不可贮存的,那么对商品的需求必须在需要它时才进行生产;因此,需要大量的生产能力来提供高峰期需要的服务。例如,与春天一个凉爽的晚上相比,夏天一个炎热的下午对电力的需求要高得多。为了满足高峰需求,在一天或一年的其他时期存在额外的生产容量。在高峰时期收取较高的价格将降低高峰期的需求量,因此会缩小厂房的规模。历史上高峰需求定价实践的缺乏可能是阿弗奇约翰逊效应的结果。
    交叉补贴是增加受管制公司的费率基准的另一个可能的方法。当公司从一个市场上获得利润来补贴另一个市场上的损失时,就出现了交叉补贴;总体来说,受管制的公司的收益率受到管制,而不是生产线受到管制。因此,一个受管制的公司在一个市场上可能获得大量利润,而在另一个市场上可能会遭受损失。公司通过扩展到受损失的市场中,实际上可能会由于进入这个市场增加它的费率基准从而增加利润。
    反对过度投资理论的一个证据是在电信和电力行业缺乏生产容量;然而,这可能是低估需求的结果。阿弗奇约翰逊效应在任何情况下可能不存在的另一个原因是管制滞后给公司提供了有效生产的激励。如果公司增加它的厂房和设备,那些增加并不能马上进入费率基准;当公司的下一次费率变化被批准时,它才成为费率基准的一部分。因此,如果下一次费率听证会不是两年期的,而且又一年的费率不变,那么公司将三年得不到新投资的收益,公司过度投资的激励被削弱了。同样,在这个时期任何成本的削减将可能导致利润的增加。
    约翰逊曾经说过,在高通胀时期,几乎不可能有激励去过度投资。然而,在低通胀时期,技术上的变化会降低成本,而这会导致较高的利润,从而公司可能会过度投资。这就是阿弗奇约翰逊效应的一个潜在优势,即它能增加新的且更富生产力的资本的引进。
相关内容:
    阿弗奇约翰逊理论始于阿弗奇和约翰逊1962年的一篇研究管制约束下公司行为的文章。斯坦尼斯劳?H?威利斯(Stanislaw H .Wellisz)1963年的一篇文章同样研究了受管制公司的行为。因为这些文章几乎同时出版,有些人把阿弗奇约翰逊效应称做阿弗奇约翰逊威利斯(A J W)效应。这些术语都同样指过度投资动机。尽管从一开始大家一直争论这个 效应是否存在,这个理论和由此引起的许多研究管制约束下公司行为的文章使得人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受管制的公司和管制理论。已经形成的一个观点关注用某种激励管制形式代替收益率管制。激励管制的支持者引用阿弗奇约翰逊效应作为收益率管制应该被取代的一个理由。尽管研究兴趣已转向对某些权限的激励管制,阿弗奇约翰逊效应仍然是管制经济学的一个重要主题,并且继续引起有关管制自然垄断的最优方法的争论。
参考文献:
Averch,Harvey,and Leland L.Johnson.“Behavior of the Firm Under Regulatory Constraint.”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52(December,1962):1052 1069.这是最早提到阿弗奇约翰逊效应的文章。有些部分是技术性的,但是如果忽略这些技术性部分,仍然可以理解这个讨论。向读者提供了各种阿弗奇约翰逊概念的最好描述。
Berg,Sanford V.,and John Tschirhart. Natural Monopoly Regulation .Cambridge,England: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8.这本书专门用了一章来描述阿弗奇约翰逊效应,其中有一节对阿弗奇约翰逊效应的阐述特别精彩。
Johnson,Leland L.“Behavior of the Firm Under Regulatory Constraint:A Reassessment.”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63(May,1973):90 97.这篇文章研究了在有关阿弗奇约翰逊效应的最早的文章发表之后的10年所发生的事情,阐明了理论并分析了某些经验证据。
Kahn,Alfred E. The Economics of Regulation:Principles and Institutions .Cambridge,Mass:MIT Press,1988.不同章节中的两节专门用来研究A J W效应。第一节研究了激励和扭曲,第二节探讨了效应可能的积极方面。
Wellisz, Stanislaw H.“Regulation of Natural Gas Pipeline Companies:An Economic Analysis.”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7(February,1963):30 43.这篇文章与最早提到阿弗奇约翰逊效应的文章同时出现,研究了强调高峰负荷需求的过度资本化问题。
互参条目:
Average and Marginal Cost Pricing,平均成本定价和边际成本定价;Economies and Diseconomies of Scale,规模经济和规模不经济;Efficiency,效率;Microeconomics,微观经济学;Monopolies:Pricing and Output,垄断定 价和垄断产量;Monopolies:Regulation,垄断管制;Profit:Accounting and Economic,会计利润和经济利润;Public Utility Pricing,公共事业定价;Regulation and Deregulation,管制和放松管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3-27 13:41:00
COASE'S THEOREM
科斯定理
经济学类别:一般经济学
研究领域:经济理论;卫生、教育和福利理论

    科斯定理是一种看待负外部性的方法,集中讨论双方如何通过谈判得到一个解决方案。科斯定理在人们相信解决负外部性问题必须求助于政府干预的时代获得发展。
主要术语:
    消除(ABATEMENT):外部不经济的减少。
    外部不经济(EXTERNAL DISECONOMY):对其他人或经济单位的福利造成损害的一种非价格效应。
    外部经济(EXTERNAL ECONOMY):给其他人或经济单位带来了好处的一种非价格效应 。
    外部性(EXTERNALITY):一种非价格效应。
    完全责任原则(FULL LIABILITY RULE):外部不经济的制造者必须补偿外部性的全部损失的一种法律原则。
    产权(PROPERTY RIGHTS):对所有权规定的一系列权利。
    交易成本(TRANSACTION COSTS):完成一种经济交易必须承担的信息和交换成本。
    零责任原则(ZERO LIABILITY RULE):外部不经济的制造者不承担外部性损失的一种法律原则。
综 述:
    当一项生产或消费行为给没有参与最初交 易的第三方带来非价格效应时,外部性就产生了。如果第三方的福利增加了,就说存在外部经济。例如,从拥有迷人花园的邻居处得到了好处就是外部经济。如果第三方的境况恶化了,就存在外部不经济。一个工厂排放的烟雾给这一区域的人和植物带来损害就是外部不经济的例子。
外部不经济导致了市场问题,因为与生产和消费这些正在讨论的产品相关的价格没有体现出外部不经济。一个例子是燃烧煤炭产生蒸汽来发电。空气污染是这种发电方式的副产品,这是一种外部不经济,因为它对其他经济单位产生了负效应。发电企业的成本低于它们应该支付的成本,因为这一成本没有反映出社会与电力生产有关的所有成本,例如空气污染带来的社会成本。如果发电企业被迫减少这种燃煤污染,代之以使用更为清洁但更昂贵的煤炭,那么它们的成本将会增加,并且将更真实地反映社会成本。结果将导致发电量更低和电力用户付出更高的价格,不过这不一定是不合意的,因为生产情况更清楚地反映了社会成本。空气污染将不再是个严重问题,而且外部不经济也将大大减少。
    人们已经提出多种方法来解决外部不经济导致的问题。这些方法中大部分都设想由政府来干预外部性环境,通过税收或污染消除机制来解决问题。罗纳德?H?科斯(Ronald H .Coase)在其《社会成本问题》(The Problem of Social Cost,1960)一文中指出,参与各方间的谈判是解决外部性问题的基础。他认为如果其中的交易成本不大,那么谈判可能得到最终解决方案。他关注社会知道外部不经济引起损害的价值与消除这种不经济带来的价值相比是低还是高。参与各方间的谈判比政府强加的解决方法更可能发现这一事实。科斯本人没有提出正式的定理;他关心的是劝说人们采用一种解决外部性问题的新方法。
    若干年后,其他人试图用“科斯定理”来总结科斯的方法,通常的表述是:给定一个明确界定的产权系统,外部性环境中包含的双方将通过谈判得到经济有效的解决方案,以消除环境中相关的外部性。科斯定理也被表述为,通过谈判过程得到的最终解决方案与最初的产权界定无关。用这一方法,就没有必要通过政府介入来解决外部性问题了。外部性不会减少到零,但是可以减少到一个让双方都能接受的水平。
    科斯认为,如果解决问题不需要成本,也就是说,没有交易成本,那么外部不经济环境的结果与施加影响和被影响双方的最初法律地位无关。毋庸置疑,为了谈判可以发生,需要完全界定法定权利。这可以用科斯提到的走失的牛作为例子加以说明。当事双方是种植小麦的农民和养牛的牧民,他们使用的土地毗邻。牛有时会从牧场跑到麦田里毁坏麦苗。在这个例子中,科斯首先让养牛人必须赔偿牛给麦苗带来的所有损失。然后,他改变了产权,让种麦人承担这些成本,而养牛人不必为毁坏麦苗付费。科斯指出,养牛人会牧养相同规模的牛群,无论产权最初怎样分配。在这两种情况下,双方的利润不同,但牛群的规模和牛群对麦苗的损害程度是一样的。
    科斯对外部性问题的主要贡献来自于他对牛和麦田案例的进一步研究。在科斯之前,解决外部性问题要靠政府干预,主要通过税收方法。科斯建议当事双方可以通过谈判解决问题而不需要政府的介入。特别地,养牛人可以给麦农补偿,让他不要在与牧场相毗邻的地方种植小麦。如果种麦人没有在与养牛人相邻的地方种植小麦,麦苗就不会被牛破坏。而且,养牛人在决定牛群的规模时不必再考虑牛对小麦的可能伤害。种麦人得到这笔钱,就可以在另外的地方种植小麦,也不必考虑牛对小麦的可能伤害。这个问题的税收解决方案没有考虑像 改变小麦种植地方一样的替代方案,而这是科斯希望人们开始考虑的一种可能。
应 用:
    科斯定理可以被应用于那些与科斯在早期文章中使用的案例类似的情形中。因此,如果当事双方具有几乎相当的规模、在地理上相近,那么在发生外部性问题时,他们可以通过谈判得到解决方案。
    许多学者研究了科斯定理是否适用于其他环境。一项研究讨论了当事人多于两方的外部性环境。艾伦?尼斯(Alan Kneese)在其论文《环境污染:经济学和政策》(Environmental Pollution: Economics and Policy,1971)中发现,在环境问题中当事双方往往具有不同的规模。典型的情形是涉及一个或多个组织严密的大型企业。例如,前面提到的电力企业可能是拥有很多为其服务的律师的大型公司。受影响的群体可能包括社区居民和当地农民。对于社区居民和当地农民来说,组成联合体以便能够与电力企业进行有效谈判是一件相当困难的事情。
    尼斯还指出,许多环境问题涉及的范围很广,因而需要覆盖面较广的解决方案。对水的管理就需要许多方面的考虑,包括可以被水库和水坝控制的低水流,但是解决方案超出了简单的个人利益。尼斯建议政府介入,因为政府是处理这种规模的问题唯一足够大的单位。
    科斯本人承认交易成本可能与环境有关。如果结果会导致产量的增加而且谈判过程没有成本,那么当事双方会通过谈判来重新安排产权。如果谈判过程有成本,只有产量的增值超过谈判成本,产权的重新安排才会发生。在这样的条件下,产权的初始安排的确影响经济产出。产权的特定安排可以导致优化的经济产出。如果一套不同的产权已经被界定,只有产量的增加超过重新安排产权的成本,向有效经济产出水平的转化才会发生。
    艾伦?兰德尔(Alan Randall)在其文章《外部性问题的市场解决方案:理论和实践》(Market Solutions to Externality Problems: Theory and Practice,1972)中讲到了无机化肥的生产对柑橘和奶牛产业造成了损害的情形。1957年之前,实行的是零责任原则。受到影响的一方承担举证责任,在起诉化肥厂时要提供对他们造成伤害的证据。1957年建立了一个空气污染控制区。化肥厂面临减少污染排放量或购买受影响土地的选择。化肥厂选择了购买土地。在长期,污染排放量也被削减了,因为化肥厂现在拥有了毗邻的农地,它们会尽力使这片土地的产出最大化。土地和空气不再是无成本消耗的可支配资源。分析1957年之前10年和1957年之后10年的土地价格数据得知,土地价格在1957年之前持续下降,但在化肥厂开始购买工厂周围的土地之后土地价格开始上升。这些分析结果显示,责任规则的变化改变了资源的配置。交易成本在零责任阶段比在1957年之后的阶段高,此时化肥企业为损害负责。法律的改变将举证责任从受影响一方转移到了化肥企业一方。
    与科斯定理相反,产权的配置似乎影响外部性环境的产出。将消除污染的责任转移给污染制造企业的规则将导致与污染企业不负责任环境下完全不同的结果。科斯定理只适用于某些特定环境,其中涉及的群体很少从而有很低的交易成本,而且这些群体都是生产者。这一局限性限制了科斯定理适用的领域的数量。
    因此,似乎科斯定理并没有得到广泛应用,它通常的应用领域并非是现实世界的常态。不过科斯本人试图提出一种处理外部性问题的方案,这种方案比最终写进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定理中提到的方案有更广泛的适用性。例如,斯特奇斯诉布里奇曼案(Sturges v.Bridgman)在科斯最初的文章中被讨论过,也出现在约翰?韦尔德(John Weld)的《科斯、社会成本和稳定性:综合评论》(Coase,Social Cost,and Stability:An Integrative Essay,1973)一文中。这个案例涉及一个糖果制造商和一名医生。许多年来,他们毗邻而居,相安无事。但是,当医生在邻近糖果商的厨房旁增加了一个诊室时,麻烦开始了。糖果商家里机器的噪音和震动妨碍了医生在诊室的工作。医生通过法庭迫使糖果商放弃他在厨房的生产。韦尔德和法官 认为这一决策是决定相邻地区被如何使用的最终因素。不过科斯认为,如果法律允许谈判,那么最终的使用将由谈判决定。谈判的结果将是让他们自己确定当事双方的所得和所失。如果医生的获利超过糖果商的损失,那么这一地方将免遭糖果商释放的噪音的干扰。
    韦尔德认为法定产权分配的中立性可能导致太多零责任规则的出现,如果科斯定理被发现有广泛的适用性,那么这种情况就可能发生。当韦尔德和其他人认为法庭判罚决定了案件的最终结果时,他们忽视了科斯提出的重要一点,即通过当事人间的谈判就可以得到解决方案而无须政府介入。
相关内容:
    在接近世纪之交时,阿尔弗雷德?马歇尔(Alfred Marshall,1842—1924)提出了所谓的外部性经济学。他的思想被A.C .庇古(A.C .Pigou,1877—1959)在《福利经济学》( The Economics of Welfare,1920)中进一步发展。该思想就是当一个产品如工厂中排放的烟危害到工厂的邻居时,经济中存在外部性。在庇古的概念中,只要存在外部性,生产的边际社会成本就会超出生产的边际私人成本。边际私人成本是那些生产产品同时释放烟尘的企业的成本。边际社会成本包括所有私人成本,以及与受到烟尘损害的工厂邻居相关的成本。社会成本更高,因为烟尘损害了这一区域内人们的健康和土地的生产力。如果由排污企业承担全部生产成本,就必须要求企业将所有成本内部化,也就是说让这些社会成本成为生产的直接成本。
    庇古提倡征收企业税,以令私人边际成本与社会成本相一致。他肯定了长期以来法律坚持的共同点———引起损害的一方应该补偿损失。
    科斯最初的文章尝试改变人们关于社会如何解决外部性问题的想法。他认为外部性环境不仅仅是指一种污染的生产方损害了其他人。这一环境实际上是一个双向问题。如果种麦人没有在邻近地区种植小麦,养牛人的牛就不会对小麦造成任何伤害。科斯强调这种双向性质使得双方可以通过谈判得到解决方案。一个污染企业可以通过贿赂其邻居来继续污染行为,或者邻居可以贿赂污染企业以中止污染排放。这样的解决方法不需依靠政府的介入。科斯认为如果法律制度恰当地安排了产权,那么市场力量或许能够找出有效解决外部性问题的方案。科斯本人没有构造科斯定理,该定理被发现应用范围有限。不过,他通过提供一种解决外部性问题的新方案确实对经济学做出了贡献。与以前的政府干预方式不同,这种方案允许通过协商由市场来解决。科斯认为,一旦法定产权通过法庭得以建立,产权的最终使用将通过协商决定。协商结果将依赖于当事双方的相对所得和所失。如果经济学领域只接受了来自罗纳德?科斯的科斯定理,那么将很难取得持续的进展,因为科斯定理的应用有限。不过,其新的市场导向方案与过去的实践有深刻的区别,在经济学领域有着更广泛的应用潜力。
参考文献:
Buchanan,James.“The Coase Theorem and the Theory of the State.”In The Theory of Public ChoiceⅡ,edited by James Buchanan and Robert Tollison.Ann Arbor: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1984.阐述了科斯定理在政府领域的扩展。使用了简单的数字例子,以便一般读者容易理解。
Coase,Ronald.“The Problem of Social Cost.” The 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 3(October,1960):1 44.科斯在这篇文章中首次介绍了他关于解决外部性问题的思想。文章中的例子简单易懂,具有高中及以上学历的人都能理解。其他经济学家提炼这篇文章的思想构造了科斯定理。
Kneese,Alan.“Environmental Pollution:Economics and Policy.”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61(May,1971):153 166.研究了科斯定理在只有两个当事人条件下的应用。尼斯发现,当外部性环境中有很多当事人时,科斯定理的适用性可能更小。这篇文章有一定难度, 但对于本科生来说是可以理解的。
Pigou,Arthur. The Economics of Welfare .1920.4th ed.New York:St.Martin's Press,1962.一本经典著作。主要内容长达757页,适合本科生阅读。附录更具技术性,但不是必需的。该书为展示科斯定理准备了一个恰到好处的经济学舞台。
Randall,Alan.“Market Solutions to Externality Problems:Theory and Practice.” Ame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 54(May,1972):175 183.兰德尔(Randall)检验了法定责任规则变化时科斯定理的适用性。这篇文章比这里列出的文献更难一点,但是本科或本科以上的学生应该可以把握其思想。
———. Resource Economics:An Approach to Natural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al Policy,pp.155 195.Columbus,Ohio:Grid,1981.讨论科斯定理的书很少。如果有,也经常是在教科书的某一章中论及,正如这本书中一样。关于市场无效率的那一部分有1/4内容是关于科斯定理的。任何能够读懂图表的人都能理解。
Weld,John.“Coase,Social Cost,and Stability:An Integrative Essay.” Natural Resources Journal 13(October,1973):595 613.韦尔德从权利的合法界定对案例的重要性这一角度考察了科斯原始文章中的案例。韦尔德使用了科斯的简单例子,所以具有高中或以上水平的学生都能读懂该文。
互参条目:
Externalities,外部性;Law and Economics,法和经济学;Pareto Economics,帕累托经济学;Resource Allocation,资源配置;Welfare Economics,福利经济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3-27 21:45:00
不知道這書廣州哪里有賣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3-27 22:02:00
我觉得还是举出一些生动的例子比较合适学习和记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3-28 15:25:00
赞,有用,先收下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3-29 13:25:00
不错,挺全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3-29 14:01:00
非常有用亚,谢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3-30 12:59:00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3-30 19:04:00
确实很有价值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3-31 17:15:00

企业:理论及分类(FIRMS:THEORY AND TYPES)

财政政策:需求方效应(FISCAL POLICY:DEMAND SIDE EFFECTS)

财政政策:凯恩斯主义观点(FISCAL POLICY:KEYNESIAN VIEW)

财政政策综述(FISCAL POLICY:AN OVERVIEW)

财政政策:供给方效应(FISCAL POLICY:SUPPLY SIDE EFFECTS)

预测(FORECASTING)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4-1 15:14:00
FISCAL POLICY:AN OVERVIEW
财政政策综述
经济学类别:货币和财政理论
研究领域:财政理论与公共财政
财政政策是为了降低商业周期的波动并达到趋向于经济增长、低失业和合理稳定的价格水平而配置税收和公共支出计划的过程。
主要术语:
预算赤字(BUDGET DEFICIT): 在一个特定的年度,政府支出超过税收收入时发生的情况。
反周期政策(COUNTERCYCLICAL POLICY): 具有缓和经济衰退和限制经济高涨的效果的政府经济政策。
可支配收入(DISPOSABLE INCOME): 消费者实际拥有的用于个人消费的收入(税后)。
充分就业或结构性预算赤字(FULL EMPLOYMENT OR STRUCTURAL BUDGET DEFICIT): 在特定的税收和支出政策下,经济达到充分就业时的政府预算赤字。
国民生产总值(GROSS NATIONAL PRODUCT): 一国生产的商品和劳务的总价值。它是消费支出、总投资和政府支出的加总。
通货膨胀(INFLATION): 商品或劳务的价格上涨。
衰退(RECESSION): 持续6~18个月的经济活动的适度下降。
滞胀(STAGFLATION): 衰退和通货膨胀同时发生。
综 述:
现代财政体系依靠自动稳定器和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使用“稳定器”这一术语是由于这些工具(税收和转移支付)以抵消经济活动的波动性的方式运行。它们是内在的,或“自动”的,因为它们在不制定特定政策决定的情况下对经济体系产生影响。
例如,如果伴随着总收入的上升,政府筹集的税收收入上升,税收就能够用来稳定经济体系。在这种情况下,税收的效应是随着经济活动的增加减少可支配收入。从稳定的角度看,总税收收入增加的后果是消费支出比缺乏这一特征的税收体系增长的更慢。如果税收是累进的(更高层次的所得税纳税人适用更高的税率),由于当收入水平增加时,收入所适用的有效税率提高,其稳定效果将更强。当收入水平下降时,稳定过程以相反的方式运行。因此,当财政体系能够部分地使可支配收入不受国民收入变化的影响时,财政体系以反周期或稳定的方向运行。
转移支付,如食品券和失业保险,以同样的反周期的方式影响经济。转移支付作为自动稳定器,当总收入上升时,转移支付在绝对量上将下降,当总收入下降时反而上升。例如,在失业补贴支付的情况下,当总产出和就业下降时,失业支出自动增加,以适应可支配收入和总产出的下降。当失业下降时,如在衰退或者萧条的恢复期,转移支付下降,可支配收入与转移支付不变时相比上升得较慢。
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的基本工具是公共工程和其他政府支出计划,以及税率。税率的变化可以在短期内影响可支配收入。然而,能够创造就业岗位的公共工程支出从它第一次设计或提出到项目真正开始,可能要用1~2年的时间,这是由于必须考虑竞争性招标和合同签订的结果。为了最小化延迟的时间,有人建议在经济衰退时实施已经提出的公共工程项目投资。对这一看法的一种反对观点认为,考虑到这一工程的合同性,不适合在繁荣恢复时终止已经部分完成的项目。
在衰退或经济增长变缓时,降低税率经常被用来刺激经济。一旦税收改变,消费者立刻做出反应。随着税收削减广泛开展,消费品的支出会更高,这会刺激总体经济活动的好转,然而,不幸的是,民主人士发现在经济繁荣时增加税收却很困难。因为降低税率以应对失业比增加税收来抵制通货膨胀和过高的需求更容易取得广泛的政治支持。
政府支出变化是比税率变化更有效的财政政策工具,因为在前述情况下,所有的额外支出直接计入国民生产总值。然而,额外的政府支出的社会价值可能相对较低。如果项目缺乏计划或者资助项目的政治意义高于经济意义,那么对社会的长远利益可能十分有限。
应 用:
1974—1989年这一时期,包括三个完整的商业周期。在这三个商业周期中,杰拉尔德?福特总统(Gerald Ford)、吉米?卡特总统(Jimmy Carter)和罗纳德?里根总统(Ronald Reagan)不得不实施财政计划来应对衰退和通货膨胀。在1974年初,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大幅提高了国外石油的价格。石油价格上升和农产品的可观收益导致通货膨胀的快速增长。1974年,消费者价格上升了大约12%。同时,随着经济陷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最严重的衰退,国家实际产出下降。
面对过高的失业和高度的通货膨胀,福特总统在1975年3月签署了一项法案。该法案将税收削减了230亿美元。1975年中期经济开始复苏,失业小幅下降。然而,滞胀(高失业率 和高通货膨胀率的结合)仍然继续。1977年,联邦政府的预算赤字达到大约500亿美元,充分就业或者结构预算赤字为大约300亿美元。1978年1月,卡特总统提出将税收削减240亿美元。然而,1978年通货膨胀率急剧增加,为了不过度的刺激需求,国会将税收削减了190亿美元。
在卡特总统执政的最后两年,尽管通货膨胀率仍然很高,财政政策不是被用来大幅度降低总需求。在执政当局内部,对于是否可以在不导致衰退的情况下降低通货膨胀率存在争议。1980年出现了6个月的衰退,但是这次衰退很短暂,没有导致通货膨胀的大幅下降。像前一年一样,联邦政府发生了巨额的充分就业预算赤字。
里根执政时期财政政策的基础,是1981年的《经济复兴税收法案》(Economic Recovery Tax Act)。这一法案要求对个人和公司的所得税实施主要的改变。《经济复兴税收法案》提供了对个人所得税率的全面削减,到第三年末达到23%,最高一级的税率由70%下降到50%。该法律规定从1985年起,税收等级、免征额和起征点将根据通货膨胀每年调整。这一变化通过将纳税人推向更高的税收等级(所谓的等级爬升现象),保证了通货膨胀不会侵蚀《经济复兴税收法案》。降低边际税率是为了增加就业以及人们接受培训和教育的动力,而不再强调利用税收系统实现收入再分配。
20世纪80年代(1983—1989)长期的经济扩张中,战后联邦赤字第一次超过国民生产总值的5%。在具有比较性的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的上升周期阶段,联邦赤字占国民生产总值比重的水平还不到1985—1989年的50%。联邦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呈持续上升趋势,但是其占美联储比重的长期趋势仍然相当稳定。
在明显的经济低迷的情况下,经济扩张中持续大幅的联邦赤字会造成宏观政策的困境。联邦收入自动下降,转移支付在经济收缩时增加。在衰退期间需要采取高度限制性的财政政策以阻止联邦赤字的增加,否则就要允许赤字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上升到美国和平时期从未有过的水平。因此,在经济扩张时期允许大幅联邦赤字的存在是非常危险的。由于这种进退两难的局面存在,当经济衰退时,财政赤字很可能会发生。
1986年《税收改革法案》(Tax Reform Act)对经济的税收结构进行了进一步的重要变革,首先,它降低了大多数纳税者的边际税率,低于20世纪80年代早期的税收立法水平。双倍于中产阶级收入的高收入家庭(那些年收入大约65 000美元的家庭)的税率得到了最大幅度的绝对下降。
《税收改革法案》一个重要的方面是它对避税行为的严格限制。避税行为的严格限制在1975—1985年期间大幅扩张。资本收益偏好的废除、折旧扣除的减速、投资利息扣除的更严格限制以及边际税率的降低,都使避税的吸引力降低。
避税限制不仅使个人所得税更加公平,而且使投资决策在经济上更有效。人们开始以投资本身的价值来评估以前会带来避税机会的投资。资金产生了流向那些预期净收益最高的部门的趋势。
相关内容:
从美国独立战争时期到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财政政策和政府支出的原则可以总结如下。公共财政与个人理财非常相似。如果一个家庭的支出高于其收入,家庭就会破产。这对于联邦政府同样成立。因此,经济学家主张联邦预算应当每年平衡,政府预算应该是小规模的,联邦支出被配置到受到严格限制的用途上。此外,经济学家认为政府债务会给子孙后代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因为他们要纳税来支付利息支出。
然而,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带来了有关财政政策经济思想的主要变化。随着1936年约翰?梅纳德?凯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The General Theory of Employment,Interest,and Money)的发表,传统的公共财政观点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凯恩斯观点的本质是政府的大型公共支出会带来私人支出。产生的私人支出将是最初的政府支出的几倍。新支出将大量流向消费品和住宅建设。而且,为了满足增加的商品需求,在自我维持的复苏来临前,制造业将不得不扩大工厂,并改进和增加设备。
长期、大规模的政府支出会引起商业复苏,凯恩斯的这一主张是正确的。然而,复苏的获得不得不伴随着借款带来的赤字支出。如果政府收取与其支出等量的税收,就不会对启动公众购买力的流动做出贡献。
上面讨论的凯恩斯观点是近五十年来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的基础。然而,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当预算赤字达到和平时期史无前例的水平时,对大萧条前的“古典主义”公共财政观点的回归得到了更多经济学家的接受。
这一对“财政保守主义”的回归,在被称为《格拉姆 拉德曼 霍林斯法案》(Gramm Rudman Hollings Act)的主要立法中得到显著体现。1987年9月里根总统签署的这一法案,要求联邦政府到1991年将预算赤字从1988财政年度的1 440亿美元降低到640亿美元,到1993年将赤字降至0。如果国会不能调整政府支出以实现这些赤字目标,那么该法案建立了一套程序,通过强制性没收基金将赤字降低到每年允许的最高水平。立法假设要求的支出削减一半来源于国防计划,另一半来源于非国防计划。
国会发现很难达到《格拉姆拉德曼霍林斯法案》要求的赤字目标。尽管对增加税收来降低赤字的必要达成了普遍一致的意见,但是对于额外的税收负担是应该主要由富人承担,还是更公平地分配给中等收入纳税者和高收入纳税者,仍然存在广泛的不同的立法观点。
参考文献:
Aaron,Henry J.,and Harvey Galper. Assessing Tax Reform. Washington,D.C.:Brookings Institution,1985.这一重要的研究考虑了税收体系改革的主要建议,并分析了可以用来评判这些建议的税收原则。考察了有关消费税日益增加的重要性的问题,表明了就税收体系改革的需要而言,20世纪90年代的巨额政府赤字导致的冲突和机遇。
Goode,Richard. Government Finance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Washington,D.C.:Brookings Institution,1984.考察了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各种财政政策问题。包括国家预算的发展、支出的规模和影响,以及本国和外国借款的角色。古德(Goode)强调了当评估发展中国家的财政政策措施是否适当时,考虑行政能力的必要性。
Keynes,John Maynard. The General Theory of Employment,Interest,and Money. New York:Harcourt,Brace,1936.20世纪最重要的经济学著作,它发展了收入决定的现代理论,并讨论了财政政策在调整经济周期的波动中发挥的角色。
United States.President. Economic Report of the President. Washington,D.C.: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这本书每年出版一次。讲述了政府当局对经济现状以及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冲突和有效性的观点。价格、产出、就业和工资趋势的统计资料包含在一个附录中。适合一般大众阅读。
Valentine,Lloyd M.,and Daniel Ellis. Business Cycles and Forecasting. 8th ed.Cincinnati:South Western,1990.讲述在为取得经济增长和稳定的其他计划的框架内,准确地讨论财政政策,没有采用数学方式。它的一个缺点是没有给予20世纪80年代立法变 化足够的重视,如《格拉姆拉德曼霍林斯法案》。
互参条目:
Budget Deficits and Surpluses,预算赤字和盈余;Business Cycles,经济周期;Deficit Spending,赤字支出;Expansionary Policy,扩张性政策;Fiscal Policy:Demand Side Effects,财政政策:需求方效应;Fiscal Policy:Keynesian View,财政政策:凯恩斯主义观点;Fiscal Policy:Supply Side Effects,财政政策:供给方效应;Macroeconomic Policy:Expansionary,扩张性宏观经济政策;Monetary and Fiscal Policie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发展中国家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Recessions,衰退;Stabilization Policy,稳定政策;Tax and Taxation,税收和税收制度;Tax Rate:Marginal,边际税率;Trade Deficits,International Debt,and Budget Deficits,贸易赤字、国际债务和预算赤字;Unemployment and Demand Stimulus Policies,失业和需求激励政策。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4-1 15:20:00
FISCAL POLICY:DEMAND SIDE EFFECTS
财政政策:需求方效应
经济学类别:货币和财政理论
研究领域:财政理论与公共财政
财政政策是政府经济活动的类型,通过改变政府对商品和服务的支出、转移支付和税收来影响国民收入水平。财政政策在稳定经济并达成低水平的失业和通货膨胀方面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主要术语:
自动稳定器(AUTOMATIC STABILIZER):在不存在有意图的政策行为的情况下,改变税收征集和转移支付的数量的政府计划。
预算赤字(BUDGET DEFICIT):在一个给定的年度里,政府支出超过税收收入时的状况。
挤出效应(CROWDING OUT EFFECT):由于更高的利率水平导致的扩张的财政政策对投资支出的消极影响。
需求管理政策(DEMAND MANAGEMENT POLICY):通过改变经济对商品和服务的总需求来影响国民收入水平的政策。
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DISCRETIONARY FISCAL POLICY):改变政府支出和税收法规以影响经济的有意图的政策行为。
财政政策(FISCAL POLICY):通过改变政府对商品和服务支出、转移支付和税收征集来控制政府预算。
边际消费倾向(MARGINAL PROPENSITY TO CONSUME):相对于收入变化的 消费变化比率。
政策乘数(POLICY MULTIPLIER):一项财政政策工具的变化导致的产出水平的充分扩张倍数。
综 述:
政府的一项基本的经济功能是,实现低水平的通货膨胀和失业条件下的经济稳定这一目标。财政政策,国会对政府预算的控制,是为实现这一目标的一项政府行为。财政政策工具包括改变政府对商品和服务的支出、转移支付水平和税收水平。因为这些政策工具通过对经济中商品和服务的需求影响经济,它们也被称为需求管理政策。
财政政策可以有意为之,也可以是无意为之。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是有目的地使用政策工具来改变政府支出计划和税收法规从而影响国民收入水平。这种政策与非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或自动稳定器不同。自动稳定器产生于现存的税收系统和诸如社会保障、福利补贴和失业补偿的政府转移支付计划中。因为税收征集和转移支付的数量在不存在相机抉择的政策行为的情况下,随国民收入水平的变化而变化。非相机抉择的政策趋向于自动地、部分地改变私人支出,包括消费和投资。
当消费者和私人公司的决定不足以支持经济中的产出水平时,经济可能会趋于衰退。在这种情况下,将采用扩张性政策刺激经济。扩张行动能够通过增加政府的商品和服务支出、转移支付支出和降低税收来实施。通过增加经济中对商品和服务的总支出,扩张性政策对衰退和经济增长减速有刺激作用。
另一方面,当经济中的总需求超过产出时,一般价格水平趋于上涨,并存在通货膨胀。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应用紧缩性政策来降低或稳定过热的经济。紧缩性财政政策可以通过削减政府对商品和服务的支出、转移支付支出和增加税收来实施。通过降低经济中对商品和服务的需求,紧缩性政策能够降低高水平的通货膨胀。
然而,不同的财政政策工具对经济的需求方面有不同的扩张效应。不同财政政策行动的扩张或紧缩效应可以利用政策乘数的概念进行比较。政策乘数衡量任一政策工具的改变导致的国民收入水平的最终扩张倍数。因为政府对商品和服务的支出是经济中总支出的直接组成部分,它对产出,从而对收入有直接的影响。当更高的收入进一步促进消费支出时,乘数过程开始。这一过程反过来又提高总产出和收入。消费和收入之间的反馈持续进行,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减弱。因此,总收入最后增加的水平比政府支出增加的水平更高。
政府支出改变的乘数取决于当家庭收入增加时,家庭增加的消费的多少。这一因素被称为边际消费倾向。边际消费倾向越高,乘数和一项特定政府支出改变对国民收入水平的最终影响越大。
税收征收改变的乘数效应小于政府支出改变的乘数效应。例如,个人所得税的削减对国民收入水平没有直接的影响,只有当更低的税收使家庭的税后收入增加时才会影响经济,促进家庭的支出,从而刺激经济中对商品和服务的需求。当更高的消费支出导致经济对商品和服务的需求间接增加时乘数过程才会开始。由于缺乏政府支出对经济中商品和服务的直接影响,税收减免的总的刺激效应比政府支出增加的刺激效应更低。
相似地,税收增加的总的紧缩效应比政府支出降低的总的紧缩效应更低。政府支出和税收增加或减少相同的数量称为平衡预算变化。然而,由于政府支出比税收对经济的需求方面的影响大,一项政府支出和税收增加相同数量的平衡预算财政政策仍然能够对经济产生刺激作用。另一方面,政府支出 和税收都减少不会改变预算平衡,但是对经济具有紧缩效应。
然而,财政政策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局限性。首先,扩张性财政政策可能通过影响利率对投资支出产生负面影响。由于实施扩张性财政政策,当一个特定年度政府支出超过税收收入时,预算赤字可能发生。例如,当一项扩张性财政政策导致的预算赤字通过在货币市场上借款或者发行政府债券来融资时,利率趋于上升。当扩张性财政政策引起的收入增加导致对货币的需求增加时,更高的利率也可能会出现。在任何一种情况下,更高的利率将增加借款成本,并扼杀一部分投资支出。由于投资支出是经济中对商品和服务的总需求的另一个组成部分,更低的投资支出将部分抵消财政政策的扩张效应。对投资支出的这一消极影响称为挤出效应。
在实践中,与非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不同,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存在许多时滞:政府当局认识经济问题的时滞、政策实施中的时滞和政策在经济中发挥效果的时滞。因此,财政政策很难在必需的时候对经济发挥及时的作用。最后,管理需求政策通过影响经济的需求方面来平衡私人支出的不平衡,但是,在一些经济情况下,如滞胀,即高失业率和通货膨胀同时出现时,管理需求政策不能发挥作用。扩张性财政政策仅能推动通货膨胀升高,即使它可能增加收入并降低失业水平。另一方面,紧缩性财政政策能够降低通货膨胀,但是会提高失业率。
应 用:
由于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经济学家和政策制定者越来越多地接受了政府促进经济稳定和增长的角色。20世纪30年代,富兰克林?D?罗斯福总统(Franklin D.Roosevelt)的新政是这一思想的一个反映,即使它并不像希望的那样成功。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1946年《就业法案》(Employment Act)正式确立了保持高就业、产出和增长的目标的责任。这一法案建立了经济顾问委员会(Council of Economic Advisors)就经济政策向总统提供建议。这一法案后来通过1974年的《国会预算和扣留控制法案》(Congressional Budget and Impoundment Control Act)得到修改。1974年的《国会预算和扣留控制法案》要求国会制定政府支出目标,并建议每年进行必要的税收政策改革。随着1978年《充分就业和平衡增长法案》(Full Employment and Balanced Growth Act,即《汉弗莱霍金斯法案》,Humphrey Hawkins Act)的通过,经济政策制定过程进一步发展。这一法案制定了经济的数字目标和政策形成的时间表,包括总统、国会和被称为联邦储备委员会的货币当局。
在 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的几十年中,政府当局已经将非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引入经济以抵消国民收入的微小波动。在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相机抉择的政策也经常用来稳定经济。
第一个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是1964年肯尼迪约翰逊税收削减。这一政策是1962年由约翰?F?肯尼迪总统(John F.Kennedy)建议,1964年由林登?B?约翰逊总统(Lyndon B.Johnson)实施。110亿美元的税收削减是为了解决20世纪60年代早期的缓慢增长和高失业。在整个20世纪60年代末期,这一政策在推动经济扩张方面是成功的。当后来经济面临高通货膨胀的压力时,1968年约翰逊实施了增加税收的政策。
下一个主要的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是杰拉尔德?福特总统(Gerald Ford)1975年为刺激经济实施的250亿美元的税收减让。这一计划实施后不久失业开始下降,并且产出水平上升。1982年中期的另一次衰退,里根政府实施了扩张性政策,这一政策是武器制造和1983—1988年7 000亿美元的税收削减的结合。税收削减计划是在1981年《经济复兴税收法案》(Economic Recovery Tax Act)和1986年《税收改革法案》(Tax Reform Act)下实施的。许多经济学家认为里根政策在促进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直到1990年长期的扩张方面是成功的。
由于经济的复杂性,对投资支出的挤出效应很难度量。肯尼迪约翰逊税收削减的挤出效应很小。20世纪60年代,由于货币当局为应 对货币需求增加而实施提高货币供给增长率,利率十分稳定。相反,在里根时期,由于没有采取适当的行动,结果,政府在货币市场借款为财政赤字融资推动了利率上升。
由于税收和社会保障体系,自动稳定器成为经济中更加重要的稳定器。例如,在1981—1982年衰退期间,总的税收收入下降了几乎200亿美元,而转移支付支出增加了300多亿美元。经济史也揭露出实施财政政策的一些实践问题。第一个是时机问题:做出政策决定、实施这些政策和等待这些政策对经济完全发挥效果的时滞。例如, 1962年肯尼迪建议的税收削减直到1964年都没有实施。此外,在公共工程上的政府支出要求长时期的计划和建设。
另一个财政政策问题是为扩张性财政政策融资的问题。扩张性财政政策可能将政府推向预算赤字。预算赤字通常通过在货币市场上发行政府债券来融资。在20世纪80年代,扩张性财政赤字导致预算赤字年年增加。20世纪90年代联邦赤字的规模变得如此之大,以至于乔治?布什(George Bush)总统建议削减政府支出,并增加税收,尽管当时经济正趋于衰退。
相关内容:
英国经济学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1883—1946)首先倡导政府稳定经济的角色和作用。凯恩斯认为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起因于消费者和商业企业的需求不足。而且,从财政政策直接影响经济的需求方面的角度,他提倡积极运用政府政策来稳定经济活动。他的著作对经济学和政治学思维,尤其是政府的经济职能有显著影响。自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由于政府行为的重要性增加,经济变得更加稳定。
在20世纪60年代,运用财政政策刺激经济的哲学得到经济学家和政策制定者的拥护。从那时起,扩张性政策经常被运用。1964年的肯尼迪约翰逊税收削减被认为是到20世纪60年代后期最有抱负和最成功的刺激经济的政策。然而,尤其是在20世纪70年代早期,随着经济扩张,通货膨胀的负面影响也出现了。整个20世纪80年代末期,里根政府的扩张性政策再次导致经济扩张。
此外,税收减免或政府支出增加在政治上比税收增加或政府支出减少更有吸引力。事实表明,为了获得选民的最大支持,政治家或执政当局趋于采用扩张政策,尽管这种选择可能对经济稳定有副作用,诸如由于对经济活动的过高压力导致通货膨胀率提高。里根时期的联邦赤字导致政府债务的产生表明扩张性财政政策的这一缺陷。由于诸如此类的历史教训,财政政策的制定将更加仔细,并且政府预算将成为政策制定中考虑的一个主要因素。
参考文献:
Beck,Morris. Government Spending:Trends and Issues. New York:Praeger,1981.描述了工业国家,包括美国和欧洲国家的政府部门日益重要的角色和趋势。详细分析了政府支出、转移支付体系和联邦、州和地方税收的效果。包括许多表格、图形和参考书目。为大学和高中学生提供了有用的信息。
Blinder,Alan S. Economic Policy and the Great Stagflation. New York:Academic Press,1979.洞悉了历史教训,深入分析了20世纪70年代政府的经济政策。详细讨论了那一时期政策制定的困境和不适当政策决定的影响。这一简明的、文字优美的书适合一般大众阅读。分析采用了图表和经济数据。
Boaz,David,ed. Assessing the Reagan Years. New York:Cato Institute,1988.这一430页的书提供了20世纪80年代政府财政政策发展的良好指导。包括马尔科姆?福布斯(Malcolm Forbes)和罗伯特?W?克兰德尔(Robert W.Crandall)在内的各位作者对里根政府在税收、支出和转移支付政策方面的经济计划的评论。非常适合一般大众阅读。
Friedman,Benjamin. Day of Reckoning:The Consequence of American Economic Policy Under Reagan and After. New York:Random House,1988.弗里德曼(Friedman)由 于政府政策经济学而著名。这本323页的书集中讨论了20世纪80年代财政政策的主要发展———利率的经济背景和结果、外汇、公债和对外贷款。详细讨论了20世纪80年代及以后的政策制定问题。写得很好的一本书,适合一般读者。
Norton,Hugh. The Role of the Economist in Government:A Study of Economic Advice Since 1920. Berkeley,Calif.:McCutchan,1969.本书提供了对任期内,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经济思想和顾问团的独到见解。适合对理解经济学家在政府政策制定中的角色感兴趣的一般读者。
Okun,Arthur.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Prosperity. New York:W.W.Norton,1970.这本写得很好的书以清晰的能够理解的术语描述了对经济政策制定背景的研究。奥肯(Okun)表达了一种凯恩斯学派的政策观点。这一观点比20世纪60年代人们普遍认可的观点更加现实。主题包括多数人的意见、争议以及在政治舞台的实施。适合一般大众。
Stein,Herbert. Presidential Economics:The Making of Economic Policy from Roosevelt to Reagan and Beyond. New York:Simon & Schuster,1988.斯坦(Stein)使以经济为主题的作品能够为公众所理解。这本450页的书将政策制定的历史与经济理论的发展相结合。给出了从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到里根政府时期财政政策实践的详细的总体考察。给出了1930—1982年主要经济指标的图形和数据。
Thurow,Lester. Dangerous Currents:The State of Economics. New York:Random House,1984.提供了对宏观理论的良好回顾和对现行政策的深入分析。写得很好,适合一般大众阅读。
互参条目:
The Crowding Out Effect,挤出效应;Deficit Spending,赤字支出;The Employment Act of 1946,1946年《就业法案》;Employment Theory,就业理论;Expansionary Policy,扩张性政策;Fiscal Policy:Keynesian View,财政政策:凯恩斯主义观点;Fiscal Policy:An Overview,财政政策综述;Keynesian Economics,凯恩斯主义经济学;Macroeconomic Policy:Expansionary,扩张性宏观经济政策;Unemployment and DemandStimulus Policies,失业和需求激励政策。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4-1 15:34:00
FISCAL POLICY:SUPPLY SIDE EFFECTS
财政政策:供给方效应
经济学类别:货币和财政理论
研究领域:财政理论与公共财政
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的财政政策,赋予了相机抉择的政府政策影响(如果不是调节)有效需求的关键角色。在更广泛的意义上,这一政策包括使用最适于影响和调节需求和供给,并使经济系统合理地趋近于期望的充分就业增长路径,同时使负面效应最小的任何工具。
主要术语:
有效需求不足(DEFICIENCY OF EFFECTIVE DEMAND):有足够的购买者来保证以盈利价格出售生产的所有商品的问题。
财政政策(FISCAL POLICY):运用政府预算工具影响整体经济,使其趋于特定的方向。
货币政策(MONETARY POLICY):中央银行实施的对货币总供给、利率水平、信贷状况和金融市场稳定性进行有限控制的政策。
潜在产出(POTENTIAL OUTPUT):在劳动力和其他资源完全被雇佣的条件下,国民生产的最大可持续水平。
供给学派经济学(SUPPLY SIDE ECONOMICS):强调供给和需求的结合,以及供给方面的必要,但是供给不足以形成有效的经济政策。
供给学派(SUPPLY SIDE SCHOOL):20世纪80年代初在美国盛行的学派。20世纪70年代的缓慢增长和高通货膨胀孕 育了这一学派。该学派与“里根经济政策”有关。
转移支付(TRANSFER PAYMENTS):政府给予个人的,不是由当前生产活动引起的诸如社会保障、福利和失业方面的支出。
综 述: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政府用于从总体上调节和影响经济的主要工具。财政政策通过控制政府购买的商品和服务的水平、转移支付水平和税收结构,来达到政府的特定目标。用于控制这些经济要素的手段决定了实现特定目标的成功程度,以及其对人类福利的效果。在经济史的发展过程中,经济政策的目标和工具以及政策结构的目标和工具已经发生了很大改变。
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提出了政府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一起)在总体上管理经济的中心作用。在经济衰退时,主要问题是劳动力失业和生产能力,这主要是由于总的有效需求不足。财政政策主要考虑的是支出和税收对总有效需求水平和生产潜力利用的影响。大体上,政府对商品和劳务增加的购买会随着总需求(支出)的增加,起初在公共部门,后来在私人市场(以显著的总体效果)扩张。同样,税收削减也具有扩张作用,因为纳税者有了更高的可支配(税后)收入,可以支出更多。随着经济的变化———部分是凯恩斯政策的结果,部分独立于所追求的凯恩斯政策,———以及随着经济问题的变化,———例如增长放缓,通货膨胀上升,对供给方限制的增加———焦点转移到了可能对财政政策产生影响的培育或阻⑶痹诓量的因素。
经济政策的目标是配置经济资源以保证并维持有意义的充分就业或高就业(给所有在现行工资和月薪水平下,愿意工作但是找不到工作的人提供工作),提高生活水平并在总体上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产出、效率的增长,避免通货膨胀和外部平衡(如进出口的平衡、强势货币和稳定的外汇水平)不是经济政策的最终目标,仅仅是达到其最终目标的手段。生产的增长应该被看做是既着眼于短期目标,又着眼于长期影响的谨慎经济政策的结果,而不是目的。增长和效率重要是因为更加有效的管理资源能够使经济更好地实现经济活动的目标。
对经济生活干预的范围和性质(对放任主义制度的修正程度)取决于经济的目标和政治可行性限制。纠正的性质和程度(有意图的设计或计划)不仅仅取决于假定的目标:经济中的行为者对特定工具和制度有特殊的偏好,如特定类型的市场或政治分配决定。政策工具是政策制定者(政府)直接或间接控制下的工具,政策制定者通过这些工具掌握、加速或者减缓经济活动的发动机,并且影响经济的方向和内容。通常,选择和改变政策工具以及改变现有安排的自由程度比设想的要小得多。习惯、风俗和意识偏见能够事先决定特定工具和解决方案的运用。在设计和执行政策上,经济学家趋向于夸大选择的范围。
尽管通常有相当广泛的政策工具来执行被采取的政策,人们经常强调两种关键的宏观经济工具:政府征税和支出的财政能力(更多地强调影响潜在产出的政策措施)以及中央银行(美国的联邦储备体系)改变货币供给和利率、信贷条件以及金融市场稳定性的货币力量。因此,财政政策指在某一意愿的方向上影响总体经济的预算(公共税收和公共支出)工具。
资本主义历史上最严重的萧条(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造成的损伤,赋予了在宏观经济理论和政策方面进行凯恩斯革命的推动力。在存在严重失业和闲置能力的情况下,产出明显不是受到资源可用性(资源约束)的限制,而是基本上受有效需求不足(即找到足够的买 方来保证以盈利的价格销售生产的所有商品的问题)的限制。因此,主要的问题是为现存生产潜力(可雇佣的闲置劳动和能力)得到充分利用时能够生产的产出寻找市场。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民主政府担当起稳定总产出、就业和价格波动的责任。它们试图促进和维持经济增长,但是更加艰难,成效也更小。在这一过程中,这些政府的经济功能和有意图的干预增加了。高税收使政府能够控制福利转移和收入再分配融资,并能够影响集体消费(如公共健康、公共教育、国防、道路建设和公园)和私人消费的相对规模。这些政策看起来使情况比在自由放任主义(或传统的前凯恩斯干预主义)的制度下得到了改善。但是这些政策伴随着负面影响,如日益增长的通货膨胀。
有些批评家认为凯恩斯主义的财政政策过于是需求导向型,即过于重视总需求的稳定,而疏忽了经济的长期推动力。在这些批评者中,出现了一个新的学派,有时称为“供给学派”。像经济学中通常的情况一样,这一学派由具有相同背景,但是在其他方面不同的经济学家组成。供给学派经济学成为美国总统罗纳德?里根(Ronald Reagan)经济政策的一个基石,被称为“里根经济学”。
供给学派经济学家强调影响和改变潜在产出或总供给(特定时期所有商业企业愿意生产的总产出)的措施,极力强调税收对经济参与者的行为和经济的刺激作用。他们认为需要更好、更具体可见的激励措施来促进储蓄、投资和劳动表现。高税收负担、福利支出的负面影响和沉闷的监管对激励工作、储蓄和投资有负面影响。更极端的倡导者认为税收减免的激励作用非常有效,以至于一定规模的税收削减实际上能够带来税收增加。考虑到财政政策的供给效应,谨记供给经济学有各种含义是非常重要的。
应 用:
不管是过分强调供给方面,还是需求方面的方法都有内在的危险,因为这种方法丧失了对整体经济过程以及供给与需求相互作用的考察。出现了供给方面(不局限于特定的“流行”应用,如里根经济学)的两种不同方法:单独重视供给以及供给与需求的结合。
第一种方法重视对工作和储蓄的刺激、税收体系和取消其他政府对工作造成的消极影响、企业家和生产力,强调高水平和差别巨大的累进税率(累进所得税)会打击产出的增加,削弱工作、生产和储蓄的积极性,并且阻碍增长。这种方法还倡导通过低税率限制政府支配的基金,削减浪费严重的支出和对私人企业的干预。一个有争议的问题是,税收负担的削减是否能够,以及在多大程度上能够引起额外的努力和生产力的明显提高。
单独强调需求的方法考虑社会(以福利为导向)政府支出和转移支付支出(如社会保障支出和失业保险)将极大地增进工作激励并使“工作逃避者”从事生产活动。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讲,这种态度反映了失业的本质:失业是否是由于有效需求不足,或懒惰、工作道德败坏和工作激励不足导致的寻找就业岗位的机会缺乏呢?
将供给和需求相结合的经济学家,即赞同第二种方法的经济学家强调有力扩张的经济导致高水平的商业回报和劳动收入以及扩大的税基,并有力地加强了投资的刺激。激活投资动力的一个问题无论如何也不是为投资提供已经实行过的税收减免。进一步说,更多的投资不一定是有益的。过去,投资激励经常在需求管理(稳定政策)的紧急关头实施。这一方法重视保持资源的有效利用以提高投资,而生产增长和稳定性的波动则是有效需求政策的紊乱所引起的。
第二种方法的一个主要贡献是由劳伦斯?R?克莱因(Lawrence R.Klein)提出的供给和需求的一般模型。在他的模型中,供给不是排挤需求,而是补充需求,双方一起构造的模型使这一体系更加连贯。因此,供给是必需的,且是不充分的、全面的、内部一致的经济政策的组成部分。
由于许多原因,人们更倾向于运用更直接的激励,即直接通过影响投资的税后收益率和 资本成本的策略变量,来影响投资决策的明确的适宜措施。标准的、已经得到证实的刺激投资、现有工厂和设备现代化的税收政策工具包括投资税收信贷,税收信贷可以扩大覆盖的范围;还包括提供差别支持税率,例如,引进更有效的利用燃料的设备,折旧的自由化以及为研究和开发活动提供贷款。关于税收政策对资本形成效果的意见有显著的不同。这部分地反映了在分析投资行为和生产力增长的决定因素的本质这一难题上的差异。一些强烈的、相互作用的因素是工厂、设备和人力资本(体现在劳动力的技术知识和技能上,其提高很大程度上是通过教育和在职工作经验)方面的投资;发明和创新的产生和传播;经验的取得;资源从低层向高层活动的转移;商品、资本和技术秘诀的国际流动的增加;适当的经济机制和机构安排;衰退和经济活动大幅萧条的避免。
相关内容:
对于学习经济理论和政策的学生,对经济生产能力和由此促进或制止其扩张的因素的考虑是一个有长期和显著历史的经济问题。古典经济学家,如亚当?斯密(Adam Smith,1723—1790)、大卫?李嘉图(David Ricardo,1772—1823)、托马斯?罗伯特?马尔萨斯(Thomas Robert Malthus,1766—1834)和约翰?斯图亚特?穆勒(John Stuart Mill,1806—1873)强调生产、生产力增长和经济生产潜力的扩张。回顾斯密的经典著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 An Inquiry into the Nature and Causes of the Wealth of Nations, 1776),斯密着重强调在竞争性的私人企业市场经济制度安排下,资本积累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李嘉图将注意力转向国民生产总值在社会各阶层之间的划分问题上。然而,他所关注的不是收入分配问题,而是分配的转移对资本积累的影响。马尔萨斯关心积累和消费的两难问题:过度积累对劳动力生产意愿以及过度消费对经济增长潜力的有害影响。穆勒认为,指导生产和分配的各个法律与不公平的收入分配(资本的赋予)是经济增长所必需的这一长期观点不相符。约翰?梅纳德?凯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1883—1946)将注意力集中在有效需求,而不是生产的供给限制上,即他注重短期观察,而不是主要考虑长期力量和趋势。供给经济学不是供给学派的发明———从历史的角度,它的优势和缺点可以看得更加清楚。
当比较供给方面的两种方法时———以税收为基础的方法和单独关注供给相对于供给加需求的方法———区分希望实现的社会类型的更基本的哲学和政治问题是非常重要的,包括诸如产出的内容和分配的价值判断问题;国防、增长或福利的重新排序;私人部门和公共部门的对比;制度和工具(如财政和货币)的种类;税收或支出;机会、限制和替代政策的有效性的纯技术经济问题。
在一部有影响力的著作———《经济政策》( Economic Policy, 1956)一书中,简?丁伯根(Jan Tinbergen)强调福利(幸福状况)与运用的经济政策工具的种类是有关系的,因为他们的应用会产生物质和非物质的成本(如经济行为者厌恶对他们选择的自由施加某种限制)。经济行为者和政党对于应该运用的合适的工具范围有初步的概念。一个基本的争论主题是经济学家各自对于市场潜力、局限性和运作的理解。长期以来,这一主题将经济学家划分成不同派别,并将供给经济学的两种方法进行了比较。
首先,单纯的供给方法赞成通过市场以及总体条件和一般环境创造的传导形成商业的扩张和增长。它赞成集合性的、“温柔”的间接措施。这些措施对市场运作、市场选择和调整的影响最小。然而,经济活动和分配含义的后果可能很粗糙,对福利利益、基础设施(经济增长所依赖的交通、军事力量和通信的发展)、环境保护和人力资本的公共投资尤其有害。无论人们如何反对分配的含义,他们希望提高经济效率。然而,由于对基础设施投资、人力资本和研究开发的公共支持的侵蚀,这些措施可能不稳定,这可能会对一国的活力和效率造成负面的长期影响。
通过对比,第二种方法,即供给和需求相结合的方法有助于纠正市场失灵和无效率,有 助于修正由行为者的政策指导的市场经济。这一目标伴随对许多领域的专门干预和有力的、直接的和明确的影响资本形成的规模和构成的措施。它支持试图看透并走在市场之前的(与西方工业国如日本的经历相似)敢作敢为的政策。对国内和国外市场而言,“对胜利者的挑选”和“对失败者的处理”是这一政策最困难和最有争议的问题。通过以特定产业为目标得到额外的支持和鼓励,胜利者获得了超出自由市场选择范围的激励。
任何建设性的和敏感的、政策导向的经济模型一定有供给和需求成分,一定抓住了经济问题的本质。任何单方面的和相对简单的解决方案(如单纯供给法)有普遍的吸引力,但通常是不完整的。实际上,经验研究表明有许多因素影响增长和生产力,从而表明像供给和需求相结合的方法所提倡的一样,对工具的运用非常广泛。
参考文献:
Blinder,Alan S.,and Robert M.Solow.“Analytical Foundations of Fiscal Policy.”In The Economics of Public Finance,edited by Alan S.Blinder et al.Washington,D.C.:Brookings Institution,1974.这一章包括对财政政策理论的总体考察。
Dornbusch,Rudiger,and Stanley Fischer. Macroeconomics. 4th ed.New York:McGraw Hill,1987.一本重要的中级水平教科书,对宏观经济理论和财政与货币政策进行了总体考察。
 Feiwel,George R.,ed. Issues in Contemporary Macroeconomics and Distribution. London:Macmillan,1985.这本书从不同的优势点讨论了宏观经济理论和政策的主要问题。
Fink,Richard H.,ed. Supply Side Economics. Frederick,Md.:University Publications of America,1982.对供给学派观点和批评的读物汇编。 Keynes,John Maynard. The General Theory of Employment,Interest,and Money .London:Macmillan,1936.凯恩斯革命的“突出成果”。包括对有效需求理论的阐述,其基本原理和政策处方。
Klein,Lawrence R.“The Neoclassical Tradition of Keynesian Economics and the Generalized Model.”In Samuelson and Neoclassical Economics, edited by George R.Feiwel.Boston:Kluwer Nijhoff,1982.关于供给和需求的一般模型和政策含义的讨论。
Musgrave,Richard A.,and Peggy B.Mu sgrave. Public Finance in Theory and Practice. New York:McGraw Hill,1989.这一领域中最主要的教科书。包括对于预算、赤字、稳定和增长的讨论。第17章税收对产出能力的影响和第7章对财政政策和稳定的讨论,尤其有用。
Roberts,Paul Craig. The Supply Side Revolution. Cambridge,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4.主要的供给学派经济学家对华盛顿政策制定的内部描述。
Robinson,Joan. The Accumulation of Capital .2d ed.London:Macmillan,1966.约翰?梅纳德?凯恩斯最亲密的一位年轻同事阐述了他的《通论》(General Theory)。
Rostow,Walt W. Theories of Economic Growth from David Hume to the Present.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0.对经济发展的本质和原因的观点的全面考察。
Samuelson,Paul A.,and William D.No rdhaus. Economics. 12th ed.New York:Mc Graw Hill,1985.一本权威的教科书。最有帮 助的是第2部分对宏观经济学的描述,尤其是第5章对总供给和总需求的综述和第17章对财政货币政策组合和政府赤字的论述。
Tinbergen,Jan. Economic Policy. Amsterdam:North Holland,1956.一本有关经济政策的原则和设计,以及演进的目标手段结构的经典著作。
互参条目:
Aggregate Supply and Demand,总供给和总需求;Budget Deficits and Surpluses,预算赤字和盈余;Business Cycles,经济周期;Collective Action vs.Market Action,集体行为和市场行为;Cost Benefit Analysis,成本—收益分析;Keynesian Economics,凯恩斯主义经济学;Macroeconomic Policy:Expansionary,扩张性宏观经济政策;Monetary and Fiscal Policie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发展中国家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Monetary Policy:An Overview,货币政策综述;Tax and Taxation,税收和税收制度;Welfare Economics,福利经济学。乔治?R?菲韦尔(George R.Feiwel)艾达?菲韦尔(Ida Feiwel)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4-1 15:36:00
FISCAL POLICY:KEYNESIAN VIEW
财政政策:凯恩斯主义观点
经济学类别:货币和财政理论
研究领域:财政理论与公共财政:经济思想史
财政政策的凯恩斯主义观点是经济学家的一种分析观点。由于凯恩斯的工作,这些经济学家认为财政政策,如政府支出和税收的变化,在稳定经济和促进经济扩张方面是有效的,并因此认为政策制定者应该积极运用财政政策。
主要术语:
挤出效应(CROWDING OUT EFFECT): 由于更高的利率水平导致的扩张性财政政策对投资支出的消极影响。
需求管理政策(DEMAND MANAGEMENT POLICY): 通过改变经济对商品和服务的总需求影响国民收入水平的政策。
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DISCRETIONARY FISCAL POLICY): 改变政府支出和税收法规以影响经济的有意图的政策行为。
财政政策(FISCAL POLICY): 通过改变政府支出或税收征集,或两者相结合来控制政府预算。
凯恩斯主义观点(KEYNESIAN VIEW): 这一观点与凯恩斯对持续的高失业和积极运用政府政策来稳定经济的可能性的信念有关。
乘数效应(MULTIPLIER EFFECT): 财政政策工具的变化导致的产出完全扩张的倍数。
非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NONDISCRETIONARY FISCAL POLICY): 在没有有意图的政策行动的情况下,现存政府计 划下税收征集和转移支付的变化。
综 述:
财政政策是通过控制政府预算来影响经济的总需求和收入的政府行为。财政政策运用的工具是改变政府支出或者税率,或两者相结合。政府的一个主要的经济目标是实现经济稳定和产出增长。
因为英国经济学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1883—1946)有影响力的工作,产生了一个被称为凯恩斯学派的思想学派。这一学派认为自由市场经济本质上是不稳定的。当消费者和商业企业的需求与生产不符时,产出和就业可能持续下降。
凯恩斯经济理论集中在总需求,或者说经济中对商品和服务的总需求上。经济中对商品和服务的总需求决定了产出水平。根据凯恩斯的观点,财政政策在稳定总需求方面是有效的。政府支出是总需求的直接组成部分,而税收以可以预见的方式影响消费和投资。因此,凯恩斯学派相信政府应该在通过影响总需求来稳定经济方面发挥积极作用。这种政策被称为需求管理政策。
财政政策可以是相机抉择的,也可以是非相机抉择的。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是有意图地运用改变政府支出计划和税收法规的政策行为来影响国民收入水平。这种政策与非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或自动稳定器不同。自动稳定器产生于现存的税收系统和诸如社会保障、福利补贴和失业补偿的政府转移支付计划中。因为税收征集和转移支付的数量在不存在相机抉择的政策行为的情况下,随国民收入水平的变化而变化。非相机抉择的政策趋向于自动地、部分地改变私人支出,包括消费和投资。凯恩斯学派认识到自动稳定器在私人经济行为上对微小波动的作用。另一方面,为了避免大的经济波动,他们建议实行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
相机抉择财政政策对总需求水平的总影响称为乘数效应。乘数过程开始于由于更高的政府支出导致的更高的收入进一步刺激消费者支出时,消费者支出反过来又会增加总需求和收入。消费和收入之间的反馈将持续下去,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减弱。因此,最终总需求和收入水平的增加是财政政策水平变化的倍数。相似地,当税收削减使家庭的收入增加时,它也有乘数效应。
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尤其是扩张性政策在两个方面遭到了批评。第一,通过增加经济中的总需求,扩张性财政政策会导致通货膨胀。由于凯恩斯学派通常考虑处于萧条中的经济,而政府支出的增加仅用来抵消消费者和公司支出的呆滞,因此不会影响产出市场上的价格水平。第二,私人部门,包括消费者和商业企业可能会发生的挤出效应。挤出效应产生于可能会提高利率的扩张性财政政策。由于经济活动是由扩张性财政政策刺激的,货币需求增加,在货币供给一定时,利率趋于上升。更高的利率将使一部分投资和消费支出停滞,部分地抵消财政政策的效果。挤出还发生在增加政府支出和降低税收征集造成的预算赤字方面。如果通过在货币市场借款弥补赤字,将使利率上升,造成对私人部门的挤出效应。
然而,凯恩斯学派的经济学家低估了挤出效应的程度。因为扩张性财政政策仅用于经济经历低产出时,此时扩张性财政政策将增强公司的信心和对未来盈利的预期。信心和盈利预期的增强将提高投资支出,并抵消更高利率的负面影响。
由于凯恩斯学派认为财政政策在影响总需求和国民收入上是有效的,因此建议积极运用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工具。当经济面临高失业和低产出增长时,政策制定者可以通过运用增 加政府支出或降低税率的扩张性财政政策来刺激经济活动。当经济在产出市场上面临高通货膨胀和过度需求时,政策制定者可以通过运用降低政府支出或提高税率的紧缩性财政政策来修正经济。
应 用:
20世纪40年代,凯恩斯理论开始为经济学家和政治家广泛接受。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会通过1946年《就业法案》(Employment Act)。这一法案后来通过1974年的《国会预算和扣留控制法案》(Congressional Budget and Impoundment Control Act)得到修改。《就业法案》标志着美国凯恩斯经济政策制定的开始。《就业法案》赋予政府通过运用财政和货币政策取得经济稳定和增长的责任。1978年《充分就业和平衡增长法案》(Full Employment and Balanced Growth Act,也称为《汉弗莱霍金斯法案》,Humphrey Hawkins Act)的通过,使经济政策制定进程取得了进一步发展。这一法案制定了由总统、国会和货币当局参与的经济的数字目标和政策形成的时间表。
另一方面,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的几十年,政府当局已经将非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引入经济以抵消国民收入的微小波动。在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相机抉择的政策也经常用来稳定经济。
第一个主要的、凯恩斯性质的、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是,1964年肯尼迪约翰逊税收削减。这一政策是1962年约翰?F?肯尼迪总统(John F.Kennedy)建议,1964年由林登?B?约翰逊总统(Lyndon B.Johnson)实施。110亿美元的税收削减是为了应对20世纪60年代早期的缓慢增长和高失业。在20世纪60年代末期,这一政策在推动经济扩张方面是成功的。当后来经济面临高通货膨胀的压力时,1968年约翰逊实施了增加税收的政策。
下一个主要的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是杰拉尔德?福特总统(Gerald Ford)1975年为刺激经济实施的250亿美元的税收减让。这一计划实施后不久失业开始下降,并且产出水平上升。在1982年中期的另一次衰退中,里根政府实施了扩张性政策。这一政策是武器建造以及1983—1988年期间 7 000亿美元税收削减的结合。税收削减计划是在1981年《经济复兴税收法案》(Economic Recovery Tax Act)和1986年《税收改革法案》(Tax Reform Act)下实施的。许多经济学家认为按照凯恩斯学派的标准,里根政策至少到1991年在促进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经济长期扩张方面是成功的。
由于经济的复杂性,对投资支出的挤出效应的衡量很难度量。按照凯恩斯主义观点,肯尼迪约翰逊税收削减政策的挤出效应很小。20世纪60年代,作为货币供给增长率增加的结果,利率保持稳定。相反,在里根政府时期,没有采取适当的行动。政府在货币市场借款为财政赤字融资影响了利率。在实践中,作为经济政策工具,税收削减比政府支出增加更受欢迎。
相关内容:
经济理论和政策的凯恩斯观点起源于,在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期间采取适当的财政政策行动的失败。萧条期间长期的失业和低产出,挑战了资本主义或市场经济是内在稳定的这一经济思想。凯恩斯在他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The General Theory of Employment,Interest,and Money,1936)一书中,描述了一个可供选择的理论。这一理论强调总需求对国民收入水平的决定作用。财政政策工具,如政府支出和税收对总需求有直接的影响。由于这个原因,凯恩斯学派经济学家提倡积极运用财政政策来稳定经济。
在1945年到20世纪70年代早期,凯恩斯学派有关产出和政策的思想主导了许多经济学家的思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财政政策成为政府政策制定的重要部分。在20世纪60年代,被称为货币主义学派的一个有竞争力的学派提出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的问题。货币主义者强调对私人经济的挤出效应和实施相机抉择的政策的复杂性。然而,尽管有不同看法,货币主义者同意这一政策在短期内有效。
在20世纪60年代,尽管竞争性学派之间对政策制定存有争议,凯恩斯对财政政策的概念为大多数政策制定者所接受。从那时起,扩张性财政政策,尤其是税收削减,经常被运用。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家认为,1964年肯尼迪约翰逊税收削减和20世纪80年代里根政府的税收计划对于刺激处于衰退中的经济是成功的。然而,自20世纪80年代早期开始,里根计划导致的赤字成为扩张性财政政策的主要缺陷。另一方面,由于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自动稳定器在稳定经济方面有明显的作用,它们可能在未来的经济中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Barrere,Alain,ed. Keynesian Economic Policies. New York:St.Martin's Press,1990.1983年9月12—15日,在巴黎第一大学召开的研讨会的论文集。这本206页的书很好地讨论了经济理论的发展和基于凯恩斯理论的经济政策面临的挑战。也强调了当前的失业问题和国际货币经济问题。适合具有经济学背景的大学生阅读。
Boaz,David,ed. Assessing the Reagan Years. New York:Cato Institute,1988.这一430页的书给出了20世纪80年代政府财政政策发展的良好指导。包括马尔科姆?福布斯(Malcolm Forbes)和罗伯特?W?克兰德尔(Robert W.Crandall)在内的各位投稿者,对里根政府对税收、支出和转移支付政策的经济计划的评论。非常适合一般大众阅读。
Fitzgibbons,Athol. Keynes's Vision:A New Political Economy.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8.这一216页的书集中讲述凯恩斯在经济和政治事件中的思想,以及他对经济政策的分析方法。它是为对凯恩斯哲学著作感兴趣的非经济学家而著。Okun,Arthur M.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Prosperity. New York:W.W.Norton,1970.这本写得很好的书以清晰的能够理解的术语描述了对经济政策制定背景的研究。奥肯(Okun)表达了一种凯恩斯学派的政策观点。这一观点比20世纪60年代人们普遍认可的观点更加现实。主题包括多数人的意见、争议以及在政治舞台的实施。适合一般大众阅读。
Stein,Herbert. Presidential Economics:The Making of Economic Policy from Roosevelt to Reagan and Beyond. 2d rev.ed.New York:Simon & Schuster,1988.斯坦(Stein)使以经济为主题的作品能够为公众所理解。这本450页的书将政策制定的历史与经济理论的发展相结合。给出了从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到里根政府时期的、财政政策实践的、详细的总体考察。给出了1930—1982年主要经济指标的图形和数据。
互参条目:
Built in Stabilizers,内在稳定器;The Crow ding Out Effect,挤出效应;Deficit Spending,赤字支出;The Employment Act of 1946,1946年《就业法案》;Employment Theory,就业理论;Expansionary Policy,扩张性政策;Fiscal Policy:Demand Side Effects,财政政策:需求方效应;Fiscal Policy:An Overview,财政政策综述;Keynesian Economics,凯恩斯主义经济学;Macroeconomic Policy:Expansionary,扩张性宏观经济政策;Unemployment and Demand Stimulus Policies,失业和需求激励政策。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4-1 15:37:00
FISCAL POLICY:KEYNESIAN VIEW
财政政策:凯恩斯主义观点
经济学类别:货币和财政理论
研究领域:财政理论与公共财政:经济思想史
财政政策的凯恩斯主义观点是经济学家的一种分析观点。由于凯恩斯的工作,这些经济学家认为财政政策,如政府支出和税收的变化,在稳定经济和促进经济扩张方面是有效的,并因此认为政策制定者应该积极运用财政政策。
主要术语:
挤出效应(CROWDING OUT EFFECT): 由于更高的利率水平导致的扩张性财政政策对投资支出的消极影响。
需求管理政策(DEMAND MANAGEMENT POLICY): 通过改变经济对商品和服务的总需求影响国民收入水平的政策。
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DISCRETIONARY FISCAL POLICY): 改变政府支出和税收法规以影响经济的有意图的政策行为。
财政政策(FISCAL POLICY): 通过改变政府支出或税收征集,或两者相结合来控制政府预算。
凯恩斯主义观点(KEYNESIAN VIEW): 这一观点与凯恩斯对持续的高失业和积极运用政府政策来稳定经济的可能性的信念有关。
乘数效应(MULTIPLIER EFFECT): 财政政策工具的变化导致的产出完全扩张的倍数。
非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NONDISCRETIONARY FISCAL POLICY): 在没有有意图的政策行动的情况下,现存政府计 划下税收征集和转移支付的变化。
综 述:
财政政策是通过控制政府预算来影响经济的总需求和收入的政府行为。财政政策运用的工具是改变政府支出或者税率,或两者相结合。政府的一个主要的经济目标是实现经济稳定和产出增长。
因为英国经济学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1883—1946)有影响力的工作,产生了一个被称为凯恩斯学派的思想学派。这一学派认为自由市场经济本质上是不稳定的。当消费者和商业企业的需求与生产不符时,产出和就业可能持续下降。
凯恩斯经济理论集中在总需求,或者说经济中对商品和服务的总需求上。经济中对商品和服务的总需求决定了产出水平。根据凯恩斯的观点,财政政策在稳定总需求方面是有效的。政府支出是总需求的直接组成部分,而税收以可以预见的方式影响消费和投资。因此,凯恩斯学派相信政府应该在通过影响总需求来稳定经济方面发挥积极作用。这种政策被称为需求管理政策。
财政政策可以是相机抉择的,也可以是非相机抉择的。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是有意图地运用改变政府支出计划和税收法规的政策行为来影响国民收入水平。这种政策与非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或自动稳定器不同。自动稳定器产生于现存的税收系统和诸如社会保障、福利补贴和失业补偿的政府转移支付计划中。因为税收征集和转移支付的数量在不存在相机抉择的政策行为的情况下,随国民收入水平的变化而变化。非相机抉择的政策趋向于自动地、部分地改变私人支出,包括消费和投资。凯恩斯学派认识到自动稳定器在私人经济行为上对微小波动的作用。另一方面,为了避免大的经济波动,他们建议实行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
相机抉择财政政策对总需求水平的总影响称为乘数效应。乘数过程开始于由于更高的政府支出导致的更高的收入进一步刺激消费者支出时,消费者支出反过来又会增加总需求和收入。消费和收入之间的反馈将持续下去,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减弱。因此,最终总需求和收入水平的增加是财政政策水平变化的倍数。相似地,当税收削减使家庭的收入增加时,它也有乘数效应。
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尤其是扩张性政策在两个方面遭到了批评。第一,通过增加经济中的总需求,扩张性财政政策会导致通货膨胀。由于凯恩斯学派通常考虑处于萧条中的经济,而政府支出的增加仅用来抵消消费者和公司支出的呆滞,因此不会影响产出市场上的价格水平。第二,私人部门,包括消费者和商业企业可能会发生的挤出效应。挤出效应产生于可能会提高利率的扩张性财政政策。由于经济活动是由扩张性财政政策刺激的,货币需求增加,在货币供给一定时,利率趋于上升。更高的利率将使一部分投资和消费支出停滞,部分地抵消财政政策的效果。挤出还发生在增加政府支出和降低税收征集造成的预算赤字方面。如果通过在货币市场借款弥补赤字,将使利率上升,造成对私人部门的挤出效应。
然而,凯恩斯学派的经济学家低估了挤出效应的程度。因为扩张性财政政策仅用于经济经历低产出时,此时扩张性财政政策将增强公司的信心和对未来盈利的预期。信心和盈利预期的增强将提高投资支出,并抵消更高利率的负面影响。
由于凯恩斯学派认为财政政策在影响总需求和国民收入上是有效的,因此建议积极运用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工具。当经济面临高失业和低产出增长时,政策制定者可以通过运用增 加政府支出或降低税率的扩张性财政政策来刺激经济活动。当经济在产出市场上面临高通货膨胀和过度需求时,政策制定者可以通过运用降低政府支出或提高税率的紧缩性财政政策来修正经济。
应 用:
20世纪40年代,凯恩斯理论开始为经济学家和政治家广泛接受。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会通过1946年《就业法案》(Employment Act)。这一法案后来通过1974年的《国会预算和扣留控制法案》(Congressional Budget and Impoundment Control Act)得到修改。《就业法案》标志着美国凯恩斯经济政策制定的开始。《就业法案》赋予政府通过运用财政和货币政策取得经济稳定和增长的责任。1978年《充分就业和平衡增长法案》(Full Employment and Balanced Growth Act,也称为《汉弗莱霍金斯法案》,Humphrey Hawkins Act)的通过,使经济政策制定进程取得了进一步发展。这一法案制定了由总统、国会和货币当局参与的经济的数字目标和政策形成的时间表。
另一方面,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的几十年,政府当局已经将非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引入经济以抵消国民收入的微小波动。在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相机抉择的政策也经常用来稳定经济。
第一个主要的、凯恩斯性质的、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是,1964年肯尼迪约翰逊税收削减。这一政策是1962年约翰?F?肯尼迪总统(John F.Kennedy)建议,1964年由林登?B?约翰逊总统(Lyndon B.Johnson)实施。110亿美元的税收削减是为了应对20世纪60年代早期的缓慢增长和高失业。在20世纪60年代末期,这一政策在推动经济扩张方面是成功的。当后来经济面临高通货膨胀的压力时,1968年约翰逊实施了增加税收的政策。
下一个主要的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是杰拉尔德?福特总统(Gerald Ford)1975年为刺激经济实施的250亿美元的税收减让。这一计划实施后不久失业开始下降,并且产出水平上升。在1982年中期的另一次衰退中,里根政府实施了扩张性政策。这一政策是武器建造以及1983—1988年期间 7 000亿美元税收削减的结合。税收削减计划是在1981年《经济复兴税收法案》(Economic Recovery Tax Act)和1986年《税收改革法案》(Tax Reform Act)下实施的。许多经济学家认为按照凯恩斯学派的标准,里根政策至少到1991年在促进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经济长期扩张方面是成功的。
由于经济的复杂性,对投资支出的挤出效应的衡量很难度量。按照凯恩斯主义观点,肯尼迪约翰逊税收削减政策的挤出效应很小。20世纪60年代,作为货币供给增长率增加的结果,利率保持稳定。相反,在里根政府时期,没有采取适当的行动。政府在货币市场借款为财政赤字融资影响了利率。在实践中,作为经济政策工具,税收削减比政府支出增加更受欢迎。
相关内容:
经济理论和政策的凯恩斯观点起源于,在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期间采取适当的财政政策行动的失败。萧条期间长期的失业和低产出,挑战了资本主义或市场经济是内在稳定的这一经济思想。凯恩斯在他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The General Theory of Employment,Interest,and Money,1936)一书中,描述了一个可供选择的理论。这一理论强调总需求对国民收入水平的决定作用。财政政策工具,如政府支出和税收对总需求有直接的影响。由于这个原因,凯恩斯学派经济学家提倡积极运用财政政策来稳定经济。
在1945年到20世纪70年代早期,凯恩斯学派有关产出和政策的思想主导了许多经济学家的思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财政政策成为政府政策制定的重要部分。在20世纪60年代,被称为货币主义学派的一个有竞争力的学派提出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的问题。货币主义者强调对私人经济的挤出效应和实施相机抉择的政策的复杂性。然而,尽管有不同看法,货币主义者同意这一政策在短期内有效。
在20世纪60年代,尽管竞争性学派之间对政策制定存有争议,凯恩斯对财政政策的概念为大多数政策制定者所接受。从那时起,扩张性财政政策,尤其是税收削减,经常被运用。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家认为,1964年肯尼迪约翰逊税收削减和20世纪80年代里根政府的税收计划对于刺激处于衰退中的经济是成功的。然而,自20世纪80年代早期开始,里根计划导致的赤字成为扩张性财政政策的主要缺陷。另一方面,由于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自动稳定器在稳定经济方面有明显的作用,它们可能在未来的经济中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Barrere,Alain,ed. Keynesian Economic Policies. New York:St.Martin's Press,1990.1983年9月12—15日,在巴黎第一大学召开的研讨会的论文集。这本206页的书很好地讨论了经济理论的发展和基于凯恩斯理论的经济政策面临的挑战。也强调了当前的失业问题和国际货币经济问题。适合具有经济学背景的大学生阅读。
Boaz,David,ed. Assessing the Reagan Years. New York:Cato Institute,1988.这一430页的书给出了20世纪80年代政府财政政策发展的良好指导。包括马尔科姆?福布斯(Malcolm Forbes)和罗伯特?W?克兰德尔(Robert W.Crandall)在内的各位投稿者,对里根政府对税收、支出和转移支付政策的经济计划的评论。非常适合一般大众阅读。
Fitzgibbons,Athol. Keynes's Vision:A New Political Economy.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8.这一216页的书集中讲述凯恩斯在经济和政治事件中的思想,以及他对经济政策的分析方法。它是为对凯恩斯哲学著作感兴趣的非经济学家而著。Okun,Arthur M.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Prosperity. New York:W.W.Norton,1970.这本写得很好的书以清晰的能够理解的术语描述了对经济政策制定背景的研究。奥肯(Okun)表达了一种凯恩斯学派的政策观点。这一观点比20世纪60年代人们普遍认可的观点更加现实。主题包括多数人的意见、争议以及在政治舞台的实施。适合一般大众阅读。
Stein,Herbert. Presidential Economics:The Making of Economic Policy from Roosevelt to Reagan and Beyond. 2d rev.ed.New York:Simon & Schuster,1988.斯坦(Stein)使以经济为主题的作品能够为公众所理解。这本450页的书将政策制定的历史与经济理论的发展相结合。给出了从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到里根政府时期的、财政政策实践的、详细的总体考察。给出了1930—1982年主要经济指标的图形和数据。
互参条目:
Built in Stabilizers,内在稳定器;The Crow ding Out Effect,挤出效应;Deficit Spending,赤字支出;The Employment Act of 1946,1946年《就业法案》;Employment Theory,就业理论;Expansionary Policy,扩张性政策;Fiscal Policy:Demand Side Effects,财政政策:需求方效应;Fiscal Policy:An Overview,财政政策综述;Keynesian Economics,凯恩斯主义经济学;Macroeconomic Policy:Expansionary,扩张性宏观经济政策;Unemployment and Demand Stimulus Policies,失业和需求激励政策。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4-1 21:56:00
不错,有价值的词条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4-2 10:43:00
感谢版主的耐心,想了解“炫耀性消费和仿效”谢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4-3 16:29:00
非常不错,不过好像还有一些不太清楚,应该怎么查呢?谢谢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4-4 22:26:00
good stuff ,Thank you for sharing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4-4 23:21:00
不确定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4-5 07:04:00
谢谢[em01]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4-5 13:52:00

     很有用,谢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4-5 15:16:00
版主真是有心了哦&nbsp;&nbsp;&nbsp; 谢谢;了&nbsp;&nbsp; 希望可以经常用到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4-6 19:58:00
值得收藏,感谢楼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4-7 11:53:00

泰尔熵的分解公式及意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4-8 09:35:00
很好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4-8 09:52:00

什么情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4-8 14:54:00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