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宏观经济学
6142 7
2009-03-24

教科书说:单一银行不能引起多倍存款创造,如米什金《货币金融学》第四版中文版329页。

但我觉得不一定啊?

多倍存款创造的机制是:

(1)A银行向甲放贷100元;(2)甲向乙买东西,花掉了借来的100元;(3)乙把100元存进B银行。

然后又可以周而复始(假设法定准备金率为10%)

(1’)B银行向丙放贷90元……

这样多倍存款就创造出来了。

问题是在第(3)步,如果乙也把100元存进A银行,那么A银行不是就能再放贷90元吗?

那么,教科书说单一银行不能引起多倍存款创造,是不是指下面两种情况:

1、银行放贷额不能超过超额准备金。

2、A银行发出贷款之后,借款人不会把钱白白放在A银行里,而会拿出去花,花掉的钱很可能就进了别的银行,这样A行就不能把一笔钱不断对外放下去。

但这并不否认上面设想的第3种情况,即:

3、如果甲花掉的钱又被乙存进A行,那么A行在扣掉法定准备金后,是不是又可以放90元贷款?

真心求教,不为钻牛角尖,只希望哪位大侠有空指点一下,我这种理解对不对。多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9-3-24 17:12:00
you are right.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3-24 18:46:00

非常感谢大侠指点,这就放心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3-25 07:36:00

书上的假设似乎是:公众不会把从X银行获得的贷款再存入X银行。

这可能是为了说明问题而做出的硬性规定(把问题“纯粹化”)。

现实中,肯定不是这样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3-25 14:29:00

多谢版主指点:)

我发现关于我提出的第3种情况,就在米什金《货币金融学》第四版中文版327页的倒数第2段是有说明的,只是我看书不细,没注意。

倒数第2段说:“为求得存款总体扩张的结果,区分银行A和银行B是不必要的……”。这里就解释了这个问题,也就是说,作者本意是强调,单个银行不可能通过一轮放贷就实现存款的多倍创造,但多轮放贷是可以的,这时就不必区分了。这和版主所说是一个意思。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3-25 14:33:16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17 12:25:57
我最近也在看这个,我觉得把整个银行体系看成一个银行,其实还是存在存款扩张的,那个例子说单个银行不能创造多倍存款,其实是硬性规定它将超额准备金放贷出去之后,得到贷款的人不会将款存入银行了,这样很牵强。如果假设法定准备金比率存在,且银行不断放贷,得到贷款的人又不断将钱存入同家银行,其实跟多家银行的存款创造是一样的,都是多倍扩张。
难道说存款扩张的倍数还跟银行数量有关啊?!太搞笑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