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个帖子(自光明网)
余老师答复如下: 前几天一个数学不咋地的家伙居然拿鸡蛋碰石头,挑战本人的博文《好好学点数学》,我当时只是稍稍地回答他让他注意到他错了,他的错误,随便找个大学数学系的学生就能告诉他,而他居然不知耻,非要把自己往耻辱柱上钉,在自己的博客上,胡言什么“让人大跌眼镜的知识分子”(http://blog.gmw.cn/u/36000/archives/2009/51931.html) 既然这样,那我就费点笔墨,不收学费地给他上上课。我在自己的博客中批评铁道部张局长,以“2000名左右的旅客,如果对每个旅客实行买票、验票都要看身份证的话,每检查一个身份证就算只用2秒钟,2000多人就要再增加将近1个小时”为由反对实行实名制,是没有考虑检票口可以开到多过一个的问题。而这位“直言了”却说什么开100个检票口也一样,即便百人检票,每个旅客的平均数并不改变。问题在于,我跟张局长讨论的是每人2秒钟的检查时间吗?我跟张局长讨论的是会不会增加到近1个小时的时间,讨论的是开三个检票口的情况下,检完这2000多人要不要一个小时的问题,而“直言了”却纠缠说什么“只要平均数不变,总数就不变”。前几天我听广播说,某地一小学校舍原定170天完工,两年也没有盖完。我很怀疑这个施工队的队长是这位“直言了”。因为他一定会这样计算,170天是每个施工人员工作的平均数,总数自然要把所有施工人员的平均数加起来。换句话,如果这个施工队有20人的话,总数将要求3400个施工日,刚入学的孩子在毕业时是看不到新校舍完工的。而如果再增加一个20人的施工队帮忙,由于平均数不变,所以总数就不变,还得干九年多时间。 就是出于这样的逻辑,他当然能够“嘲笑”我对西方经济学的全盘否定。清华大学的蔡继明教授曾经在学术会议上说他“证明”马克思错了,而我从他的公式中发现了“1=4”。如果以“1=4”的逻辑能够证明马克思是对的,那马克思就真的不值一提了。同样地,如果像“直言了”这样的人不嘲笑我,我才会非常不自在。 至于说什么某某没有听说过我这个“经济学家”,那很正常,因为我从来没有承认自己是传教士一样的“经济学家”。我现在多少能算一点的是一个经济科学工作者,而本人的志向之一是要做一个经济科学家。“经济学家”和“诺贝尔奖得主”(限于经济学奖)的帽子还是留给那些愿意顶个屎盆子的人吧。 “直言了”不仅不清楚数学上的术语,而且也不清楚经济学方面的术语。西方经济学并不包含马克思的经济学说,哪一本西方世界著名的经济学教科书里会讲劳动价值理论和剩余价值理论?“直言了”的朋友老公见过吗?全盘否定西方经济学与《资本论》在资本主义世界永不过时什么时候矛盾过?另外,什么样的一种逻辑会把本人全盘否定西方经济学与中国经济学的创新直接挂起钩来?本人对于西方经济学的全盘否定,早就有人谩骂了,“直言了”不清楚,只能算是局外人。西方经济学界(现在又包括一个颇为著名的经济学家兼职两个权威经济杂志的书评合同评论员)居然堕落到让局外人出头来犬吠,真不知该轮到谁来大跌眼镜了。
此人就是在光明网上不敢以真名示人的缩头乌龟直言了。
再强调一点: 小混混将2秒钟过一个人与2秒钟过三个人相混同,将西方少数大学开马克思的课(这里面还有许多课不是在经济学专业内开的),与西方经济学本身包含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相混同。这个混混的脑袋要理清得从小学重新学起。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3-26 16:53:00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