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277 0
2009-03-26

上海推进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方案获国务院通过,众多期待已久的政策突破终于得偿所愿,其中,上海乃至中国金融业的对外开放力度加大,尤其值得关注。

3月2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下称《意见》)。这也是中国首次以国务院文件的形式,明确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国家战略定位。

  《意见》中对金融服务业加大对外开放着墨颇多。上海市金融服务办公室主任方星海表示,《意见》的出台,宣示了中国政府加大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的态度,中国政府不会因为国际金融危机而关起大门、封闭金融市场。

  《财经》记者了解到,《意见》提出,稳步推进金融服务业对外开放,中国金融业对外开放安排优先在上海发展;根据国家金融对外开放的总体程度,支持设在上海的合资证券公司、合资基金公司率先扩大开放范围。

  《意见》提出,充分发挥上海金融市场种类齐全、金融机构体系健全、金融发展环境良好的优势,中国在金融市场、金融机构、金融产品等方面重要的改革创新,原则在上海先行先试。这样,原须借道浦东综合配套改革“先行先试”的一些金融方面的重要创新,有望扩大到上海全市。

  备受瞩目的离岸金融,在《意见》涉及国际金融中心部分一笔带过:推动私人银行业务、股权融资、券商直投、离岸金融、私人股权投资、创业投资等业务的发展。据《财经》记者了解,上海开展离岸金融业务将主要安排在洋山港国际航运发展综合试验区的范围内。

  《意见》还赋予上海不少可具体操作的政策,如逐步扩大国际多边金融机构发行人民币债券规模,稳步启动在国内有长期业务经营的境外企业发行人民币债券,并适时启动符合条件的境外企业发行人民币股票。

 以人民币标价,发行者为外国金融机构(政府、私人和国际组织),购买者为中国金融机构的债券,即“熊猫债券”。但“熊猫债券”的规模一直有限。

2008年外资法人银行流动性短缺之时,瑞穗实业银行(中国)经营管理部总经理铃木宏司曾对《财经》记者表示,不少外资银行对发行金融债有浓厚的兴趣,但外资银行在中国发相应的债既没有规定,也没有先例,只是听说央行和银监会在审慎研究。

  2009年2月召开的上海外资银行负责人会议上,上海银监局局长阎庆民表示,目前正在积极研究推进允许符合条件的外资银行发行金融债和正常贷款资产证券化试点。

  境外企业发行人民币股票,即在A股开设国际板,也是外企期待已久的事。上海证券交易所研究中心主任胡汝银曾对《财经》记者表示,允许外国公司在国内上市,无论是对中国投资者还是对整个市场结构的优化,都可能起到比QDII更大的作用。2007年以来,汇丰银行等外企纷纷表示出挂牌A股的兴趣。彼时,监管层表示,对国际板尚未作出时间规划。

  在适时启动符合条件的境外企业发行人民币股票的政策支持下,一俟监管问题解决,国际板有望真正纳入议事日程,使上海证券交易所的国际化程度和国际影响进一步扩大。

  《意见》将上海与香港的关系描述为联动发展,并提出试点在上海推出以香港股票组合为基础的交易所交易基金(ETF)。

  《意见》中还提出在上海开展人民币用于国际贸易结算试点,增强企业防范汇率风险能力。这是2008年底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对广东和长江三角洲地区与港澳地区、广西和云南与东盟的货物贸易进行人民币结算试点之后,中央层级对上海进行人民币国际贸易结算试点的首次单独表述。

  此外,《财经》了解到,《意见》还提出了对在上海的外资法人银行给予企业所得税过渡期优惠政策;在上海开展引入外商独资信用评级机构试点,并允许其开展公司债券评级等业务;在洋山深水港区探索开展期货保税交割业务;培育和吸引具有综合经营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金融控股集团积极发展各类金融业务等政策。■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