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2009-3-28 10:18:00

我刚偏题了,现在偏回来。

就北京市房山区良乡镇来说,在不足10KM的距离内,就有两所差别十分大的小学。一所是软硬设施都很强的小学,另一所则是需要周边两个大学的三个社团去支教的小学。这可能就是整个中国的缩影吧。东部的孩子所拥有的东西远远比西部的孩子拥有的东西多得多,尤其是农村。

现在“读书无用论”又开始泛滥。个人认为,应该让农村的孩子觉得读书是有用的才行。既然农村的孩子难以进入所谓上流社会,那么对他们的教育重点就应该放在进行农业专业知识指导和教育上。有了更好的农业专业知识,拥有了更好的技术,增加的农产品产量,他们的信心就会大大的提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3-28 10:19:00
是啊!问题是挺严重的,差别是在不断的升学中不断增大。小学淘汰一部分,初中再来一部分,高中再淘汰一部分,结果等我上大学了。我的小学同学只有我进了大学,初中只有可怜的几个进了大学,高中还有那么几个进了一本。可悲啊!上学真的是种奢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3-28 10:22:00

机会平等是最大的公平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3-28 10:37:00
这是个悲哀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3-28 10:39:00

PS.我能接受出身的卑微,却无法容忍如此如此不公平的竞争……

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3-28 10:54:00
支持,我就是来自农村的,在我上小学时,我们村里有8个和我一般大的孩子在读书,到了初中毕业时就剩下3个了,有的不想读了,有的因为家庭贫困向上都上不起,上了高中之后,有一个高一还没读完就被他爸拉回来了,去广东打工了。我们初中的房子不知道是生么时候建的,我爸说他那时高中就是在那里读的(文革的时候),到现在最少也有25年了。学生太多了,没宿舍住,就在原来的宿舍楼上再搭了一层瓦屋,夏天像蒸笼,冬天很冷。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3-28 11:14:00

个人认为,增加农民收入首先应该从思想方面入手:第一是改变城里人的歧视农民的思想,提高农民的社会地位。第二是改变农民懒惰颓废不思进取的思想,激发农民进行生产的积极性。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http://www.pinggu.org) 详细出处参考:https://bbs.pinggu.org/dispbbs.asp?boardid=26&replyid=4350&id=434958&page=1&skin=0&Star=3

多么伟大的想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3-28 11:37:00

敢于说话的人太少导致这种不公平现象越来越严重,再不思改变,等到爆发时再处理,后果是无法想象的;支持楼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3-28 11:58:00
以下是引用dahzhchzh在2009-3-27 11:56:00的发言:
马太效应
同意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3-28 12:07:00

想起麦子写的《我要奋斗多少年才能和你一起喝咖啡》。从农村出来的孩子想在城市扎根太难了。念大学的时候,会发现自己已经输在起跑线上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3-28 12:17:00

"比较我们的成长历程,你会发现,为了一些在你看来唾手可得的
东西,我却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
------------ 深有感触。

即使我得到了比你多的,还是要承受户口歧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3-28 12:23:00
俺也是农村地,就让一起努力来改变现实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3-28 12:27:00

也许不惜抱怨太多,两级分化在改革之初就是可以预见的,农村和城市政策的差异,不会自表现在经济方面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3-28 12:32:00

我接受出生的卑微,也接受竞争的不公平!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3-28 12:34:00
道出了农村娃的心声。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3-28 13:01:00

我也是农村的  现在大城市读书  总感觉有种种不公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3-28 13:26:00

深有感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3-28 13:27:00

教育是一个民族、国家公平的最根本的条件之一。没有教育的公平,其他的都是白费。我是农村走出来的孩子,我出现过很多次的自卑和对自己家庭身世的埋怨,埋怨父母的无能。这是以前的话,现在已经慢慢的调整过来了,我也希望能够回报我的父母能供读我上大学和研究生,谢谢我的父母。最让我愤恨的不是我能力的不行,而是很多学校的活动,或者是利益分配上,有太多次多食用一种歧视的眼光看我这群穷学生。我很鄙视这群人,我会努力的,我现在理论上是有成为一个富人的机会的,我会不断的努力的。我不能让我的孩子再次承受我这样的痛苦,不是我父母无能,是社会没有给我们一个公平的环境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3-28 13:28:00

   看到这里我想起了森在《贫困和饥荒》里面的关于权利假说的论断,一般的认识是,饥荒是由于食品的短缺造成的。森的权利假说却认为,饥荒更可能是由于权利分配不均造成的,强调交换性权利的变化对社会底层人民的打击。我个人认为中国的教育不公问题可以用森的权利假说来解释,在精英统治的上层集团,他们将占有资源看做自己劳动的成果,理解为理所当然。更加糟糕的是计划经济时期遗留下来的城市偏向这一制度安排,成为在中国渐进改革道路上的借口,成为像奥尔森所说的分利集团博弈的工具。

   支持温总理的说法,温总理是一代好总理,提出这样的问题十分有魄力,今天看农村跟城市的机会不均等是在拉大而不是在缩小。事实证明是先富带动后富还需要时间,工业拉什么反哺农业。教育是百年大计,希望城市偏向的政策有所改,不改矛盾是要激化,到时候不是谁可以该得了的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3-28 13:44:00

严重赞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3-28 13:47:00
提倡全面公费教育,切实减轻农村孩子及其家庭的负担,利民、利家、利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3-28 14:14:00

我想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还得增加农民的收入,许多问题的出现主要都是经济上遇到的障碍。

其次,减少农民进城的限制,城市应该是大家共融的地方,每个人都应有权利在城市里创造属于自己的财富。这样有朝一日中国城市的规模也会越来越大吧。

再次,降低人们享用文化资源的门槛,像公共的图书馆、博物馆、艺术馆应该低收费,而且要定期组织农村地区的学生来这些地方参观,有时一次震撼带给人的就是一生观念的转变。中国在文化资源共享性这方面做的还很不够。

最后,我觉得现行的高考制度还是有利于公平的,以分作为衡量标准正是提供了公平的起点。但现实中的招生制度是这样吗?有多少能做到完全以分作为评判标准?那些所谓强调素质教育的自主招生、保送生,还有给同城市留下的走读名额是不是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公平?我们不是缺少一种新型制度,而是缺少一种对现有制度的反思。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3-28 14:30:00
    户籍制度容易,内生与计划体制的城市政策偏向没有解除,放开户口和城市准入,面临的将是灾难性的。因为你一旦城市不再管制,势必有大量的人口涌向大城市,按照发展中国家的案例(主要是温铁军教授的研究),“城市病”会盛行,况且中国的城市偏向政策是很严重的,所以教育不能简单的搞移民工程,公平也是。如果说从考试本身来说,无疑是一种好的制度,一种促进公平的手段,个人认为考试的内容有待改变,竞争的评价标准应该变一变。像公共的图书馆、博物馆、艺术馆之类的,我个人倾向于免费开放,倒是可以发展产业链,并不一定要靠那少的可怜的门票维持,这样可以把消费群体分开。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3-28 14:30:31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3-28 14:40:00

解决贫富差距才是关键,如果城里的姑娘嫁农村的小伙,城里的男的娶村姑那就解决了农村与城市的差距。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3-28 14:40:00
每个农村孩子都有自己的梦想到最后却只有少数能坚持到最后,这就是笔者说的阶层固化,可是改变现状的措施却一直没有切实可行,如果别人帮不了我们,就只有自己帮助自己,农村的孩子要坚定信念,要努力拼搏!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3-28 14:56:00
我都30了,到现在为止,我小时候上学的老师还是那几个老师,都是一半时间教书一半时间种田,农村孩子真可怜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3-28 15:38:00

我想关于城市病的问题,我们要做的是想办法解决它而不是因为有它的存在就限制农民进城,因为克服了这一障碍之后就可以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我们需要前进而不是静止。城市病的产生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基础设施及制度体系跟不上迅速膨胀的城市人口所引起的,所以我们就应该建立完备的一套法律等制度体系加强对进城人口的管理,将他们统计在户籍之内,这样可以避免因人口流动过大造成的犯罪,然后再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一方面来扩大就业人口,解决进城农民的工作问题,一方面改善城市条件、扩大城市空间,缓解人口过多造成的交通、资源等压力。我想这是中国要想实现现代化必经的过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3-28 15:41:00
同感 一开始就输在了起跑线上了 还有更可拍的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3-28 16:01:00
谢谢mysky斑竹,有些观点还不太成熟,敝帚自珍,我收回~~
奖励部分可以考虑从我的账户中“扣回”;再次感谢!

[em01]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4-19 23:35:48编辑过]


mysky321  金钱 +30  奖励 2009-3-29 15:38:48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3-28 16:12:00
很有体会啊,我也是农村的啊!----有时候也觉得自己的路是越走越窄的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