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欧美比起来我们药价并不算高,美国是药价最高得,当然不排除有些领域很多厂家乱定价得现象.
1,首先,告诉大家一个概念,医药本身就是昂贵的服务,所以才会有医保得存在
2,即使取消医院15%得加成,一样很贵
3, 这个行业盈利模式得特殊性,他不像一般得B2B,我一个或者几个人就可以搞定一个大客户,你现在是要面对千千万万个医生,医生其实对药并不专业得,还需要学习,那么谁来帮他呢,医药代表为他提供培训和支持,然后他能正确地使用药物,能够得到这个药物在其他地方,其它医院使用得信息,所以这是医药代表的正面效果和应该起的作用,你算算一家医院,如果我卖病床,医疗器械,我一个人搞定一个或者几个院长就OK了,顶多再找找主任,如果我卖药,一个科室至少5-6个住院,4个副主任, 2-3个主任医师,我要搞定这个科室,从主任到一般坐门诊的的住院医师,至少要搞定一半, 一个医药代表的平均的高产量常规客户在15-20个左右(精力有限),还会有等量或者略多的其它小客户
然后药厂要盈利的,养活一个医药代表,一般除非销量很大,不会让你一个人看一家医院,你会看2-3家医院,到外企11家医院不等,一个外企养活一个代表至少15-20万销售额,一个国企养活一个代表至少10万销售额,你想想这里面的大头在哪里,肯定是营销费用,其它就是税,流通占5-10%,然后就是医保啊,招标啊,这些都是算在营销费用里的,
那个招标就是我们的卫生部和医学专家想出来的,结果你国家招标完了,省招标,省招标完了,市招标,市招标完了有些医院为了收费还有医院招标,一层一层,多出多少钱,个人估计药价平均有15%就这样流入政府各个级别的口袋,所以中间关节都是政府主导,这个就更加重了医药贵的现象
第三,药不是直接卖给消费者,是卖给医生,医生第一要求不是价格,而是安全性,那么药价最低的药你敢用么?显然安全性很难得到保障,所以你即使药很多,竞争根本就不再价格上,当然如果价格过高,让医生很难说服病人买的话另说
第四, 我们专家很不识时务的在国家只提供10%医院费用的情况下,限制药费占医院总收入比例在30%-40%,请问一个医院在依靠商业收入生存的同时,被限制了药比,那么它最佳选择是什么,就是增加其它部分的收入,那么你的诊断费用和服务费用上升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所以本次医改,本人依然不看好,没有解决本质问题,反而促使了医药流通企业和很多普药的企业的集中化,医药流通企业利用官方限制的垄断,显然有更强的议价权,而我医药企业的集中,我在医院有更多的药品收入,那么我在医院也有更多的话语权,B2B最大的影响因子就是RELATIONSHIP,那么除非国家统统限制死,不然我有办法多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