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352 1
2009-04-03

●中国积极态度受到各国关注

  ●表明中国努力承担大国责任

  ●应该充分利用峰会合作舞台

  ●积极寻找灵活多样合作模式

  G20峰会前后,各国首脑都对如何抑制国际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的影响,表明了自己鲜明的态度。从他们的观点中可以看出,目前各国出自本国利益的考虑而提出的建设性方案,侧重点都各不相同,所以,要想在短期内达成共识,找到各国都信赖的解决危机的方案,确实很难。

  作为美国最大债权国的中国,如何表明自己权利和义务对等的国际合作立场?如何向世界阐明改革美元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对世界经济未来可持续的发展至关重要?都成为海内外关注的焦点。尽管这次峰会对中国的立场和改革方案未必一致认可,但“中国声音”无疑受到各国关注,中国的积极态度会让所有的成员国感受到,中国政府正在努力承担起维护世界经济稳定发展的“大国责任”。我们相信,随着中国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和中国核心竞争力不断提高,中国市场在世界经济的舞台上扮演的角色会越来越重要,不远的将来,世界自然会接受中国政府在这次G20峰会上所提出的变革国际货币体系的建设性方案,而且,一个多元化的国际货币体系,现在由美元这个单一的主权国家货币所垄断的国际货币体系的失衡格局,一定会随着人民币国际化的不断推进而被渐渐取代。

  当然,道路并不平坦。因为美元主导的货币体系是今天支撑美国巨大的贸易赤字和财政赤字的强大支柱,也是美国度过当前金融危机冲击的一道最后的防火墙。一旦国际金融资本找到了一个更安全的避风港,那么,国际资本的流出就会让美国市场瘫痪,重演上个世纪大萧条的悲剧。所以,为了保证国际资本不出现大规模的流出,美国政府宁愿接受不利于美国经济基本面复苏的强势美元状态。

  另外,欧洲国家也感到美国这场金融危机的泛滥给他们带来了巨大的麻烦。为了不让道德风险的问题进一步恶化,他们极力主张要加强对美国金融创新过程的监管,尤其是对那些垄断金融创新技术的少数精英层建立事后有效奖惩措施,以真正做到收益和风险匹配。因为站在欧洲经济体角度上看,他们认为自己承担了更多的风险,而美国因为它特殊的货币地位和金融创新的能力,获得了超常的收益却转嫁了应该由他们承担的风险。所以,欧洲强调的是在金融全球化的背景下,要对现有金融创新业务实施系统性的监管。而对重建超出欧元范畴的国际货币体系并没有像新兴市场国家那样倾注较高的关注。

  综上所述,在G20峰会上,美国强调齐心协力解决市场流动性恐慌的合作方案,欧洲强调加强国际层面上的联合监管,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则会要求改革现有的美元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这3种声音很难形成一种共同的声音。如果全球化环境下的问题不能通过各国共同有效的政策合作得到解决,那么,本国利益之上的救市方案很有可能会危害到他国的经济利益和政府目标的实现,各种显性和隐性的贸易和金融保护主义就会随着捍卫自己国家利益的市场力量增大而不断加剧,最终,世界经济的复苏将会被严重推后,从而造成全球的救市成本日益提高。

  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也应该做好寻求“次优结果”的合作方案的准备。比如,在扶持美国市场的流动性同时,也应该不断向美国阐明和强调中国作为美国最大债权国的利益。否则,没有双赢结果的合作是不可持续的,最终会给中美两国的经济复苏增添交易成本。

  中国政府要充分利用G20峰会的舞台,积极寻找灵活多样的合作模式,争取更多和我们面临一样挑战的成员国的支持,从而创造为我们自身改革(第二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和金融服务业的创造价值的能力)所需要的良好的外部环境。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9-4-3 22:18:00

别忘了5万亿美元的储备是从哪来的?出口美国的外汇收入占多大比例?

尽管美国目前可能不是中国的第一大贸易出口国,但美国却是欧洲的第一大出口市场,这才是硬道理。

至于想让G20关注自己的声音,其实只不过是想挣个FACE而已,华而不实。在此之前最好先好好研究日本在上世纪90年代末那场美国疯狂大购物后(以失败告终)的经验教训以及日本当年也主张日元国际化的狂想后,再决定自己如何做。

另外,倒不如把自己家后院好好收拾利索了,如:污染、吃水、就业、住房等问题。

毛泽东当年为了拉百姓反蒋打天下提出:打土豪、分田地、翻身当主人的口号

那目前的政府至少应该给年轻的一代一个————“中国梦” 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