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宏观经济学
8758 10
2009-04-08

              什么是市场机制
     市场机制是我们最希望搞清楚的理论课题,因为它事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调控。至今,还很少见西方经济理论中有关市场机制的论述,包括国内知名的经济学者也很少从理论上做过详尽的分析,可以说,我们对市场机制的理解还是雾里看花,似是而非。西方经济理论大多只是从价格与供求之间的关系来论证市场机制,边际理论及其数学模型也是由此建立的,实际上这种简单的理论模型并不能完整的解释市场机制。而我们的政治经济学则更简单的把市场机制理解为价值规律,当然,探讨市场机制不能离开价值规律,但是,市场机制又不简单地等同于价值规律,市场机制是价值规律的现实形式,只有通过市场机制的内部运动才能为实现价值规律开辟道路。那么,什么是市场机制呢?或者说完整的市场机制理论模型应该如何建立呢?那么我们不妨先从机制一词谈起。
    机制意指机器制动的原理及其机器内部各机件之间互为因果或相互作用的关系,并且通过机器的运转实现一定的功能。后来机制一词又被医学界、生物学界所引用,譬如人体的神经系统、血液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免疫系统以及骨骼系统等在生命的运动中相互影响、相互作用,通过保持人体内各系统之间的相互平衡关系,从而维持生命的继续。同样,各子系统内也具有这种自行调节其自身平衡的功能。因此,机制实际上就是指由相关要素组成的相互联系、互为因果、在整体的运动中自行调节以实现自身平衡关系的功能。
    平衡是宇宙间万事万物得以顺利发展的基础。从系统论和控制论的角度看,当一处于正常工作状态的系统,由于受到外界的影响或受到自身某种因素变化的影响时,会导致整个系统工作状态离开原来的正常状态而发生某种偏离,把这一偏离量作为反馈信号去调整该系统的工作状态,并使之恢复正常时,这样一种能够自行调节自身变化以保持系统平衡的功能,一般称为机制。如果我们把市场看作是一个由若干相关要素组成的大系统,那么当某一要素发生变化或受到市场外部力量的作用导致市场供求不平衡时,以价格作为反馈信号,调整市场主体的市场行为,以重新恢复市场在某种条件下的供求平衡状态,这种能够自动平衡供求关系的功能就叫作市场机制。
    我们知道,在任何情况下,平衡总是相对的,而不平衡则是绝对的,市场正是在平衡与不平衡的矛盾运动中推动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市场机制就表现为在动态过程中,通过不断地自我调整由平衡到不平衡,又由不平衡到新的条件下的平衡,它如同其他任何自然的或人造的系统一样,也有其内在的客观规律,并且通过供求规律、价格规律、竞争规律、货币流通规律的集合运动,实现着价值规律。其中任何一种要素的变化,都会作用于整个系统,并且通过系统内部的自行调节,以实现在新的条件下的平衡。当然,我们这里所讲的市场机制,实际上指的是存在于现代市场中的市场机制。由于市场是一个历史范畴,因而市场机制也经历了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这如同人类所使用的工具由简单到复杂一样,只有在现代市场体系发育成熟的条件下才能存在。
    市场作为一个系统,类似于其他任何自然的或人造的系统,但是这一系统又有它自己的特点。市场系统首先是一个开放式的系统,它将受到来自于政治、经济、文化、技术、自然以及传统道德、主观思维等多方面的影响和制约。任何存在于市场外部的力量都可以作用于市场,从而改变市场机制的运行轨迹;其次,市场系统是历史发展着的,而且这个系统还在不断自我完善、自我扬弃之中;再次,市场系统的基本存在形式是市场体系,其内部运动的基本形式就表现为市场机制。但是,由于市场具有一定的区域性,因而市场系统要实现自身的完整性和统一性,需要借助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市场系统的特殊性决定了市场机制具有如下特征:
一、历史性。这完全由市场的历史性质所决定。在简单商品交换中,价值规律直接表现为市场机制,其基本要素仅由市场供求和交换价值所构成,直接产品交换所具有的同一性质决定着市场供求关系的平衡性,生产和需要之间的平衡关系主要依赖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在一般商品市场中,货币价格作为价值的指数,指示着供求变动的方向,竞争仅限于一定的范围之内,货币作为中介起着蓄水池的作用;在现代市场条件下,市场机制则表现为相关要素的集合运动。
二、整体性和集合性。在现代市场条件下,市场系统内的各相关要素都不能独立存在,而表现为一个集合。各相关要素在市场机制中分别履行着不同的社会职能,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三、相关性。即任何一项要素的变化,都会引起其他要素作相应的变化,并且互为因果关系。例如价格与供求的关系;价格与竞争的关系;货币流通与供求及价格的关系等等。市场机制正是通过相关要素的内在联系,在运动中为实现价值规律开辟道路。
四、时滞性。市场机制同其他机制一样存在着“时滞效应”。即当某一变量发生变化时,其它相关要素作相应的变化,需要有一定的过渡时间。从市场总体上看,就是市场由平衡发展到不平衡,或者由不平衡转变到新的一点的平衡都需要有一个过程。这种时滞性有弊也有利,弊在转换过程中需要有一定的经济损失作为代价,利在人们可以及时地捕捉调控点进行相应的动作,以减少不必要的经济损失或者使之降到最低点。
五、动态性。市场机制是市场内部运动的基本形式,而推动市场机制不断运动的根本原因在于市场内部的矛盾性,即供求之间的对立运动。决定市场机制不断运动的外部原因,在于生产技术是不断发展的,人们的需求随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发生变化,因而这就决定了市场供求从来不会一致,即使出现平衡也只是相对的平衡和一定条件下偶然的平衡。
那么,市场机制包括哪些有内在联系的相关要素呢?这一问题实际上在前面已经提到,在这里我们只是根据它们在市场中的地位和作用重新加以确定。
首先是供求规律或者说供求机制,在市场机制中就居于主体要素的地位。供求机制是市场机制中的核心,其他相关要素实际上都围绕着这一主体要素而展开,假如没有供求关系及其对立运动,那么市场机制也就不复存在了。
其次是信息要素,即货币价格规律,简称价格机制。但是在这里,价格规律不仅仅指价格与价值的关系,重要的是指在现代市场条件下,货币价格是作为信息载体传导各种经济信息的。
再次是调节要素,即货币流通规律,也可以说是货币流通机制,这其中还包括着纸币流通规律和信贷流通规律等。它反映了在现代市场中,货币流通方式、流通量以及流通速度等对市场供求运动的调节和制约作用。
最后一个要素就是动力要素,即竞争规律或者说竞争机制。竞争是推动市场机制运行的根本动力,离开了竞争,市场机制就会停滞或者失灵。
    市场机制实际上就包括这四个有内在联系的相关要素,它们之间相互影响、互为因果、相互作用,并且通过内在网络或者说市场体系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产生了内在的运行机理。完整的市场机制理论模型可以在各要素模块之间通过网络联系加以说明。

    望有才华者根据该理论模型建立起科学的数学模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9-4-10 11:57:00

很高兴看到楼主对这个问题感兴趣,也很感谢楼主的文章表达了自己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和意见,读后很有启发。

我对这个问题也很感兴趣,因为这是经济学的核心问题。

  事实上关于市场机制问题历来是经济学家最感兴趣的问题,也不乏大量的研究文章,问题在于没有人能够真正从理论把“市场机制”问题说清楚,更无法建立一个模型来有效的分析和预测真实世界的经济运行。

问题出在哪里呢?

  我是研究哲学的,由于哲学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结晶”,所以我一直在跟踪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主要是经济学)。上个世纪90年代以后,非线性科学逐渐兴起并开始取得成果,混沌、分形、孤立子、自组织(耗散结构)等非线性理论也初步建立,慢慢成熟,而且开始在实践中得到应用和证实。现存的哲学,无一能解释和包容这些非线性理论,我意识到是创建非线性哲学的时候了。经过近10年的研究,我已经初步建立了自己的非线性哲学系统,在这个过程中,我不断用自己的哲学思想来重新审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发现现存的科学基本上处于“线性”的范畴,但是人类的社会活动已经进入非线性阶段,所以必须尽快发展各类非线性科学。

我举个例子来说明一下:

  经典力学是线性的科学,在人类社会开始高速发展后,经典力学已经无法解释和分析很多实际现象,于是产生了量子力学和相对论,从哲学角度看,量子力学基本上还是属于线性科学,充其量是“半线性半非线性”科学,因为它用“重整化”的办法,把非线性的矛盾“扔”到一个更大的系统去处理,使自己的理论和公式在某个局部系统可以“收敛”,从而建立起“可以计算”的公式。这就像“模糊数学”,用严格遵循“数理逻辑(形式逻辑)”的精确数学,来模拟和逼近“模拟数学”,从而解决“模拟和辨证”的问题一样。相对论是非线性科学。

  著名的“三体运动问题”是个更具体的例子:经典力学无法研究“三体运动”问题,因为经典力学是线性的,就像“一分为二”理论,它在研究“三体问题”时,必须把“第三者”隔离,先分别研究两个天体之间的运动规律,再试图将对这“三对”天体运动的规律叠加起来,但是这三者之间实际的关系是“耦合”,是非线性的,是无法线性叠加的,所以“三体问题”成为经典力学无法解决的难题。

  现在我们回到经济学。“市场机制”其实也是个“多体问题”,我先摘编一段“百度百科”对市场机制的论述:

  市场机制就是市场运行的实现机制。市场运行机制是市场经济的总体功能,是经济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驱动因素。它作为一种经济运行机制,是指市场机制体内的供求、价格、竞争、风险等要素之间互相联系及作用机理。市场机制有一般和特殊之分。一般市场机制是指在任何市场都存在并发生作用的市场机制,主要包括供求机制、价格机制、竞争机制和风险机制。具体市场机制是指各类市场上特定的并起独特作用的市场机制,主要包括金融市场上的利率机制、外汇市场上的汇率机制、劳动力市场上的工资机制等。

  影响市场机制的要素“供求、价格、竞争、风险……”等,它们之间的关系也都是非线性的耦合,不能用线性的办法逐个分析后再线性叠加。现存的经济学理论、公式、模型……都是线性的,用这些工具来研究市场机制,就像用经典力学来研究“三体问题”一样,是无效的。所以对“市场机制”的研究,至今还无法有个“精确的理论”,自然也无从建立起相应的模型。

经典力学在静态、低速、相互割裂、局限于常规标度……等近似线性条件下,精度是足够的,所以很好用。但是在“高速、互相耦合、宏观或微观……等非线性条件下,它就不适用了,必须用量子力学和相对论去分析和解释。需要强调的是,量子力学和相对论并不排斥经典力学,在经典力学能适用的范围,我们还是大量的在用经典力学,因为线性的系统最容易“精确的复制、移植、叠加、推广”,它的可逆性、精确性、前后一致性……等优点,是人类共享智慧和发明的高效方法,对人类社会的高速发展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把经典力学看做适用一切的理论,显然已经被大家否决了。

同样道理,经典经济学的很多理论和模型,在一定的条件下,还是非常有用的,我们不排斥它,但是我们必须看到,人类的经济活动已经不再是“静态、低速、相互割裂、局限于常规标度……”;物质生产和交换,在人类经济活动中的“权重”日益下降,人类的价值观,正在日益由“物质需求”向“精神需求”发展;市场经济的高级阶段“信用经济”阶段已经到来,基于信用的经济活动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已经远远超过基于物质的经济活动,美国的次贷危机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这些变化已经告诉我们,基于对人类社会早期的经济活动(主要是物质产品生产和交换)的经典经济理论,已经无法解释和分析当今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了。

  我在2005年就提出要创建非线性经济学——《流体经济学》,我定义这个名字,是因为交通和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已经把物理位置、时差、国度、人种和语言……等对人类经济活动的制约,降低到几乎可以忽略的地步,经济活动的割裂、静态、低速、区域性等特征已经基本消失,而日益呈现“流”的特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人才流、点子(意识)流、技术(管理模式)流……都已经为大家所熟悉,市场经济最关键的要素——消费,不仅日益呈现“流”的特征,甚至还出现了“消费潮”(譬如呼啦圈、电子宠物、跳跳糖、奶片、深海鱼油……)。

  另外,流体不仅有呈现非线性的湍流形态,也有相对静态、低速、平缓、稳定……等多种形态,这就为经典经济学的应用留了空间;而对流体的有序控制,又与“循环经济”的内涵一致。所以我觉得《流体经济学》是个非常贴切的名字。

  至于楼主提出希望能建立市场机制模型,我从哲学角度谈点看法:严格按形式逻辑建立的体系(譬如数学、法律),是离散结构;真实世界是连续结构。用离散结构的系统去分析和解释连续结构系统,只能做到局部的“近似和逼近”。所以用基于精确数学的经济学去建立模型,是无法解释和分析当今世界的经济现象的。真正解决这个问题的路还很长,除了有非线性思维指导,还要在“模拟代数”和“辨证逻辑代数”建立后,才可能建立起基于非线性数学的非线性经济模型。当然我们可以采用“模糊数学”一样的过渡办法,用精确数学模型去模拟“模拟数学”,就像我们在开发计算机应用系统时,就是由“人”对实际连续结构的需求进行系统分析,将连续结构问题化解成可以用计算机处理的离散结构系统,然后由计算机去处理一样。

在我另一个帖子《美国次贷危机的本质和我们的反思》(https://bbs.pinggu.org/b48i440162p3.html)

网友《nlm0402》先生也留言表示对《流体经济学》感兴趣,我打算抽点时间专门写个帖子,与感兴趣的朋友们一起探讨这个问题。

 

欢迎指正!

谢谢楼主!

 

商与儒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4-12 10:52:41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4-12 10:05:00
我在论坛中发过一个《市场机制示意图》的帖子,可供楼上参考。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4-13 08:06:00

谢谢楼主回帖!

怎么没有找到你说的《市场机制示意图》?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4-13 10:09:00
商与儒说的不错,用哲学来解释现实。其实任何科学都可以升华到哲学。uongxunijingjixuezaijieshijieshi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4-13 15:44:00

楼主你只是在转述别人的陈旧观点而已(而且其中一些观点还转述错误了),直白的说我没有看出楼主的原创在哪里啊?在西方经济学中,我们所提到的市场机制都是通过价格来实现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