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2153 2
2009-04-08
自次贷危机爆发以来,美国众多金融机构深陷危机的漩涡当中,而AIG可以说是现在处于危机的最中心处,自去年9月份出现资产问题和财务困境以来,AIG一直就面临着市场生存的压力,美国政府对AIG的救助是大手笔,第一次是850亿,第二次是260亿,至今为止美国政府已经为AIG注入1700亿的资金,在美国政府多次紧急实质性救助的情况下其经营状况却并没有得到根本性好转,今年一季度AIG出现美国历史上最大的单季的617亿美元亏损,这就表明AIG问题远没有结束,现在依然在破产边缘挣扎。而令人愤怒的是AIG在让美国人承受道德风险的同时,又在按照所谓事先制定的合约向高管支付1.65亿奖金,制造了“AIG分红事件”, AIG分红事件引起了美国政府,美联储以及普通民众的口诛笔伐,美国总统奥巴马听到这件事情时气的说不出话来,而联储主席伯南克更是多次摔断电话。作为一个中国人站在旁观的角度看见这件事件都是如此的不可思议,美国人的愤怒就可以深度理解了,AIG分红问题从法律角度来讲是没有任何问题,因为这本身就是事先设计好的合约,本质上是一种欠债还钱的债权与债务的关系,但AIG给出的解释并不能让人信服,认为只有通过这样的方式才能挽留一部分高管人员。如果在这样的困境下所谓的高管还是只能依靠金钱的方式才能挽留,那就充分表明这些高管对AIG而言除了独立的经济利益要求之外没有任何的责任心和责任感而言,对于这些高管人员来说自己的年薪和奖金才是最重要的,只要保证这些基本稳定,那么AIG的生存并不是那么的重要,破产或者不破产对于他们而言并不是那么的在乎,试问在这样的利益驱动心里下我们还能指望这些高管能够为AIG做些什么呢?AIG现在的经营困境直接来源于其在CDS(信用掉期违约)市场的投资失败,但本质上反映出AIG经营和管理不善。这些高管本身就应该负有一定的责任但是现在确没有任何的承担,反而心安理得的拿着奖金。在面临这样的困境下,高管人员本身就应该以身作则带领全体员工度过难关同仇敌忾,而不是继续为自己谋取私利,克莱斯勒的总裁可以为了得到政府的救助可以接受一美元的象征性工资,而克莱斯勒只不过得到政府不到100亿美元的资金援助,但是我们的AIG高管人员确无动于衷,众所周之,瑞银在此次危机中也是遭受到很大损失,至今为止已经亏损了超过400亿美元,如果没有瑞士政府的救助恐怕瑞银也很难在地球上继续生存,而瑞银的首席执行官确主动放弃自己的奖金,带领瑞银全体员工共度时艰,但AIG高管人员却视而不见。如果真的是对AIG有着独特强烈的热爱,那么这些高管早就应该集体宣布据拿奖金。从技术角度来讲,公司CEO李迪处理的方式也太过于机械,他应该会想到这件事件带来的社会影响,应该事前和接受奖金的高管商量,应该和国会尽量沟通,但李迪只是自动的执行既定的计划,引起了全美国人的愤怒,结果是逼着一部分高管在退还资金时选择离开。不管怎样,AIG问题远没有结束,而这个AIG问题并不是单只其未来生存问题而且还包括救助AIG 背后的选择失当问题,即我们应该换一个角度去思考雷曼兄弟破产。 08年9月14日,华尔街第四大投行雷曼兄弟宣布申请破产保护,随后不久美林被收购,AIG问题面临严重的财务问题,标志着次贷危机进一步向纵深方向发展,作为一家大投行雷曼兄弟的破产根本原因在于自身的问题,在于过多的涉及到次级债,在于自身对资本的贪婪和对投机的迷恋和盲目的自信,最终导致这家拥有158年历史的投行资不抵债,不得不退出历史舞台,雷曼兄弟破产根本原因是其内部风险控制不足,但这并不意味着这家投行就一定要以破产为代价,而众所周之雷曼兄弟破产直接原因在于美国政府的见死不救。雷曼兄弟和贝尔斯登不一样,贝尔斯登是于08年3月17日一夜之间倒塌的,结果让美联储措手不及,美联储冒着触犯法律的风险,紧急注资摩根大通让其收购贝尔斯登以防止这家大的投行倒闭产生的市场辐射作用。而雷曼兄弟却是在痛苦中挣扎着死亡的,雷曼兄弟的股价在08年年初就出现问题,到破产前一天其股价就已经跌至几美分,市值缩水超过千亿,在途中雷曼兄弟有一次被韩国产业银行收购的机会,但是过于盲目自信的富士德却拒绝这次机会,在雷曼兄弟深陷绝境的时候,美国银行,英国的巴克莱银行以及中国的CICC都对收购雷曼产生很大的兴趣,但是最终由于雷曼有毒资产过多以及美联储拒绝为雷曼提供信用担保,使得这三家公司陆续退出对雷曼的收购。雷曼在被收购无望之后并没有坐以待毙,它向美国财政部求助,保尔森拒绝采取任何的援助性措施,它向美联储求救美联储无情的态度让它看到了绝望,此时美国政府已经达成了高度的意见统一,就是要让市场去解决雷曼,让雷曼自身自灭。对于美国财政部而言,雷曼兄弟破产的不是时候因为前不久美国财政部刚刚以2000亿美元接管两房,此举已经受到美国民众和一些金融专家的批评,如果现在在此对雷曼施以援手那么就会面临更多的指责,但这并不是最重要的。更为重要的是雷曼的资产规模还没有达到两房或者花旗的“too big to fail”那种类型,保尔森在左手平衡着美国的民主右手掂量着雷曼的资产之后,最终选择了让雷曼自身自灭,从现在的角度来看这是多么的一个错误。当问道保尔森为什么不救助雷曼的时候,保尔森回答道“我压根就没有想到要拿纳税人的钱去就雷曼”,(先不管这句话有多假,如果不想拿纳税人的钱拯救雷曼。那么拯救两房的钱从哪里来,纳税人意识只不过是一种相对的抽象而已,保尔森应该知道纳税人的钱应该流向哪里,)但至少可以看出此时财政部的态度坚决性。对于美联储而言,美联储向前拯救贝尔斯登使其免受破产,向后对AIG无底洞的救助,为什么偏偏就要错开一个雷曼呢?因为美国财政部和美联储已经形成事实上的联合----就是要起到杀一儆百的威慑力,也就是说要警告那些金融机构不要以为政府会救助每家企业,而要想达到这样的目的就必须有一个比较大的牺牲品,那么雷曼就成为为市场牺牲的工具。但是不管其初衷是如何的主观,事实证明这是一个多么大的错误。在雷曼破产的前夕,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宣称次贷危机是其职业生涯中看过的最严重的危机,是一场百年一遇的国际金融危机,并且在当时美国经济尚坚挺的情况下预测美国躲过经济衰退的可能性低于50%。期待在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下不出现经济衰退是一件几乎不可能事件,但是毫无疑问雷曼的破产则直接将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彻底演变为战后最严重的全面经济危机,雷曼兄弟的破产使得各国的政策由抑制通胀转变为防止经济谁退,我们现在面临的困境都是从雷曼兄弟破产开始的,如果美国政府没有选择让雷曼成为危机的牺牲品,那么我们目前的困境可能会好很多。而反观现在的AIG问题则更加折射出当初不救雷曼的错误,美国政府对AIG的救助目的就是不想让这家保险巨头破产,事实上AIG也不能破产,但客观上确形成了目前的资金黑洞,也使美国政府陷入尴尬的两难。一方面如果继续救助AIG,那么谁都不知道还需要多少钱才能结束AIG问题,以及即使知道但是数字能否让美国人承受又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另一方面,如果不救助AIG,那么曾经的1700亿就是金钱变垃圾,并且现在的美国实体经济和金融困境也不能承受。在对AIG两难的时候,还要面对雷曼破产带来的经济全面衰退。试想当初美联储只要给雷曼200或者300亿就可以让雷曼生存,那么美国人面临的困难也就小很多。 事实已经证明,美国政府当初选择让市场机制去解决雷曼是一个天大的错误,保尔森不是不知道雷曼破产的严重性,只不多是他在过高的估计市场可承受能力,过低估计次贷危机的危害性以及对美国经济盲目乐观和自信之后使其作出一个缺乏前瞻性的错误决定。雷曼兄弟破产之前,全球经济面临的是金融领域的恐慌和实体层面的通胀压力,而雷曼破产之后全球经济短期没有通胀压力,但换来的是可能性的通货紧缩和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危机。现在很难说的上是金融危机已经过去,经济衰退到什么程度,持续多长时间仍然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而花旗出现生存危机,AIG命悬一线,通用处于破产边缘都是既定的事实,美国三月份的失业率已经上升到8.5%,为25年最大值,次贷危机对全球经济而言的确是痛苦而又长期的过程,而其中雷曼的破产则是加速这场危机深化的重要原因。(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9-4-9 12:45:00

没有战略眼光,这是AIG高层,

分红时间不对,同时也说明监事会没有履行其智能,

对公司的亏损还有红利吗????

这样的管理人员最好就是下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4-9 23:26:00

道德问题

这就是信托责任缺失吧

hh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