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人制”社会里女人还会“小气”么?
2016-2-20
所谓“小气”实际就是自私,女人“小气”就是女人只顾小家庭,或者说大家庭义务意识或公共责任意识薄弱。孔子都说“女人与小人难养也”。这是为什么呢?
我的结论是:主要是因为女人嫁给了男人、家庭社会是“夫权”制;如果男人嫁给女人、家庭和社会是“夫人制”,男人多半也会“小气”,而女人将颇具“大丈夫”气概。理由陈述如下。
最近看到心理学上一个汉密尔顿法则:当rB>C时,利他行为发生。
r是指实施利他行为的主体与接受利他行为的客体之基因相似比率;B,利他行为接受者获得的受益;C利他行为实施者付出的代价。
按这个法则在下面虚拟的思想实验里,请预测主体的行为:
第一段:如果一主体和它的1个嫡亲长辈、一个嫡亲后代组成了3代同堂的家庭,假设其处在饥荒时期,主体偶尔获得了1份粮食--只够一个人吃的,主体会如何分配呢?
答案是:主体只获得1份粮食则自己吃。应该男女都一样。
第二段:如果主体获得了2份粮食,主体如何分配呢?主体会如何分配呢?
很大可能主体会自己不吃而是都给亲人吃。这就是“大气”与无私---经过计算的基因自私。
对于这种上述虚拟的故事,我曾经从别人那里听到过近似的故事,似乎论证了心理学上的汉密尔顿法则。
基于上述虚拟故事的第二段,如果主体是男人,且是处在“夫权制”社会,则男人会牺牲自己去拯救自己父亲或母亲以及儿子或女儿,用自己的一条命换2条命;如果主体是女人(男人嫁给女人),且处在“夫人制”社会,女人也会牺牲自己去拯救自己父亲或母亲以及儿子或女儿,用自己的一条命换2条命;如果主体是女人,且处在“夫权制”社会,因长辈不是自己的血亲,则两份食物就只留着给自己和儿子吃,这就是没“大家庭概念”的“小气”; 如果主体是男人(男人嫁给女人),且处在“夫人制”社会,因长辈不是自己的血亲,则两份食物就只留着给自己和儿子吃,这就是没“大家庭概念”的“小气”---男人也会像女人一样的“小气”。
现如今处在男权社会---即女人嫁给男人家庭、男人承担家庭抚养义务且男人挣钱较多,因此,女人必定要“小气”:管住老公的“钱袋子”,一是为自己二是为自己的后代,还有自己的“娘家人”。这是完全应该可以理解的,换了男人处在如今女人地位,男人也会那么干的。因此,那种将女人标签化“小气”的观点不具有“道德优势”了。
当然,鉴于男人可以供多个女人生孩子的特点,男人天性里肯定有更多的“社会责任感”,也是自然规律,也可以由汉密尔顿法则来说明的。
而女人虽然可以生多个男人的孩子,但只能生自己的孩子,所以,护犊情结下必定更注重“核心家庭”里的孩子之安全与成长,也是自然现象,所以,女人天性“小气”一些也是很自然的(我在看《动物世界》时发现,曾经2个母狮子为了保护“前夫”的4个小雄狮孩子---也是自己的孩子不被新的“狮王”公狮子杀死,而一起冒险带领孩子离开狮群“大家庭”,待小狮子长大能自立后才回归“大家庭”)。
当然,心理学家也强调了,天性只能解释人的行为倾向,人的行为还同时受到环境与社会的影响。上述分析只是说明:同等社会环境下人的行为会优先体现“基因的自私”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