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1546 0
2009-04-09
<p>也谈开放实践中的对“洋”策略</p><p>最近,看了一篇网友“以郎老头谈国际石油交易定价为内容”的帖子,题目叫做“郎咸平:中国和俄罗斯都被算计了”,之后,心里很是悲哀,并发了几句感慨。但仍觉得不过隐,于是发上这篇专帖。</p><p>文中,郎咸平讲清了事情原委,道理非常简单,说的也都是事实。但我不同意关于“中国和俄罗斯都被算计了”的说法,撇开俄罗斯不谈,就说中国吧。大家想想:在我泱泱中华,称经济学家的有好几千人(据说是6000人)、企业家更是数不胜数,人家怎么就算计了你呢?难道真是中国的“大米干饭”不如“洋面包”有营养?非也。根源在于我们自己,是我们的一些人对外国、对洋人的态度存在着根本的错误,或者说在对外国、对洋人上,自己的“人格”出现了根本的缺陷。</p><p>这些人,其中不乏“企业精英”,天生患有“软骨病”,确切地形容是,长着一架“弹簧梁”。他们的错误表现为二:其一是“崇洋媚外的奴才心”,见着洋人或者想到外国,其梁就自动压紧、自矮三分,“外国的月亮总比中国圆”、“外国的臭狗屎比中国的香花还香”。其二是“夜郎自大的虚荣心”,有时或在国人面前,他们的梁又会高高弹起,“你外国人也是人,外国人算老几,我们就是要跟你平起平坐,就是要与你公平竞争”。正是因为集这两种矛盾的“人格”于一身,他们明知石油的定价权是由别人垄断了的,别人可以“翻手为云、覆手为雨”,还要跟人家拼斗、跟人家“公平竞争”,这难道只是愚蠢吗?这难道不可悲吗?说到底,“夜郎自大”也罢、虚荣心也罢,最终根源还是崇洋媚外的奴才心在作祟。</p><p>那么,在开放实践中我们对待西方或“洋人”的正确态度或策略是什么呢?</p><p>其实,这个问题很简单,也不需要什么创新,还是使用毛泽东所讲过的那套颠簸不破的、千真万确的真理:</p><p>那就是——在对“洋”策略上,要挺起你那钢强不曲的中华脊梁,在保持住自己钢铁意志般纹丝不动的独立性的前提下,与他们既联合又斗争(其原因、内容我不详述,请研读《毛泽东选集》)。</p><p>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a href="http://www.pinggu.org">http://www.pinggu.org</a>) 详细出处参考:<a href="http://www.pinggu.org/bbs/thread-412506-1-1.html&star=4#197377">http://www.pinggu.org/bbs/thread-412506-1-1.html&star=4#197377</a></p>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