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经管百科 爱问频道
3735 10
2009-04-14
现在大家都在学习科学发展观,请问大家有什么感觉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9-4-14 19:30:00

通过科学发展观学习教育活动,自己感觉体会颇深。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第一次明确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这是我们党从新世纪新阶段和我国国情出发,科学发展观是针对当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适应市场经济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也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进一步深化认识取得的重大成果。

科学发展观是适合中国国情和顺应时代潮流的发展观,它包括了系统而丰富的内容科学的发展观是适合中国国情和顺立时代潮流的发展观,它是人们对发展问题的总体认识知根本观点。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是十分丰富的,包含了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坚特改革开放,是科学发展观的强大动力;促进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的;保持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原则;实现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实行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总体要求。因此,在学习科学发展观的实践活动中,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是离不开科学发展观的学习的。科学发展观引导和支配正确的政绩观,正确的政绩观体现和保证着科学发展观。在发展观上出现盲区,往往会在政绩观上陷入误区;缺乏正确的政绩观,往往会在实践中偏离科学的发展观。

  从根本上说,科学发展观是正确的政绩观的基础和前提。在新形势下,科学发展观所要求的政绩,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政绩。适应全面发展的要求,在实际工作中,既要大力搞好经济建设,又要积极促进社会进步;既要推动城市建设,又要狠抓农村发展;既要加快经济发展步伐,又要让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既要注重集约型、内涵式发展,正确处理经济增长的数量和质量、速度和效益、速度和结构的关系,又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协调好改革和发展中的各种利益关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循环。适应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就要立足当前,考虑长远,统筹兼顾。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充分考虑资源、环境和生态的承受能力,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实现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社会的永续发展。总之,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是为了更好地解决发展什么和怎样发展的问题。按照科学发展观去指导发展,使经济社会发展得更好,这本身就是更大的政绩。这样创造的政绩,才是党和人民需要的政绩,才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的政绩。

  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迫切需要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的步伐。当前,政府在经济和社会管理领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越位”、“缺位”现象。所以,要在坚持以人为本的同时,按照市场经济运作的规律更好地覆行职责。一是强化公共服务职能。健全公共服务体系,增加公共产品,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加强教育、文化、公共卫生等基础设施建设,努力为人民生活和社会发展创造良好条件。二是更加注重履行社会管理职能。改进社会管理方式,扩大就业。三是加强宏观调控,改善市场监管。合理界定政府和市场作用范围,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程序,加强规划制定、政策协调和信息服务。改进宏观调控方式,主要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辅以必要的行政手段。四是加强民主、科学决策和依法行政。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决策,广泛听取社会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自觉地接受社会各方面的监督,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只有这样,才能把落实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4-14 19:33:00
觉得上面的写得不错,贴上来了哦!共同学习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4-14 19:35:00
楼主说的即是啊,学习的劲头可大了(主要是学校要求的),又是开会学习,又是讨论,又是写心得感受,今天上午下午都在补心得体会了,在不补明天就要交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4-14 19:46:00
每个学校都是一样的啊!什么学习心得还必须是手写,一个人还得交好几篇,字数和格式都有严格的规定!算下来,总共得写10000字,手写啊?呜呜----真的是很郁闷啊!不过,都老油条了,等等再说吧!实在是没得时间搞这些玩意儿!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4-14 19:48:00

3月28日上午,在图文信息中心报告厅,学校党委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本次培训班围绕大学生创业意识的培养、当前就业形势分析等内容开设讲座,将理论学习与当前形势、学生实际需要相结合,突出知行合一的要义,促进大学生党员成长成才。回去以后,正对大学生应该如何面对严峻的形式,积极创业的观点进行了一些思考。

通过查阅资料发现,自主创业这个词早在上个世纪末市场经济开始初期就已经出现,但始终缺乏一个公认的准确定义,通过访谈调查发现,大学生自主创业这一词在本科大学生的认识中有两种定义:

第一种是开店,有一个自己经营的小店是一些应对自身就业大学生创业的主要认识和发展方向。大学生开店是目前大学比较流行的现象,如果把其归纳为自主创业,那比例会很高。据不完全统计,浙江师范大学校周围的小店面约有12%是本校学生所开,经营项目主要有奶茶店、饰品店、饭馆等,自从格子铺形式的经营形式出现后,更多的大学生“老板”出现了。还有很多有创业想法的学生则准备在高校附近开起自己的加盟店,即以加盟形式获得一些著名商标开一些满足高校学生需求的店面实现创业。开店形式的创业目前是针对学生消费市场,开店做老板的也主要是学生,这种自主创业形式简便灵活,深受高校学生欢迎,但经营范围小,时间短,又局限了经营实体的进一步发展。

另一种认识是创办个体经营企业(开公司),有自己的技术、资金、企业实体和人员等必备要素。目前以高校为主体举办的各级挑战杯比赛在大学生中留下了深刻印象,很多学生都以经历一次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或作品设计大赛为荣,因为这是创办自主经营企业的模拟过程,有很大的难度,也让很多学生认识到想要创业的艰辛。

似乎,这两种创业方式都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吸引性,但是,为什么我们的大学生还是犹豫不决,有些甚至从未想过要创业,很难下创业的决心呢?

我个人将影响大学生创业意识的因素归结为一下三个方面:

第一,就业前景。就业前景是表现在当前大学生对自己就业的规划和展望,有的因就业前景不好而选择创业,有的则是在就业前景的基础上对未来的职业生涯作出规划选择创业。因感觉就业前景不太好而产生自主创业想法的学生很多,调查显示在一些就业率较低的专业中有自主创业意识的学生可以达到90%以上,但他们的创业想法是开小店,目的主要集中在解决就业问题,而没有具体的长远规划。具有职业生涯规划的学生则是综合考虑就业前景和是否自主创业双重因素,就业前景还算好的专业学生考虑自主创业的不多,调查中只占5%,他们的想法是在于更多服务社会、挑战和自我实现的满足;有自主创业意识学生的会充分利用就业前景作为自身奋斗的基础条件,尽量把就业前景中好的因素充分发挥出来,如学习理科型技术知识的会将知识转化为创业的技术和项目,学习文科类理论知识的专业学生则会充分利用时间学习好经济学、管理学等必备知识,以运用于将来的创业行动当中。

其次,学业也是影响大学生创业意识的一大因素,是指在教育过程中学生因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手段等不同而形成的具有专业特质的知识结构、思维方式和思想,学生在高校生活环境养成的生活习惯和和形成的品质的总和,概括地说就是大学生在学校所培养形成的综合素质。通过对调查问卷的统计得出,本科生所体现出来的创业意识比例随着年级学业的深入而提高,所收回的调查问卷中,大一学生有自主创业意识的有10%,大二时比例达到了85%,大三学生中比例达到87.5%,大四学生中有自主创业意识比例达到83%,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大学生对自主创业的认识和思考的心理变化。专业也对大学生自主创业意识有影响,调查统计得出,工商学院回收问卷显示有自主创业想法的占到97.5%,其他专业较少,但文理比较得出理科学生更热衷于有自主创业梦想。

第三,环境也是产生创业意识与否不可忽视的因素,主要是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个方面的因素对大学生心理意识的影响。通过一些资料收集和查证得出:所在的社会环境是影响自主创业意识的重要因素,呈现的趋势是经济发展程度与当地高校大学生拥有自主创业意识的学生比例成正比。此外,学校的影响体现在学校给学生创造的生活学习环境,有学术型环境、灵活性环境和开放性环境,但不管哪种学校环境对学生自主创业意识形成的影响都不会是很直接的;家庭的影响则是体现在家庭的教育和家庭思想,以及家庭对子女的期望和要求,这些是对细节的具体影响,不足以代表大的影响因素但又不可以随便忽视它的影响作用。

的确,我们发现,真正将自主创业作为职业生涯长远规划的学生是会考虑自主创业中的很多影响因素的,目的在于必须避免失败和一些不必要的挫折,这是一个复杂而艰巨的过程。但是,正如《21世纪的高校教育的展望与行动世界宣言》中所说的: “毕业生讲越来越成不只是求职者,而应该是就业岗位的创造者。”所以,无论从大学生创业是解决就业难的根本途径还是为社会做更多的贡献的角度上来说,我们大学生都应该积极培养创业意识。

来源:http://blog.sina.com.cn/s/blog_5c9e51a90100cv7y.html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