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制度经济学
6905 14
2009-04-15
制度经济学的代表学者有哪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9-4-15 09:47:00

我知道的,科斯和诺斯获得过诺贝尔经济学奖,还有加尔布雷斯等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4-15 10:43:00

 从方法论上讲,制度经济学的最初起源可追溯到19世纪40年代,以F·李斯特为先驱的德国历史学派。历史学派反对英国古典学派运用的抽象、演绎的自然主义方法,而主张运用具体的实证的历史主义方法,强调从历史实际情况出发,强调经济生活中的国民性和历史发展阶段的特征。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美国以T·凡勃伦、J·R·康芒斯、W·C·米切尔等为代表,形成了制度经济学派别。

20世纪60年代,制度学派的经济学家又以历史分析的方法,探讨产权制度变迁的理论。最重要的代表人物是加尔布雷思,此外还有包尔丁、海尔布罗纳、华尔德等。他们在研究方法上的基本特点是,采用制度分析或结构分析方法,说明社会经济现实及其发展趋向,揭露资本主义制度的现状与矛盾,提出要从结构方面进行改革的设想或方案。

科斯(R·H·Coase)在制度分析中引入边际分析方法,建立起边际交易成本概念,为制度经济学的研究发展开辟了新领域。诺斯(North)曾经说,有了“交易成本”这个发现,我们才找到了解释制度存在和制度变迁的方式,才使我们可以解释整个经济在体制上的变化。比如,我们运用“交易成本”概念可以理解制度为什么会存在,制度是怎样发生变化的,人们为什么以及怎么样采用更经济的方式来组织生产和交换活动等。他说,有了“交易成本”的概念,制度经济学才称得上是“新”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4-15 10:44:00
还有,以D·诺思和T·W·舒尔茨为代表的制度变迁理论,是制度经济学的最新发展。诺思认为,在影响人的行为决定、资源配置与经济绩效的诸因素中,市场机制的功能固然是重要的,但是,市场机制运行并非是尽善尽美的,因为市场机制本身难以克服“外在性”等问题。制度变迁理论认为,“外在性”在制度变迁的过程中是不可否认的事实,而产生“外在性”的根源则在于制度结构的不合理,因此,在考察市场行为者的利润最大化行为时,必须把制度因素列入考察范围。他们强调,制度是内生变量,它对经济增长有着重大影响。因此,深入探讨制度的基本功能,影响制度变迁的主要要素,经济行为主体做出不同制度安排选择的原因,以及产权制度与国家职能,意识形态变迁的关系等问题,是经济学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4-17 23:13:00

中国学者比较牛的是黄少安和盛洪。前者任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后者是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所长。两个都是山东大学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山大有《制度经济学研究》刊物,山大的制度经济学很有名气!

黄少安,男,1962年生于湖南邵阳。经济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是我国著名青年经济学家,在产权理论和制度经济学领域颇有成就。山东大学产权研究所和经济研究院(中心)创始人。现任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山东大学经济研究院(中心)院长兼产权研究所所长、学科带头人、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并兼任中华外国经济学会理事、全国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史学会理事、山东经济学会副会长、以及西北大学、浙江大学等学校兼职教授。
个人经历
1982年大学毕业后先后在农场、党校工作。1991年从湖南大学(原湖南财经学院)考入厦门大学经济研究所。1994年6月毕业并获经济学博士学位,同年8月作为“引进人才”来到山东大学。1987年因科研、教学双优而破格晋升为讲师,1994年底破格从讲师晋升为教授。1996年创建了山东大学产权经济研究所。1998年在西北大学被遴选为博士生导师。1998年至2000年,曾任山东大学经济学院院长。2001年创建山东大学经济研究中心。
誉奖励      
1999年入选国家人事部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
2000年入选国家教育部优秀跨世纪人才;
2001年获全国高校优秀青年教师奖(教学和科研奖励计划);
2004年度孙冶方经济学奖(2005年公布),首届“中国农村发展研究奖”等;
山东大学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设项目负责人; 
2006年度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研究领域
主要研究产权理论、企业理论、制度经济学和农村经济等。

盛洪,男,1954年12月17日生于北京,山东大学经济研究院(中心)教授,兼任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所长。 
个人经历
1983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获得经济学学士学位;1986年和1990年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相继获得经济学硕士、经济学博士;1993-1994年在美国芝加哥大学做访问学者;2001年来山大前,一直在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工作,1992年被评为副研究员;2001年7月,作为高级人才引入山大经济研究中心。
研究领域
自八十年代以来,他先后致力于宏观经济理论和中国宏观经济问题的研究;产业经济理论和中国产业政策的研究;有关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制度变革和经济发展之关系的研究;制度的结构、起源和变迁的研究;文明的冲突、融合与整合问题的研究;上百篇研究成果分别发表在各种学术刊物上。1987年以后,他又注重介绍和翻译新制度经济学的文献;组织翻译了罗纳德·科斯教授的论文集《论生产的制度结构》。他的专著《分工与交易》是制度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在中国的成功尝试之一;他主编的《中国的过渡经济学》代表了这一领域的领先水平;除此之外, 他致力于经济学的普及, 关注文化与道德问题, 在《读书》、《东方》等杂志上发表的经济学随笔和杂文受到读者的喜爱。他的随笔集《经济学精神》透露了他普及经济学的努力、和对文化与道德问题的关注;他的论著《为万世开太平》倾注了他对文明冲突与人类和平的思考。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4-19 08:49:00

还有张五常等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