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3月份钢材进口环比增长14.2% 出口增长6.6%
2009年3月份中国出口钢材167万吨,比2月增加11万吨,环比增长6.6%;出口金额为180,132万美元,比2月增加3,861万美元。
中国3月进口钢材127万吨,比2月增加18万吨,环比增长14.2%;进口金额为154,665万美元,比2月增加14,016万美元。中国3月钢材净出口40万吨,比2月减少7万吨。
中国1至3月累计出口钢材514万吨,同比下降54.9%,出口金额591,608万美元,同比下降40.4%。中国1至3月累计进口钢材323万吨,同比下降22.6%,进口金额423,176万美元,同比下降21.6%。
二、国内钢价连续第9周下跌 但总体跌幅有所减小
在刚过去的一周内,国内钢价继续下跌,但总体跌幅有所减小。这已是钢价连续第9周下降。
据监测,在刚过去的一周内,各主要钢材品种的具体市场走势是,建筑钢材价格继续走低,其中线材价格创出年度新低,上海、天津、哈尔滨等城市6.5毫米规格的高线产品市场价格在每吨3100元以下;中厚板价格继续下跌,北京、长沙、太原等地吨价下调幅度在100元左右;冷热板卷价格大幅下调,上海市场上厚规格热轧产品吨价在3120元左右的价位盘整;大中型材吨价下跌幅度在40元左右。
据分析,建筑钢材方面,上海、广州、天津等主要消费中心城市价格都在小幅下跌,其中螺纹钢吨价平均下调幅度在50元左右,线材下跌幅度在60元左右;贵阳、重庆等西南地区由于前期价格过高,此周吨价下跌幅度双双超过100元。一周内全国共有12家螺纹钢生产企业和9家线材生产企业调整了出厂价格,调整方向全部为下调,说明市场继续走低的趋势没有改变。近期,由于部分钢厂开工率有所下降,钢铁原材料价格随之走低;螺纹钢期货价格从周初开始也步步走低,最高最低价差达到每吨160元。由此预计建筑钢材市场价格下一步仍将处于弱势状态。
中厚板价格总体下跌,普碳中厚板在每吨3200至3280元的价位有较强支撑,目前市场再度下行存在一定阻力。值得注意的是,船舶工业深度调整期正缓步走来,预计中厚板市场将继续面临调整压力,但是幅度可能有限。
冷热板卷价格总体大幅下跌,冷板吨价在华北太原、石家庄地区下跌幅度超过100元,天津、北京等地下跌200元。有一个情况值得引起市场关注,受国家汽车振兴规划等政策的刺激,国内车市持续回暖,这对国内板卷市场会产生何种影响需要观察。
10日,“我的钢铁”国内钢材价格综合指数为121.3点,比上周下跌了0.7%,相对上月下跌2.4%,比去年同期下跌39%。
三、中国粗钢2年来首次出现月度净进口
中国3月钢材和钢坯(合称坯材)合计出口167万吨,进口173万吨。其中,钢材出口167万吨,进口127万吨;钢坯进口46万吨,出口为0。坯材合计净进口6万吨。
“将这一数据折合成粗钢,相当于中国3月份净进口粗钢4万吨。”业内专家表示。这是自2006年4月以来,中国首次出现钢材月度净进口的现象。
该专家表示,2008年1月1日钢坯加征25%出口关税以后,中国钢坯出口“几乎没有任何优势。”金融危机爆发后,国际市场需求持续低迷,钢材、钢坯市场价格暴跌,目前很多地区的出口价格已经低于中国出口价格。比如,目前国内钢坯的报价在430美元/吨,而独联体国家出口的钢坯仅为340美元/吨左右,“价差很明显。”
3月,钢材出口为167万吨,较2月出口156万吨略有上升。“3月份钢材出口有所上升并不能说明出口好转。”张平表示,按照日均出口来计算,3月的出口量小于2月。
徐向春也表示,由于2月春节刚过,市场还未完全启动,所以影响了2月的出口量;另外,3月的天数要多于2月。“所以尽管3月份出口的总量有所上升,但实际上出口形势依然严峻。”
此前,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下称中钢协)秘书长单尚华曾表示,预计今年中国钢材出口量将下降80%,比原预测的下降50%要严重得多。并且,3月中国很有可能成为钢材净进口国。
自2006年4月以来,中国一直是钢材净出口国,净出口额通常为数十亿美元。在钢材出口最多的2008年8月,净出口额高达75亿美元。
“从目前中钢协了解的情况看,企业的出口订单仍旧不乐观,即使4月1日上调了部分钢材产品的出口退税,预计4月份中国钢材的出口形势依旧严峻。”单尚华表示。
2008年中国累计出口钢材5923万吨,累计出口钢坯129万吨;全年累计进口钢材1543万吨,进口钢坯25万吨。
四、今年钢铁业重要特点:长时间的供大于求和间歇性减产
业内专家综合各种经济数据认为,钢材需求下降趋势正在收紧,环比迅速改善,2008年四季度和今年一季度可能是这一轮周期的阶段性底部,如果经济数据同比迅速改善,二季度将进入需求恢复阶段,钢材市场可能在二季度末开始回暖反弹。
尽管如此,该专家也强调:“今年我国钢材市场的主要矛盾是供给大于需求。”他列举了这样几个数据:一季度粗钢产量相当全年5亿吨水平;出口大幅下降,1-2月出口344万吨,相当于全年出口钢材2130万吨,比上年5918万吨,下降64%,“钢材社会库存大幅上升,对国内市场形成很大压力,目前正在消化中,钢厂库存出现增加苗头”。
“中国有庞大的扩大内需政策支持,会出现一个反弹。”另一分析师指出,但是全球经济衰退的背景下,世界钢铁产量将大幅下滑;中国由于出口下滑影响,形势不容乐观。国家推出的钢铁振兴计划,其重点也是在总量控制上。因此,国内6.6亿的钢铁产能将面临严重过剩。在钢企不太可能统一限产或减产的情况下,长时间的供大于求和间歇性的被迫减产可能成为2009年钢铁行业的一大特点。
对于出现上述局面的原因,该专家认为,首先,国际金融危机仍在蔓延和深化,国际金融市场仍处于动荡之中,发动国家经济陷入衰退,全球对钢材需求将比去年大幅减少;其次,受国际大环境的影响,今年我国经济运行困难明显增加,进出口将比去年大幅降低,工业生产放缓,国内市场对钢材需求将比去年大幅减少;再次,我国钢铁生产能力大于需求,在国内外需求萎缩情况下,减少产量、调整结构成为供需基本平衡、防止市场大起大落的关键;最后,钢铁企业减产面临阻力。企业要全面考虑停产和复产带来的效益损失,权衡利弊;企业不情愿丢掉已有的市场分额;当地政府也不希望企业停产。
五、包钢一季度主要经济技术指标不断优化
包钢3月份生产延续了1月份、2月份的良好发展势头,主要产品产量均完成组产计划,主要技术指标进一步优化。
3月份,包钢产铁84.39万吨,产钢87.06万吨,生产商品坯材85.38万吨。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进一步优化,高炉利用系数达到2.199,入炉焦比达到405.46公斤,均为历史同期最高水平。降本增效取得较好成绩,时速350公里钢轨产量达到4.19万吨,刷新月产记录,而且达到国内最高水平。
一季度,包钢主要产品产量均创历史同期最高水平,累计产铁246.07万吨,同比增长7.11%;累计产钢255.44万吨,同比增长9.03%;累计生产商品坯材248.65万吨,同比增长11.71%。高炉利用系数累计完成2.209,同比提高0.169;入炉焦比累计完成406.35千克,同比降低32.02千克。3月份,包钢轨梁厂生产铁道用钢材12.08万吨,创历史最高水平,1季度累计生产34.05万吨,同比增长80.16%,特别是时速350公里百米钢轨产量达到4.19万吨,为月产最高水平。3月份,包钢各单位大力开展降本增效工作。3月13日,CCPP两台机组同时并网运行,提高了自发电量,减少了外购电费用。包钢生产部、焦化厂、技术质量部等单位积极合作,优化配煤比,西部煤的使用由2月份的56%加大到目前的65%,每吨降低成本18元,按照月消耗55万吨计算,每月可降低配煤成本99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