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休闲灌水
588 0
2016-02-24
  伴随着养老金并轨方案的不断落地,关于工资缩水的讨论也不绝于耳,然而,养老费率降低难以兑现,社会上有关养老费缴满15年后不适宜再缴的质疑声也越来越多。
  对此,日前人社部回应称,“这种做法才是‘不划算’的,我国正在健全多缴多得激励机制,退休人员退休时领的养老金,与其工作时的缴费年限长短、缴费水平高低直接相关。”人社部指出,无论哪类参保人员,多缴纳养老保费都是划算的。
  实际上,养老费率高企一直被企业视为 “不可承受之重”。尽管实现了养老金制度并轨,机关事业单位或企业缴纳20%、员工缴纳8%,合计28%的比例也依然在世界各国中名列前茅。
  另一方面,企业退休职工与机关事业单位职工退休金不平等的讨论也是一直不断。自2005年以来,为缩小企业退休职工与机关事业单位退休职工的养老金差距,我国每年为前者提高10%以上的养老金,但后者养老金提高更快。公职人员退休后养老金长期都是企业退休职工的两倍以上。11年过去了,这种差距不仅没缩小,反而在扩大。
  由此银行理财人士分析认为,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预算支出存在着不合规,“企业职工退休金年长10%”是有明文规定的,而机关事业单位的年均增速更快却并未有依据何在。实际上,长期以来,我国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养老金主要是由财政负担,而过去10年里,缺乏明文依据下的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养老金增幅过高,足见其不合理。
  实行“并轨制”无疑是在填补这一鸿沟,但“并轨”也不是简单地把机关事业单位退休制度“并入”企业养老保险制度,而是朝着共同方向改革和推进,需要缓慢过程,直到取消“双轨制”。
  而人社部这一“多缴纳养老保费是划算的”喊话,无疑也是在鼓励与推动职工多缴纳养老保险,以逐渐减轻企业单位所承受的养老金“负担”。
  但实际上,如果仔细算下这笔账,如果15年将钱投入进养老金的大池中,恐怕还没有投入金融市场进行理财的获利高。这一观点直接拷问着养老保险基金长期低收益的现实。既然短期内降低养老保险费率难以实现,那么能够刺激缴费人群缴费积极性的重任无疑就落在了养老保险基金投资制度改革上了。
  让养老金增值,投入养老金入市或许是解决养老金困局的办法,但绝不能放松对入市养老基金的监管,谁来操作入市,谁来监管运营,谁来进行收益分配,都必须建立健全完备的监管机制。如若监管机制不完备,收益也就得不到保障,则更容易损害百姓的利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