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冯之浚;方新;李正风; | 塑造当代创新文化践行五大发展理念 | 科学学研究 | 2016 | 1 | 
| 逄键涛;温珂; | 主动性人格、工作满意度与员工创新行为——对中国医药生物技术企业的实证分析 | 科学学研究 | 2016 | 1 | 
| 郭俊芳;汪雪锋;李乾瑞;朱东华; | 一种新型的技术形态识别方法——基于SAO语义挖掘方法 | 科学学研究 | 2016 | 1 | 
| 陈昊;吴雯; | 中国OFDI国别差异与母国技术进步 | 科学学研究 | 2016 | 1 | 
| 李洪亚;宫汝凯; | 技术进步与中国OFDI:促进与溢出的双重考察 | 科学学研究 | 2016 | 1 | 
| 陈宇峰;朱荣军; | 中国区域R&D资本存量的再估算:1998-2012 | 科学学研究 | 2016 | 1 | 
| 崔静静;程郁; | 孵化器税收优惠政策对创新服务的激励效应 | 科学学研究 | 2016 | 1 | 
| 沙德春; | 科技园区转型机制研究——物理技术与社会技术共演化的视角 | 科学学研究 | 2016 | 1 | 
| 池仁勇;潘李鹏; | 知识产权能力构成、内外影响因素与企业成长——内力驱动,还是外部推进? | 科学学研究 | 2016 | 1 | 
| 曹勇;蒋振宇;孙合林;阮茜; | 知识溢出效应、创新意愿与创新能力——来自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的实证研究 | 科学学研究 | 2016 | 1 | 
| 赵息;李文亮; | 知识特征与突破性创新的关系研究——基于企业社会资本异质性的调节作用 | 科学学研究 | 2016 | 1 | 
| 臧树伟;李平; | 基于破坏性创新的后发企业市场进入时机选择 | 科学学研究 | 2016 | 1 | 
| 王丽平;何亚蓉; | 互补性资源、交互能力与合作创新绩效 | 科学学研究 | 2016 | 1 | 
| 张雪峰;杨育;苏加福; | 产品创新任务与协同客户匹配策略与模型 | 科学学研究 | 2016 | 1 | 
| 杨中楷;刘则渊;梁永霞; | 21世纪以来诺贝尔科学奖成果性质的技术科学趋向 | 科学学研究 | 2016 | 1 | 
| 任海英; | 一种基于概念地图的发明过程可视化描述方法 | 科学学研究 | 2016 | 1 | 
| 张晓东;袁永娜;霍国庆; | 战略驱动科研组织发展模式及其作用机理研究 | 科学学研究 | 2016 | 1 | 
| 宋志红;郭艳新;李冬梅; | 科学基金资助提高科研产出了吗?——基于倾向得分分层法的实证研究 | 科学学研究 | 2016 | 1 |